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学佛大要慈舟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学应慎之于始也。又云:“出家之人,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即不慎始要终也。故曰:“勇猛心易起,长远心难发。”此皆善根浅薄故。有善根者..
皈依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图解-智慧的象征-人生的体会
第一章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第一节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间,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产生了无比威力。正如圆瑛大师所开示的“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既..
民国奇女子吕碧城,大力提倡素食“护生戒杀”
吕碧城是中国近代作家、教育家,父亲吕凤歧曾任山西学政。吕碧城是家中幼女,有两位姐姐。吕碧城堪称民国奇女子,其一生颇为传奇。1903年,当时的《大公报》经理英敛之赏识其才华,聘她为该报编辑。她是中国新闻史上首位女编辑。1904年任北洋女子公学教习,后任监督,成为“近代教..
让信仰之光照亮人生路 [周国平]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
解脱必备的三个窍诀 [索达吉堪布]
解脱必备的三个窍诀——2010年腾龙寺开示五明佛学院/整理主持人致辞: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的生平事迹、弘法利生事业,相信在座各位都十分清楚。堪布弘法利生的法务非常繁忙,今天在百忙之中抽空来这边传法,是相当不容易的。在此,我们首先要感谢索达吉堪布!现在许多居士..
佛教的德育原理[杨永庆]
因应不同根性的学生,佛教的德育工作有几项教学的原理原则,足供现代化教育的参考,它们分别是:一、自学辅导的原理:我们在经典上常看到,佛陀在讲经说法前,必先“入定”,以观察学生的根基,给予学生自学辅导的方式实施教学。所以他的开示总是契理契机,最殊胜的是他..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西北大学演讲『2011年11月10日下午』主持人致辞:首先,我代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欢迎索达吉堪布来到我们学校演讲!“索达吉堪布”这个名字,对稍微接触过佛教的人而言,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我今天就不占用太多时间介绍了,如果您还不..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 [约翰.埃尔文]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约翰.埃尔文真的存在与大脑分离的“意识”吗?那是否只是人们的主观猜想?死亡之门的后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这个古已有之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只能靠猜想解决,是只适合神秘主义者、空想家和先知们探究的宗教和精神范畴的问题。但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索达吉堪布]
⒈认清身份厘定目标在座的大多都是在家佛教徒,对信仰佛教的人来讲,做一位有境界的修行人,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其实,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有目标。不但人的一生要有目标,甚至在每一年中,自己也要订一个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在世间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对自己的..
佛说盂兰盆经 【梦参老和尚】
梦参老和尚:佛说盂兰盆经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妈妈的恩。我们今天讲经是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就是怎么样的报妈妈恩。但是在我们国家说以孝顺为主,孝顺就是报恩,就是报妈妈的恩。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历史故事很多了,王祥卧冰给他妈妈求鱼;孟宗他妈妈..
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 [惟贤长老]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现代科学就可以证实这一说法。现代西方科学家对虔诚的佛教徒的脑部扫描发现,他们促进快乐与平和的脑部区域异常活跃。最近在美国的一项研究..
敢问路在何方:当前佛教去向初探 [星月]
白马东来,岁月荏苒,不觉已两千余年。佛教之灯在印度早灭,而觉悟的心灯却一直在中土大地上代代相传。直至近代,心灯忽明忽暗,幸有几位大德挺身而出托起续佛慧命的大梁。光阴悠悠如白驹过隙,不觉来到了现代。这时四海升平,佛教这株古树绽放了新芽,生机渐现。但是令每位佛教徒..
佛教中的戒尺是什么?
戒尺‘戒尺’也是佛教的一种‘呗器’—‘法器’。‘戒尺’也叫做‘尺’,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两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一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俯者在上,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
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 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 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对你 心的话,你为什么也生 ?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2.平常这个人本质是善良的,遇缘对你 心,也不用对他 ,他平常是善良的,只是因为遇缘让他心情想不开,情绪不稳定等等因素,让他生气了,你不..
从佛那里,学到了什么?
如果一个人学佛修行修的很好,万缘放下,是不是就会脸上时时带着微笑,常表现出不拘小节,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呢?其实,如果你修到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并非你真正修好了。如同画圆,这好似来到了修行圈的半圆处,你必须继续往前画,画到“什么都无所谓”的..
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皈依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束缚。心向佛法意味着什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皈依和修行?希阿荣博上师就这些问题作了如下开示。我是在一块被佛法浸润的土地上出生、长大的。和我一样,在那块土地上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对佛法都有着坚定的信仰。我们不希求今生的安逸,也不..
