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连创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为何“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每天禅修?

先后创建两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退休后出家修行,却被政府请出山来,将面临倒闭的航空公司救活……说起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生平,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1932年稻盛和夫生于日本鹿儿岛市,27岁时创建了日本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时创办日本第二电信。两家公..

大安法师:你的痛苦,佛菩萨都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的感受。这个苦果来自于他所造恶业的业力。比如我们这个世间叫娑婆,又叫堪忍。表明什么?这个世界的众生很苦,但是他还能够忍受,所以称为堪忍。忍受了以后,感觉系统越来越麻木,还不以痛苦为苦..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诏译波罗蜜多品第八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殷勤称赞住阿兰若修菩萨行。而不称赞住于余处修菩萨行。如来一时在灵鹫山。为诸菩萨广说法要而作是言。菩萨或时止淫女家。亲近屠者示教利喜。无数方便饶益众生。为说妙..

如何从佛法角度淡化过重的情执烦恼?

问: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障碍。弟子愚昧,不知该如何淡化?望师父慈悲开示。答:对于亲情,如父母、兄弟、眷属这些情感,在世间法中是人之常情,所以还是要顾及。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情执对于修行会构成障碍,因此要进行智慧的思惟。成为家亲眷属也是缘..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六】大唐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离世间品第六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从坐而起。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作是念。以何因缘远离世间。修阿兰若清净妙行。诸佛子等。一心谛听。我承佛力。今为汝..

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法是一种应机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没有一种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为几种狭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条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佛教的修行原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调服心性三条。净化心灵,彻底清除贪、嗔、痴、慢、邪见等心灵污染,达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大唐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无垢性品第四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着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所有种种过失。发菩提心厌离世间。剃除须发而作比丘。唯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等类及诸众生。演说出家殊胜功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大唐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厌舍品第三尔时智光长者。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从佛闻是报恩甚深妙法。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如饥渴人遇甘露食。我今乐欲酬报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进希证菩提。佛大慈悲。于一时中在..

海涛法师:作为佛弟子,每天应该尽量维持三项修持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

第一、礼敬诸佛:透过虔诚地礼拜,培养我们对诸佛菩萨的虔诚与信心;第二、称赞如来:藉由语业的赞叹,以使我们能够时常地忆念佛德,惕励修行;第三、广修供养:透过供养,消除我们无始以来的贪欲烦恼,并累积广大的菩提资粮,速证无上正等正觉。修学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就是「转化..

海涛法师:如何有效的对治情执?

这是一辈子的功课,包括出家人。因为除非你已经证得阿罗汉,或是圆满的八地菩萨,否则这种感情的波浪还是时时刻刻在刺激你的。所谓「执」,就是你陷下去了,就是说「非他(她)不行,不想离开他(她)」。这方面,当然你要去思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要去了解佛教里面佛陀特别讲..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报恩品第二之下尔时王舍大城东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国名增长福。于彼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智光。其年衰迈。唯有一子。其子恶性不顺父母。所有教诲皆不能从。遥闻释迦牟尼如来。在王舍城耆崛山。为浊恶世无量众生。宣说大乘报恩之法。..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大唐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报恩品第二之上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欲思惟如如之理。为欲修习如如之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我今演说心地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

宣化上人:这个时候,天上人间的事情,你都可以知道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6【编按】以下开始另一堂讲经。上来文当“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部经的经题很长的,有二十个字这么多:前十九个字是这部经的别名,后边这个“经”字是个通名。“诸菩萨”,就是所有的菩萨都包括在内了;“万行”,这是菩萨所修的万行。前面讲菩萨所修的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大唐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三万二千人。皆是阿罗汉。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所作已办。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大自在。住清净戒。善巧方便智慧庄严。证八解脱到于彼岸。其名曰具寿阿若陈如。阿..

禅修养心: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保持良好的心情即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古人养生之道,是「清静无为,恬澹虚无」,只要心灵纯净而不杂,保持闲逸清净的思想,便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儒家贵于调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保持心宁静、不动,心能随处作主..

心与对境

我们常常听到说,修行就是要处理好“心对境的关系”。外境,产生感受,感受产生人的想法,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力强不强跟我们的心有关系,这就是五蕴。佛教里面最基本的法类――色、受、想、行、识。识就是心,色就是境,中间有感受,有想法,有行动。境,你有一个外境,他有一个外..

净土法门:在E时代如何自学成才

在E时代如何自学成才有不少出家、在家的同修来找我,希望我培养一些真正的弘法人才。培养弘法人才的功德,一切诸佛如来说之不尽!早年,我第一次访问北京,跟赵朴老见面,我们很有缘分,一见如故。我们谈了四个多小时,谈得很投机。我就提出培养弘法人才重要!佛法之衰,大家都晓得..

