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可接受自己的儿女往生,也不愿意让儿女出家。因为如果子女往生,至少不用再为他们操心,不会再有什么牵挂;可是子女出了家,变成孤苦伶仃、无人照顾,最后还是得为子女挂心一辈子。一般人可能有这样错误的想法。其实,出家人既..
健康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抢夺过来,让它变成自己的,但这是「动物性的竞争」。人类的竞争应该是:如果自己没有,就要另外想合理的办法拥有,而不是去抢夺别人的努力成果;非但如此,还要设法让大家都能享有,甚至拥有更好的东西。这是一种积极的菩萨..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往上爬,自己不一定要往上爬。例如有人得意洋洋地说:「做董事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吃饭睡觉,我也一样吃饭睡觉。」人人都在努力求进步,自己却自暴自弃,还说是不执著、放得下,这是一种自卑、懦弱的不健康心态。他们没有想到,..
圣严法师《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便买一罐沙拉油,但是先生忘记买,太太很生气,两人就起了口角,结果太太因此而自杀身亡了。乍听之下,不禁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为了一罐沙拉油就自杀呢?如果我们把它视为独立事件,这件事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丈夫只要说..
圣严法师《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之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他们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尔求神拜佛,保佑他们平安健康、事业顺利、消灾免难、婚姻美满等。在今日的佛教徒中持第三种态度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一九七五年统计全台湾人口有百分之六十八点五都..
圣严法师《你会吃饭吗》
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与动作来改善。一般人吃饭时都是心不在焉。一边吃饭,一边讲话;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种吃法对肠胃是一种虐待,会消化不良。因为我们用头脑思考时,头部需要消耗较多的血液,而胃部在消化时,也要消耗较多的血液,这两个器..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许多有教养观念的父母都会训练儿童工作,这种精神很值得提倡,蚂蚁、蜜蜂尚且勤奋工作,更何况是人呢?因此人在还没有老到身体不能动之前,一定要有事情做,即使没有工作、不为自己、不为赚钱,也应该利用时间来做义工,服务..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接触面也更广,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或所属团体的利益在努力,在争取,在计画。因此,人与人之间有矛盾,团体与团体之间也有矛盾,这些矛盾,比在过去的社会里更明显。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以现代人的观点,是希望克..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的法则都很感兴趣。我想首先请问:‘做人的意义在哪里?’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人因有欲望而痛苦,所以要修行得解脱。可是如果人生是苦,那么父母把孩子生下来让孩子受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而如果人最终的目的,是..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冲动而犯了错,事后却又懊悔不已。情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情操,例如哲学家的情操、艺术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发愿以佛法来成就他人、成就自己。以我个人来说,我十五、六岁时,就知道佛法相当好,可惜知道的人很少,误解的人太多。其实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因为很多人都将..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还要发大愿,实践人生的价值。但是到了中年、到了老年,却发现自己一个愿望也没有达成。究竟人的一生该如何发愿才能落实,而怎样的愿才能是大愿呢?年轻人因为不知道天空地厚,对自己的能力也不清楚,既想要..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母亲的灵?《诗经》的〈蓼莪篇〉说的:「哀哀父母」,我岂不就是那样的人吗?在生之时不能奉侍孝养,母亲命终又不能奔丧。纵然那天是我父母的寿辰,我也不得而知呀!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呢?作为一个出家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我认为要以「品德」为第一要求。所谓品德,不是面貌,而是人品,也就是心地的善良、真诚和朴实。千万不要用美丑做为择偶的条件,否则虽然人长得美丽英俊,可是心胸狭窄、脾气暴躁、爱好虚荣,结婚后便有苦头吃了。第二,头脑要清楚。有的人可能外型很好..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看不惯和不自在等内心的感受。呈现在外表上,则是一种愤怒的表情或动作,让人觉得阴险、奸诈或是恐怖,仿佛生命将受到威胁。可以说,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需要种福,却也最容易被忽略。根据报导,台湾人最常生气的对象就是家人。这是因为我们对亲近的人要求会比较高,总觉得:『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还如此不了解我?』、『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你还吹毛求疵,一丁点缺点都不能包..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说明、看法,站在佛法和禅修者的立场来看,这个人生,究竟又是什么呢?人生,就是人的生命、生活相加,那就是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生命是生存在人与人之关系的环境中,所以人生就在人间。许多人会说人生是..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解脱什么?脱苦。有人对我说:‘我不要佛法来解脱,我不觉得苦,我天天都很自在。’我就问他:‘你要不要得到称心满意的工作机会?要不要娶一位秀外慧中理想的..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而什么叫关卡?不安全、不快乐、不幸福、不健康、不顺利,全都叫关卡。大致上说,人生的关卡有五种:第一是生活的问题,第二是感情的问题,第三是失业的问题,第四是健康的问题,..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辈子无灾无厄,即“过继”给观世音菩萨,让孩子成为观音菩萨的“契子”这样做,究竟有没有用?是不是一种依赖的心理?’又提到,自己怀儿子、女儿的时候,恒常持诵〈普门品〉,结果..
圣严法师《健康的工作态度》
人类为了生存活口,必须赚取活命的衣食,农耕时代的人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为了生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跋山涉水,畜牧牛羊,都是为了生活。现代人上班下班,劳心劳力,还是为了生活。由此可知,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在于糊口,为了取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所以大家需..
圣严法师《念观音,学观音,做观音》
2006年11月9日,这一天正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圣严师父在纽约东初禅寺向信众讲述与法鼓山关系密切的观世音菩萨。师父娓娓道述观音菩萨的出现、功能、经典出处,让我们从中学习用观世音法门来帮助人、用平等慈悲心对待人,一起做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东初禅寺的菩萨们都知道,与..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卷三)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穷尽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换来的却只是白发苍苍和一声声的唏嘘,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真谛。虽然财富、健康、名位、权势都是一般人所喜爱的,但这些并不等于幸..
圣严法师《佛法与教育》
佛的意思是觉,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从智慧的立场及态度,来推动慈悲的教化功能。慈悲是什么?‘慈’是予乐──给人安乐;‘悲’是拔苦──救济人的痛苦、苦难。把人从苦难之中救出来之后,一方面主动给予他们幸福安乐,另一方面则是准备好安乐的环境..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脱离自我的执着、冲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众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是怎么看待的呢?答:情绪可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绪。所谓健康的情绪,就是享受、欣赏、欢愉,这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也就是赏心乐事。通常若有人说到:‘你有情绪啊!’这多半是指不健康的情绪,包括怒、怨、恨,或..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主缘;次第缘又名等无间缘,是前后两个相连接的主缘之间不容任何他缘加入;缘缘又名所缘缘,是主缘因对象而有活动;增上缘是以上三缘之外对现象生起的一切助缘。这四缘本系唯识学上对于诸法生起的原因作分解说明,相当难懂,今..
圣严法师《有条件的虚荣心》
虚荣心的泛滥,在现代社会中可说是越来越明显了。原因无他,人的欲望无止境,同侪间会互相比较,看到人家要,我也想要;看到别人有,我也想拥有。所以,物质生活好的时代,人们的虚荣心不减反增。如果虚荣心不断滋长,将使社会紊乱,人品下降。但是,如果是有条件的虚荣心,则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