净土

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费

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行心,这就够了。所以信、愿、行是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三种路费。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人醒了又睡,睡了又醒。到晚间睡觉,就等于死了一样。白天又醒,醒了就等于生,不过此生死是短暂的;我..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有”,西方确实真的有,取这个寓意。益大师是非常有名的大祖师大德,肯定有好多追随者,他们问话的时候总是说:善知识,应该怎么样修行?包括现在大家也..

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陀佛普渡十方众生离苦得乐,为何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净界法师答:我们没有说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往生,而是直接跟间接的问题。在整个净土宗的传承当中,最强调持名的是善导大师。有人问..

人格不成,佛格怎么能成呢

能为世间贤人善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只有按照佛陀开示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在佛法的修学上,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否则就不能真实做人,也绝不可能真诚学佛。人格不成,佛格怎么能成呢?作为在家的佛弟子,在家的居士,无论男居士还是女居士,必须要尽一个在家人的职责,..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激之扬之,俾欣俾厌。胜心既发,净业斯成。——《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这段一方面指出了阿弥陀佛的悲心,同时也揭示了净土法门这种方便教法的依据。“激&rd..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入其中。然一至其中,则同得海名,同成咸味。虽深广之极,莫能穷其边底,自浅而易见处论,其名体味性,固与深不可测处,无二无别。自世尊宏开此法以来,不知几何恒河沙恒河沙数众生,依教修行,往生西方也..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集》里面总结了念佛的十种功德,我们知道这些念佛的功德以后,对念佛法门就更加有信心,那是哪十种功德呢?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在《阿弥陀经》或者其他净土经典里,都讲到念佛之人会得到佛菩萨和龙天鬼..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问: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大安法师答: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初祖的祖庭,由慧远大师创立。一千六百年来,东林寺虽然也有转化为修禅宗为主的寺院,修律宗为主的寺院,但大部分还是以修行净土法门为主。慧远大师当年启建的白莲社,现在还仍然是有他的家..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净土是顿超?一些喇嘛都预知自己将投生在哪一家,父母是谁,时间地点都知道,为什么不投身佛净土,而要再做人转世?大安法师答:你问得很有智慧,确实从净土法门来看是非常不赞成那种转世,或者转世..

净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讲的这位大德,想必诸位都过过他的生日,就是阿弥陀佛的圣诞,在佛门里边是非常隆重的。但是阿弥陀佛的圣诞,人家在极乐世界,现前说法,咱们这儿立的这个日子,就是以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来立的圣诞,为什么?因为在佛门里边众所周知,..

如何健康吃素?

时下出现很多“饮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原则。有两类人群持这种观点:第一类,想减肥的女性;第二类,一些佛教人士。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减肥的女性为了控制热量摄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面有菜色,要么萎黄晦暗,要么脸色苍白..

没菩提心,修任何法也不能成就

有了这颗菩提心,无论是修行圆满也好,断除障碍也好,积累资粮也好,都是非常容易的,纽隆巴格西曾说:“只要生起了菩提心,积累资粮、断除障碍、修行成就等一切的一切,均可依它而获得圆满。”他始终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宣讲菩提心的功德。反之,假如没有菩提心,修任何法也不可..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问: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车回家,同时常常做同样的梦,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大安法师答:你为什么老是梦见这个东西呢?说明你的念佛虽然念了多年,但也还是泛泛悠修。如果你念的佛号被极乐世界..

穿透力极强的光明悲愿

因地的佛与佛之间,因地愿力不同所表现的有的光能够照一由旬、两由旬、或是百千万亿由旬、或一佛刹、二佛刹、三佛刹、百千万亿佛刹、各种佛都有放光的范围的不同主,唯有阿弥陀佛的光明可以遍照无量无边的刹土。这位法藏菩萨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愿?这就是他的心量非常广大,要普度九..