大安法师:极乐净土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这桩事情难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了就往生不了。那就:它容易是容易,易如反掌;难――难以相信,它也就难于上青天。所以这桩事情它就三根普被,平等普度。上根利智有福德,有智慧,有禅定之力,他..

刘素云:无量寿经32集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前面,我带大家去看了阿弥陀佛讲堂两边的菩提树,高达四百万里,一定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再带大家去参观一下阿弥陀佛和菩萨们所住的地方,看看那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主要是看看西方极乐世界的讲堂、住舍和楼观,看看这几方面的情况..

人间天:今生为什么要布施?如何做布施?

1、布施是六度之一,是到彼岸的手段之一,什么样的布施可以到达彼岸?什么样的布施是善或不是善?2、布施是真心真意,是真正的想帮人解决烦恼困苦,这里面的发心是善的,同时在实施的过程能保持这个效果,并不会伤害其他众生利益,这个布施是好的。3、做完毕布施后,效果好或不好要..

元音老人:六道众生和诸佛的真心没有区别

什么是法界?法界就是法性,亦曰实相。法是诸法,界是分界,总赅万有,大分为十,就是四圣六凡。四圣就是佛、菩萨、缘觉、罗汉,六凡就是六道众生――人、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都是这个性所显化。所以,非但我们人和诸佛的性一样,就是六道众生也和诸佛的真心没有区别,可..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有些人越学佛越偏执,让家人反感烦恼?

问题顶礼上师!学佛修行本来是很好的事情,可为什么有的人会越学越偏执,甚至让家人特别反感烦恼?嘎玛仁波切答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单位中,如果你不懂得尊重他人,总是想处处彰显自己,占有欲爆棚,偏执顽固,就会造成各种冲突不断,自己的身心也会备受煎熬。我接触过一些离婚的人..

海涛法师:如何孝顺父母,度父母吃素

问:受菩萨戒有一条戒――不供养父母戒,或父母已经皈依,但他们认为你不为我煮荤食,或拿钱买肉或五辛物就不孝顺,就是不把他们看在眼里,目中没有他们。请问若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说法,如理如法修行又被说为不孝顺,这是做子女的错吗?答:我想,度父母,各位要善巧方便,你要求佛..

发愿可以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

弟子对《普贤行愿品》中“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懵懵懂懂,请师父讲解。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希望未来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这样从容、自在、不可思议,就需要对此渴望,渴求,发愿。《普贤行愿品..

净土法门:先放下,再念佛

「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是主要修学的方法,这是净宗第一条最主要的,你要发菩提心。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面告诉我们,他讲得好,印光大师非常叹,为什么?古人没有这么说过。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不要去..

《欲海回狂》白话文(25)

天欲观(此观修成后,便会明了天人福德轻重的原因,这是用天人爱欲清淡而自我警醒的方便法门。)娑婆世界多么令人惊异,这里的众生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女色。从天上的神仙,下到跳蚤、虱子,凡是有形体有神识的众生,无一不被业海波涛所席卷。但是各自的染着程度,还是有着天渊之别。福..

【道次第】第44课 十不善业道 修学分享

本期法义接着讲了十不善业之妄语两舌恶语绮语四语业和贪嗔邪见三意业。细细思维法义,发现自己十不善业样样都犯过,过去犯过,现在还在犯。只是程度减轻一些。结合本期法义之七不善业,检视自身,发现自己很容易犯一些非典型性的恶业:比如看不惯某人就不愿和他好好说话,编造理由..

观察修让我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

修学一年多以来,越来越能觉察到自己在工作中时常会陷入一种期待被认可的状态。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致于自己的起心动念都在为它服务。没有被认可时,自责不安的心理会立马跳出来;而被认可之后则是沾沾自喜地粘著于当时的境界。于是下决心要用正见对治这种不良心态。我开始搜集..

种子,你真的发芽了吗?

3月,初春,我进入菩提书院,就如春天里播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开始了我的三级修学,开始亲近善知识,开始听闻正法……..转眼到了9月,收获的季节,我问我自己,是否真正获得正见,开始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了呢?春天里播下的这颗种子而今开始发芽了吗?还是依旧被厚厚的泥土所遮盖?..

如何选择

本期法义让我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是目的,而是要开显生命的宝藏,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前几天,“抗癌之家”的李英伟老师,在他的微课《生活的安祥》上引用了我发朋友圈“禅语心灯”中的一句话:“爱生气的人,总能找到许多生气的理由,然后理直气壮的生气……“当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