开悟要诀
开悟要诀——唐仲容编注:唐仲容先生被称为当代第一”盲人佛学家”,在佛学研究上,造诣颇深。虽年近古稀,双目失明,历尽坎坷,然其为法为生之志始终不渝,实属稀有难得。先生将“三界唯心造(唯识)”与“缘起性空(中观)”两者结合,形成..
即使扫地、洗碗、洗菜这样的小事,也可累积大福报
常听佛子们有这样的抱怨:我时间紧,工作忙,没有时间修行,没有时间做功德,没有时间护持常住,没有时间参加法会,没有时间……总之,没有时间积累福报。其实,学佛本不同于世间学习某类知识,只是在学这种知识的时候,才想到这个知识,平时可以不去想到它。而学佛本..
演员林心如皈依佛门,积极倡导吃素
林心如正式皈依佛门,星云法师给她取法名为「定如」林心如,相信大家对她都不陌生,她因饰演《还珠格格》中紫薇一角而一炮走红!因其清纯形象深得众人喜欢!人出了名后,众多工作就接踵而至,同样她也是,繁忙的工作对她的心理也是个挑战,她常用泡精油澡和褒电话的方式来减压,还特..
汉传佛教的危机 [圣严法师]
我们法鼓山,并不是一座寺庙,农禅寺虽是寺庙型态,但是我们的信徒人数登记不多;又比如斋明寺、紫云寺,信徒登记的人数也很少。此外,台湾佛教界几个大团体也都不是寺庙,而是宗教法人团体,称为“某某佛教基金会”,这些怎么统计呢?再者,所谓“寺庙”也包..
星云大师:佛不是神是人 信仰自己的心健全自己
谈及对宗教的看法时,星云大师说,“我觉得神没有创造人,是人创造神,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看法。那么神是什么呢?神其实就是自己心里要它,它才存在的。佛也不是神,佛是人,你一定要信仰自己的心,所以要健全自己。”谈经历至今没上过学星云大师直截了当地说,“我..
佛教神足通及其对中古文学艺术的影响 [何剑平]
一、汉文佛经小的神足通神足通,又作如意足通、变神足、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身通。乃属佛教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神通是印度的一般信仰,后来在佛法中渐渐流行,并被视为诸佛菩萨用作度众的方便法门之一[3]。在习惯于神教意识的一般信众中,由于对佛存有神奇的想法[4],故神通..
皈依的含义,意义及注意事项
一、皈依的意义: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
《金刚经》释疑 [传喜法师]
《金刚经》释疑——传喜法师问:《金刚经》内容所说的“应如是住,降服其心”是指什么心?师父:我们这个心是不是很复杂啊?我们的心是不是很多状态啊?心能造天堂,心也能造地狱,心也能成佛。从做到至善圆满的,到做到最不好最不好的,都是心,心是最初的,..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
原文摘自:《寒山寺》2006年第三期作者:常行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发展极为迅速,但在北朝与晚唐时却几度遭受灭顶之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先后四次掀起大规模的禁佛、灭佛运动,佛教界称之为“三武一宗之厄”或“三武一宗法难”。..
浅谈佛教经典中的“梦” [王孺童]
“梦”是一个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概念,虽然大多如《金刚经》中偈颂说的那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像多少是取梦虚幻不实,来批判人们对世界之妄想执着。但梦又是人们意识对外境之反应,并非凭空而有。依唯识学的一种解..
浴佛节的意义、起源、功德、仪轨
浴佛的意义时光易逝,转眼一年一度的四月初八浴佛节,这一天是佛陀圣诞吉祥日子。藉此殊胜因缘向大家分享佛圣诞『浴佛的意义』,现分三点如下:(一)释迦略史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四月初八佛陀诞生在印度迦 罗国(尼泊尔境内)为净饭王太子,俗名悉达多,从幼聪智非凡,文武双全,样样..
佛书、善书与邪书 [释清净]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我们成佛的目标。若从因与缘的角度来看,三宝当中,佛宝与僧宝是外缘,那主因是什么呢?是法宝。法宝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经书、光盘等,我们助印与流通法宝就是在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也是在成就众生的法身慧命,功德自是无量。..
佛陀抬头悟道悟到了什么 [南怀瑾]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根据经典与传记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
弥勒信仰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意义 [何劲松]
在中国佛教史上,弥勒的影响尤为显著。从现存的佛教遗迹可以看出,有关弥勒的内容不胜枚举。如弥勒菩萨与弥勒佛的单身金铜造像与石窟中的雕塑和绘画都极为多样,尤其是北朝。像四川的乐山大佛、敦煌石窟的南大像、北大像、天龙山石窟大像等即是唐代遗存的实例。从表现净土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