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嘉言录皈依弟子李圆净谨编封面题词[封面题词]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此书文虽拙朴,义甚切要,似特为修净土者说,实寓提倡因果报应、..
随缘
达真堪布:自己的心不清净,看什么都不清净
现在有些人处处会遇到事,经常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这种人是非常痛苦的。甚至到山上来修行,虽然身处清净的道场,周围都是修行人,但是对他来说,这里的人都是坏人――他看这个不清净,看那个也不好。自己的心不清净,看什么都不清净;自己心里烦恼,看什么都不好。这都是自己..
做人不笑,在劫难逃
―《增一阿含经》―五种非人法: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法(就是人不应该做的事):壹-非人法一、应笑..
星云大师:明知人生是一个“空”的结局,我们为何还要奋斗?
不要以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都落空了,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水流到哪里去了,还会再流回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能够明白这些真理,人生才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星云大师:星云大师为推广“人间佛教”云游四海,将佛光山在全..
12个关于放生的疑惑解答
1、你们一边放生,别人一边捕杀,有什么意思?答:天地万物皆相对存在,有善必有恶,有忠必有奸,放生有放生的善报,捕杀有捕杀的恶果,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造自己的罪过!总不能以为有恶人捕杀之罪过,我们便放弃了放生之善行吧!2、很多人批评“放生就是放死”,这..
从梵语经文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含义
本文转自朱亚仲先生的博客,标题自拟。文章原名是:净土宗《阿弥陀经》少善根解析与脱文考证朱亚仲师兄净土宗造诣精深,曾在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发表过净土宗论文,得到佛教界和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本文的结论是:从梵文本里看,根本不存在多善根福德,更不存在念佛到一心不乱..
净土法门:安清 心
「安清净心」。安与清净心相应,心安身安,也要帮助一切众生身心安稳。我们念着自己,也得念着别人,我们自己想得到,也得帮助别人得到。怎样安?放下就安,你要不放下,你永远身心不能安稳。放下五欲六尘,这是外面,外面境界要放下,内 面放下贪 痴慢,心就安了。活在这个世间一切..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二十五愿说一切智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二十五愿:说一切智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颂曰安乐人天诸圣众每时演说一切智口音相好四仪等常说诸法实相仪一、列诸愿名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六:说一切智如佛愿(义寂);说一切智愿(法然、了慧、礼阿、静照、慧云、性海、深..
星云大师:《金刚经》之如理实见分第五
金刚经第5品如理实见分第五白话文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译文:「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不可以..
放生感天动地,感应迅速;替父母和家人放生一样有效果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福,放生感天动地,感应迅速!!尤其是替家人放生,回向身体健康,家爱人就会产生神奇感应,神奇哉,放生!放生者都有神奇感应!----诸葛长青莲花同修亲身经历:我从去年4月开始就随着弥陀护生组放生,基本上每周都参加了,跟随谭燕师兄组织的放生以来,感应..
夫妻是缘,千世修来共枕眠,一个非常好的求姻缘方法
求姻缘的原理与方法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好的姻缘总让人向往。然而似乎只有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很多人苦苦追寻,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人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环境下成婚,虽说缺少自由选择的权利,然而大多数还是能..
手淫与邪淫的危害你无法想象!
4月27日笔者感到非常心痛,希望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对照身边的人或事例思考,想想我阐述的对不对?邪淫对身体的危害!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北京地区56.7%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以白领居多。真正健康的人群不足四分之一。笔者作为中医师,遇到很多病患,虽经..
净土法门:不求自乐
换句话说,你求自乐,你贪求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执着这个身体、这个身相是我,放不下,你菩提心就发不出来,菩提心必须忘我。《金刚经》上佛讲的四句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提心就发起来了。所以我执是严重的障碍,起心动念都想到我,这个事情很麻烦。..
信愿法师:灵魂出窍念佛得救
【念佛感应录】灵魂出窍念佛得救我叫吕永庆,法名宗岫,台湾省桃园县人,今年五十三岁。今天末学要来和各位莲友分享我二十七年前(26岁),遭逢一场车祸,魂魄遇险,但凭一声弥陀名号化险为夷的经过。民国七十五年(1986)我发生一场很严重的车祸,当时所造成的伤害,至今也尚未痊愈。..
净土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学佛
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学习不为自己,对自己来讲一切随缘,什么都好,不执着、不分别。自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对待别人应当慈悲,慈悲,随缘不攀缘,行善绝不求回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尽量的简化,愈简单愈好。为什么?心清净,不为这些事情操心,紧紧抓住阿弥陀佛。妄念很多怎么..