莲宗九祖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父亲十年持念大悲咒以祈子,母亲金氏梦观音菩萨抱儿授之而生大师。二、幡然醒悟,尽焚前文大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誓灭佛老二教,开荤酒,作《辟佛论》数十篇。十七..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一三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个在世人眼中属于最讲求逻辑的人群中的一员,会选择在世人看来是愚夫愚妇修行的念佛法门。一、最初的梦想——考上大学我的家乡虽然在地貌上是一马平川,没..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的夫人姓罗,罗夫人有一次,梦里边游到鼎湖峰,这么一个山上,有一个仙人,就拿着一朵莲花送给她,说这一朵青莲花非常的吉祥,你把它带回去,当生贵子。什么叫“贵”呢?我们一般都觉得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这叫做贵..

面对诱惑,孪生兄弟不同的命运迥异

今天这则故事,出自《人鉴》,编者为李圆净。李圆净(1894~1950)是民国时期著名居士,本名荣祥,别号圆晋,又署无相,法名圆净,久居上海。居士朝礼普陀山并参谒印光法师,皈依法师座下,后协助明道法师创办苏州弘化社,刊印经书流通,弘通净土法门,不遗余力;以语体文撰写初机..

人生经验的痛苦能否激发往生力量

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会往生的。你说,,我虽然没有了解这个经典,但是我人生吃很多痛苦,有没有可能从人生经验的痛苦来激发我往生的力量呢?不够!因为你今天所尝到的痛苦不是通过理观,是从人生经验。你只知道人道的痛苦。你知道诸天的痛苦吗?你知道三昧那种四禅天的痛苦吗..

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益大师的一生,他二十四岁就开悟了,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他所悟的现前一念心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与诸佛没有差别。但是他说“惑业求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尽前功”,当我从空性出来以后我面对的..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一、住立空中的佛。《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二、指方立相的佛。第八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印光大师: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复永嘉某居士书四)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

净空法师:乐坏就是他的寿命到了,感到苦了

「苦苦对欲界,谓叁界受生,无非是苦。欲界诸境逼迫,苦中苦,故云苦苦对欲界。」欲界头叁种苦都有,苦苦、坏苦、行苦。行苦,大概六十岁以后就感觉到,为什么?身体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这很明显的行苦。小孩是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小孩他在长成,他天天往上长。六十岁的时候衰落..

净空法师:判断自己善根、福德,是多是少的方法

什么样的人才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第一个条件得人身,第二个条件闻佛法,闻到净土的经论,这是证明你多善根。什么是多福德?接触净土,听到这个法门就生欢喜心,能信能愿,能依教奉行,多福德。我们听,听了不能相信,信了不能够理解,理解了又不肯做,不肯真正修行,修行了..

若无正见,何言修行?

若无正见,何言修行?如果一个人有正见,不管闻思佛法、受持戒律、行持善法还是弘扬佛法,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如果没有正见,不要说不能做到这些,甚至凡与之结缘者也会堕落恶趣。其实,修行就是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清净的正见,二是随顺正见的正行,只要具足了这两点,就能顺利获得..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净界法师答:这个临终的正念,临命终与平时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比较复杂(我们前面讲到的是平常),因为它是一种阿赖耶识的现前。我们平常面对的是一般的烦恼,而临命终的时候多了一个生死业力——阿赖耶识。所以临终的复杂度比..

隐士须归极乐国

处士逃名远市,此身清隐翠微间。平分岭上半边月,高枕床头一片山。白屋安贫终暂计,夕阳归路岂知还。莲华佛国深深处,出世芳踪不可攀。——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处士逃名远市”,这个“处”就是退隐的意思,处士就是有德有才但隐居不去做官的人..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什么利益呢?这里又进一步的说出了一句非常非常惊心动魄的话:【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为什么要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是能够在极乐世界和诸上善人在一起。好,大家注意了,诸上善人,“诸”就是..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夫俗子呢,一天无非就是吃喝拉撒。非凡之人呢,才能经历非凡之事。我们常说的圣僧,圣僧,圣僧他有一个出世的标志,就是他能够见圣人、见圣境。法照大师,当时出家以后,我们都知道,出家人吃饭用的那个叫钵,又叫应量器。你们..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脱

引言天在人们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美好、自在、富足、远离苦难的代名词。同时,天也是人们心目中的主宰和依靠,人们认为它决定着人们的命运祸福,天人的生活是普通人所认为的理想生活。华夏文明自古以来也一直有崇拜天的情怀,如儒家祭祀时把祭“天”排在第一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