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中秋祝福:另眼看佳节

时逢佳节,我们总是看见满屏的祝福和感谢。依稀带着这些美好的祝愿,让我们会心生感念,珍惜特别的节日和难得的团聚。总是在佳节的前后,我们人性的美好会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感觉所有的一心向善,会在节日的当天被祝福和送去祝福所围绕。这种美好祝愿的彼此传递,会激发我们更加..

上师 请帮我看看 我的前世是什么?

佛法是治疗心灵烦恼与苦痛的妙药何弃疗?药不能停,佛法妙药不能停。有很多人问我:“上师,请帮我看看,我的前世是什么?”就算你知道了自己的前十八世,对现在的你有用吗?只是过过干瘾而已。说你前世是国王、将军、公主、名人,你当然高兴啦。如果告诉你,你的前世是癞蛤蟆、狗..

嘎玛仁波切:病未愈佛法妙药不能停

何弃疗?药不能停,佛法妙药不能停。有很多人问我:“上师,请帮我看看,我的前世是什么?”就算你知道了自己的前十八世,对现在的你有用吗?只是过过干瘾而已。说你前世是国王、将军、公主、名人,你当然高兴啦。如果告诉你,你的前世是癞蛤蟆、狗、猪,你还能兴高采烈吗?前世,..

生病的原因

吃饭中毒了,生病了;穿衣服中邪了,生病了;没有营养,或者不注意身体,疲劳过度,生病了。这些客观上的因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因是业。杀业太重所以有病。现在有些人,一会儿心脏病犯了,一会儿糖尿病犯了,一会儿头疼了,一会儿腰酸了,这都是杀业的果报。有些人一患病就怕死,然..

怎样“携带”财富最安全?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任何东西都带不走,包括我们的身体。但是因布施而种下的善根和福德可以带走。就好比农民在田里耕耘一样,我们布施的同时,在相续中已经种下了善根和福德。心的相续不会死,所以这些善根和福德都能带走,但是其他表面上的东西都带不走。权力不能带走。当..

爱的供养,报父母恩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培养下健康成长的。长大以后,理应忆念父母的恩德,尽力报答。怎样做才是报恩?要通过供养——财供养、力供养、法供养。第一是财供养。财供养就是以你的能力让父母安度晚年。父母年纪大了,性情跟小孩子一样,你去看看他们,买点礼物,送点东西,他们..

这几种傲慢你有吗?

有些人没有功德,没有成就,却自认为有功德,有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气冲天,目中无人。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有傲慢的人不会产生真实的功德。傲慢有以下几种:一、种姓骄。以前印度有国王种姓、婆罗门种姓,都是比较高贵的种姓。古印度特别重视种姓,那时不用选举,国王..

被忽视的“亲友”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通过各种方式利益我们,但是最可靠的亲友不是某个人,而是“布施”。如果行持布施,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普通的亲友,即使关系再好、时间再长,也只是一辈子,几十年,然后就不是亲友了,来世可能会变成怨敌。有些上半生是亲友,下..

业的作用与十不善行的果报

佛教修行的终极目的是获得完全证悟,以及达到成佛的境界。我们所应具备的条件即是健全的心灵与身体。大部份人都把自己是健康的人类这件事视为理所当然。事实上,佛经常提到人身是极珍贵难得的。它是由我们在无数的过去生中累积许多善业而得来的结果,每个人都曾付出相当努力才能获..

扎西郎加活佛开示:生死的幻觉

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因而我们不能惧怕死亡。换言之,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面对死亡的勇气。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死后会去哪里”的迷惑,一直都在困扰着人类。这世间任何人都要经历酸甜苦辣,然而在经历一切后,人们却仍旧处在被蒙蔽的困境中,许许多多种的“..

快转个念,吃饭也能积累福报

有些人吃饭不是为了强健身体,而是由于贪着味道,经常找一些好吃的,今天吃川菜,明天吃湘菜……这是不如法的。有些东西虽然不是特别好吃,但是因为有营养,所以也要吃;有些人为了吃新鲜的,要吃活蹦乱跳的众生,也是为了所谓的“营养”。是不是营养丰富,身体就健康了?不一定。..

活在奇迹中

佛在《因缘品》中说:“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也许明天就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今天就要精进,现在就要精进。有些人很健康,但是突然患病而亡。在现在这个多事之秋,内外的害缘多之又多。冬天藏地的风特别大,一盏酥油灯遇到肆虐的狂风,瞬间就会熄灭。水上的泡沫像珍珠一样,..

生命就是个奇迹

佛在《因缘品》中说:“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也许明天就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今天就要精进,现在就要精进。有些人很健康,但是突然患病而亡。在现在这个多事之秋,内外的害缘多之又多。冬天藏地的风特别大,一盏酥油灯遇到肆虐的狂风,瞬间就会熄灭。水上的泡沫像珍珠一样,..

修法的清福,再多的钱都不能换

《云居山志》上记载,慈觉禅师行脚,去云居山参学,前一天梦到伽蓝安乐公对他说:“你从前在这座山曾经扛过一担土,这次来只有一碗粥的缘分。第二天午后上山,吃了晚粥,僧值路过寮房,和他发生争吵,结果被逐出山门。慈觉禅师心中觉得很惊讶。过了十年,慈觉禅师在卧龙先禅师处得..

藏地大德给学佛人的忠告:黄泉路上无老少

把晚年融入于佛法永恒的大光明中对于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居士来说,您的修行应该侧重于哪个方面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放下对外境的一切贪执,着重修持自己的心。修行即是修心。心的状态决定了现在的生活质量,更决定了来世的生命走向。做心的主人,这才是学佛修行的真正意义。修心..

