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秦东魁:控制念头才能控制人生

控制念头才能控制人生。我们以后在做事说话时,要学会观察,是在动用天性,还是禀性,还是习性。我们都知道,人性本善,助人为乐,追求快乐,这都是天性层面的事情。外国有试验证明:小孩不需要教育,也会主动帮助人,捡起掉落的东西。实际这就是天性的善在发生作用。我们看见乞丐..

抄写读诵地藏经的二十八种利益功德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释迦牟尼佛对虚空藏菩萨说,你慎思而听!慎思而听!这就表示要特别注意。..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我们经常在做佛事的时候,到延生位去回向的时候,经常会唱到:“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这个“三障”是什么呢?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们佛法现在为什么不兴盛?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现..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也要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我们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贪食酒肉。佛说杀生者命短命,另外佛在经里说,啖肉者多病。吃肉的人多长恶病,这是佛亲自证得的,真实不虚的诚实之语。我们是发心学佛的,要成佛,就得随顺佛法,在饮食上也..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有四个人在一起谈个人的理想。其中有个人说,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到扬州去作刺史(当时,扬州是出产丝绸之地,非常富庶。刺史是扬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另外一个人说,我想经商发大财,赚很多钱。第三个人好乐道家,说我..

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为“怀西居士”。因为见到众生造罪无量,以淫、杀二业占有一大半,因此撰写戒杀的《万善先资》、戒淫的《欲海回狂》,又撰写《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合称《安士全书》。..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言《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训。在过去几百年中,流通世间,深受修行者的喜爱。千千万万的人从这本书中获得利益,有人以她的启发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把她做好自己修身立德的范本,还有人因她而进入佛门。到了上个世纪的初期,由于印光大师极力提倡,这..

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问:请问师父,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传喜法师答:因为境界都是你的心啊,所以大手印教法里面有一首偈:“见境之时,见心不见境”,观一切境的时候,这就是我的心。“观察于心,心之体性空”,虽然空,空而非灭,无所不显现,这就是转变境界了。所谓的对你好,..

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电光明。兄弟俩对医学、药物学颇有研究,不仅医术高明,还有一副菩萨心肠:他们不仅救助患病的穷人,为他们施药医治,还时常到精舍为僧众治病。他们施医行善的行为得到人们的赞叹,于是大家尊称哥哥为“药王”,弟..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怎么可能当生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怎么可能一到极乐世界就横截了五道、离开了轮回,成为三种不退转的阿跋致菩萨?这种超越性是跨度很大的,怎么才能做得到这一点?难信..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世间的临终关怀只停留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佛教净土宗特别注重临终助念,这是佛教的一种临终关怀,是一种究竟的超脱,不仅要解决生理和心理问题,更是灵魂的解脱。佛..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该书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许多中国人正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霍金教授。几十年来沉浸在宇宙起源和黑洞理论的乐趣..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法门呢?这个非常重要。选择法门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分别念,而是最好依权威可靠的祖师大德为我们所作的抉择。印光大师《净土决疑论》:“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

一个家庭两代人,母亲和儿子都出家了

出家,就是看破红尘,辞亲割爱,摆脱世俗之家,舍弃世间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甘于清净的生活,代佛传灯,修行办道。古语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可见出家是多么不易。出家人,因为要了脱生死,所以他们一方面修行,为自己的归宿,求精进;另一方面..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学佛,但我信佛是半信半疑,我也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为地藏菩萨的大孝所感动,但我始终不能完全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认为佛说的话有真有假,我知道这是修学佛法最大的障碍,所以对于我来说做到深信切愿很不容易。请开示..

静坐与禅定

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的世间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等的世出世间禅;有九想、八背舍、九次第定等的出世间禅,以及自性禅,一切行禅,清净净禅等的出世间上上禅,已如前述。总的说来,有深禅定,方有实智慧;有实智慧,才能自..

情商低的原因和改善方法

1、问:情商低的人怎么改善?情商低的原因是什么呢?学诚法师:所谓情商低,是缺乏对他人的体贴和理解,缺乏观察缘起的智慧。简要言之,悲智都有欠缺,那就要好好修行,在这两方面提升。2、问:大师,弟子有社交障碍,情商低,总是莫名其妙的得罪人,怎么办呢?学诚法师:说话做事..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实相之中。幻生妄想执著。由兹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

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

在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上,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第一,人们要认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人们为了吃顿好饭而大快朵颐,结果肚子撑出了问题,快乐成了痛苦。比如人们为了打发时间,去通宵的上网冲浪,结果熬夜把身体熬出了问题。比如去旅游景点,盲目的跟风团购,买了一..

人,要提升自己的行情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在世间上生活,要不断增加很多新知识,才不会被时代淘汰。例如现在任何东西都有行情:股市有股市行情、工业有工业行情、大学排行及科系的冷热门,也都有行情。甚至人事的行情,像过去买官鬻爵,也要看行情;农业耕种,春夏秋冬,四时适合播种什么,也要看行..

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一个人不到处宣传自己的功德,一切的邪魔外道都害不了你,因为你不显露出来。世间有句话叫:树大招风。凡夫的发心有时候很勇猛,但是,你一旦宣传的话,那些邪魔外道一看:凡夫众生还有这么大的发心。..

《十牛图颂》略说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要把它调伏得听话、干活、耕田,要经过一段的时间。调伏牛,就是要让它驯服。要让牛驯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下苦功夫。古人把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并画..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学禅特别强调心的作用,心的力量。佛教有一句经常讲的话: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都和我们的心有直接关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以清净心..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在德叉尸罗国中,有一位罪人被关在僧坊里。某一夜晚,有一场开示的因缘,这位罪人也来到讲堂听法,随众次第而坐,说法比丘向大众开示生死逆顺之经。佛曾经告诉诸比丘:凡愚..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式。五家七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钟板,近代以来虚云老和尚的传播使五家法门都得到很好的传承。中国成立之后,有两位开悟的禅师住世,一位是虚云老和尚,一位是来果禅师,两位老和尚延续了从唐朝以来一千三百多年的禅宗家规,使..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果我们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有这个愿力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信心非常重要。所谓信,就是要信佛语真实不虚,要信我们这颗心跟佛是一样的,都具足了一切的功德智慧。既..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今天利用这一点点时间,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耕耘和收获,也就是因果的故事。在这个佛典里面呢,讲到这么一则,就是在古时候,古印度有兄弟两个,但是这家,他的出身非常的贫寒,几乎没有什么财产。那么这个兄弟俩个,还是每天以务农..

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安稳性

前面是破坏,空观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坏的妄想全部停下来,把生命归零。现在重新借假修真,借娑婆世界的假相让你厌离娑婆,借极乐世界的假相让你欣求极乐。所以现在这个相怎么样?重新要借回来。前面的空观让你离相,对不对?现在“相”你已经..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了得生死,却不是每个人做得到的。老和尚曾经对我们有过开示,依此修行,必得利益。现在老和尚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老和尚开示的点点滴滴,依然在耳边回响:修行一定要实干、实修学佛不能住外相,修行一定要实干、实修。现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