诸法无常 且行且珍惜

我们的这个身体、还有这个语言、以及我们的一切,一切都是有为法,都是一切有为法。《金刚经》当中讲的,一切有为法。什么叫做“有为”?这个“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因、有缘,因缘组合产生的东西。比如说某一件事情、事物,它的诞生跟它的因和它的缘有关系的。如果有它的因和..

略谈“业”的分类

一切的快乐和痛苦都依赖业力,或者依靠那些在心中造成倾向的先前行为。根据业力长期所制造的快乐和痛苦,业力可以被分为善与不善。比方说,如果一个行为的效果能够让我们再度投生为人,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善的,因为这个行为的长远效益是一个好的轮回。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行为的效果..

敌人是我们的上师,也是一种祝福!

人类的情感非常强烈,有时令人招架不住。这可能导致灾难。修心的另一个修链要点是,在强烈情感生起前,先让自己保持出离状态。例如,当我们内心感到愤怒或憎恨,我们可以这么想,「没错,现在生气的话能让我产生更多能量、决断力和迅捷的反应。」但若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负面情..

利用“苦谛”了解人生的真正意义

第一圣谛:苦苦就像是我们所罹患的疾病。为了寻求治疗,我们必须小心确认疾病的整体范畴,也就是痛苦、变易,以及遍满的制约条件。一、有一种苦是完全显露出来的痛,我们可以就这样认识到它,甚至动物也要克服这种痛苦。日常生活里身体和精神上的痛,比方说头痛与分离的苦恼,显属..

如果此生没能发起菩提心 究竟会怎样?

大乘佛弟子的首要目标是发起菩提心作为一个大乘佛弟子,尤其是金刚乘修行人,首要目标是发起菩提心。那么,一个发起了菩提心的人究竟能得到什么?生活条件会大为改善吗?工作家庭会称心如意吗?身体会永远健康吗?都不一定。相反,一个不修菩提心的人,照样可以赚很多钱,可以开豪..

禅修开发生命潜能消除痛苦

修禅定是为了保持健康、正面的身心神通有真有假。社会上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有神通,但不一定都是真的。不过,神通本身却并不神秘,它只是心灵的一种功能而已,我们不要全盘否定。当然,如果有人用所谓的神通来欺骗,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打坐,所以一直没有开发出..

修行人究竟在修什么?

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每个当下,你做的持咒,观想,念诵,禅修,乃至谈吐高超的见地,显现高超的行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地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

抄写的心经应该怎么处理

问:顶礼堪布!弟子的阿姨很喜欢抄《心经》,每天都用毛笔抄,累积了很多,不知道怎样处理,请问抄完以后可以用恭敬心焚化吗?智诚堪布(生西法师):有些大德讲可以通过恭敬心焚化经书,这个前提是恭敬心,不是以伤害的心。我们也可以把抄完的《心经》好好装起来,然后放在家里比..

这样修行 就是面对死亡也是快乐的

如若速死当快乐文:达真堪布如若速死当快乐,恶缘无机作阻挠,衔结来世之善缘,定入无误之妙道。“如若速死当快乐”:意思是,今天迅速死亡,要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快乐的。对一个学佛人,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快乐。有些人比较精进,戒律受持得比较清净。有些..

火供会供很好 如理如法很重要

如理如法地做火供、会供到现在为止我们也不懂得要证悟空性,出离心、菩提心,还不知道这些;我们还是停留在烧香、拜佛,还有就是佛祖保佑我们健康、长寿,还有就是什么火供、会供,就是停留在这些形式上面。这些形式的东西不能做得太多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形式上的这些仪轨..

多识仁波切:远离奢侈与受苦两个极端

知足少欲艰苦朴素佛教四众弟子的生活行为一定要离开两边:奢侈折福边和摧残身心受苦边。人的幸福都是自己善业的福报,贪图享受、奢侈腐败的话就会折掉福报。释迦牟尼不做净饭王的太子,就是为了离开奢侈腐败的宫廷生活。他出家后,就去尸陀林里头捡了一块裹尸布,拿到恒河里漂洗一..

没有慈悲和智慧 善事也可能办成坏事

放生需要具备慈悲和智慧人们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事业顺利的时候,心中会升起各种烦恼和欲望,比如说,如何去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如何去健身强体,如何将事业继续扩展等等,除此之外几乎不想幸福生活的根源在哪里?无常总有一天将会降临,生命的无常,经济、生活、环境、包括自己..

宗萨仁波切:关于烦恼、抑郁、孤独

用佛法来解读烦恼、抑郁、孤独即使在这个不完美的轮回中,一个人还是可以通过生起满足感而试着拼凑一点点幸福。当你满足的时候,几乎不会感到厌倦。只有当你太过贪心的时候,才几乎不可能感到兴奋。1、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传统观念上,烦恼是一个基于错误感知或错误理解之..

什么是绝对的、真正的幸福?

选择绝对的、永久的幸福每个人学佛的动机和目标可能不一样,但都希望得到幸福。追求怎样的幸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1、相对的幸福:就像世俗人平时生活当中所说的幸福,这只是暂时的幸福。2、绝对的幸福:超越了平时所说的痛苦和幸福,超越了一切,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之后,这就是绝..

达真堪布:为什么做坏事了却没得到恶报?

我们现在研究因果和轮回,但是很难弄懂,好像越研究越恐怖,越研究越复杂。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虽然我们也在学因果轮回,但很多时候还是没有深信,因为没法趣入。“六道这么恐怖,这些到底存不存在啊?因果这么复杂,是不是真实的啊?”“虽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为什么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