净土法门:为什么有些人念佛很有效,你念佛没效?
经教最大的作用,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苦口婆心,为什么?经教能帮助你破迷开悟,这就是它第一个作用。你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不怀疑了,一心 往极乐世界,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前面讲得太多,这一句佛号功德无量无边,能帮助你成佛。你相不相信?不相信。为什么?我今天身体不健康,..
索达吉堪布:“七颗心”助你提升事业运
行善心若想事业顺利、家庭和合、身体健康,必须要积累福报;若想修行无违缘,不会误入歧途,必须要积累福报;若想打开智慧,乃至证悟空性,必须要积累福报……而福报的根本因,则是多行持善法,处处为他众着想。虔信心汉地许多人对度母不太熟悉,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在当今这个时..
海涛法师:世间的感情欲望全是假的,而且是苦的根源
世俗那些吸引我们爱恋的事事物物,其实都是带给我们痛苦的。诸受皆苦,一切情绪、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根源,不要去爱恋执着,要放得下现世拥有的一切,随缘尽力,不要执着;多关注自己来世的种种际遇,来世的因果种种,守戒律、多布施,这样至少有美好的未来。要坚定信心,把持住..
精华语录
(修行篇)1.若专注受持于一部大乘经典,加上信愿行,可渐渐与佛菩萨相应,如潜心专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到和地藏王菩萨感应道交,往生时可蒙地藏王菩萨接引。2.心性要转正,要提升,世上的事物相才看得清楚,凡事无绝对,时时都在变,修行者也时时都要接受考验。3.人要活得好,活..
命运(我对命运无奈性的思维)
人老了手脚会不灵活,回想年轻的时候就会感到失落。跟欢喜的人分别,就会感到不舍忧伤,为了钱财而成天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忍受一生的煎熬。还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恰巧发生,让人心力交瘁,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觉悟,我这一生是来受苦的。有这样觉悟的人,在碰到痛苦时,就..
独尊湛现:修行千万不要心外所求,要从内心下功夫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都是在于自心,所修的主题也是自己的心态,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是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修行在于自己的内心觉悟,而不在于外境。这个山有的名望很高,那个山很灵,这个庙子大,那个庙子庄严,到处寻觅,或者那个道场曾有修成或..
元音老人:成佛的诀窍
一九九六年六月讲于济南元音老人开示成佛的诀窍我们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本来见到本性。心中心法是密法的心髓部。密法含九乘次第,就是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心中心法是密三乘最后的心髓部分。在西藏、在日本,要经过好多年的修行,才可以传授这个法。现在我们可以不要经过很..
行善使人阳气足,快速有效的养肾补肾的方法
鉴于网上的咨询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问题重复,针对有诸多伤精表现的年轻人,可参照下面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实践,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一般都能恢复。1.生活习惯(1)严格执行戒邪淫戒除手淫、看黄色书刊、网站、图片、视频等黄色内容的所有行为和心理,从根上杜绝元气泄漏的原因..
人间天:修行会不会有魔跟随?怎么才不受影响呢?
老师,之前您说过修行人都有魔跟随,今天读《楞严经》也读到魔会跟随修行人很多世来魔化修行人。如果我们身体内有魔跟随,我们怎样才能不受其影响呢?不受影响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学佛,不向好处去;不然,你就必须直面它。被影响而不自知,这是没学《楞严经》;被影响而不自察,这..
万行大和尚:学佛必须要吃素,不能结婚?原来是这样的……
你不要认为是这些决定你成佛不成佛,开悟不开悟。这种想法是错的。吃素、独身是我们汉传佛教的规定。藏传佛教,他们吃肉,结婚,但是照样成就啊。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有些人可能一吃肉,一结婚,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佛祖看我们的根器不够,所以干脆不让我们沾染,怕我们一沾就出..
星云大师:“人生16问”,你能做到吗?
自问人生有许多问题,一般人都喜欢问人、问父母、问老师、问朋友,甚至问看相算命的,很少有人会反躬自问。其实,吾人如能养成“自问”的习惯,必能增德进业。例如,看到别人做事勤劳、做人有德,就会反问:我自己能吗?看到别人懒惰懈怠、为非作歹,也能自我反问:我会像他一样没..
家中若有这五种女人,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孝顺父母的女人父母是我们家中的菩萨,懂得孝顺父母的女人,就是在孝敬佛菩萨,佛菩萨自然也会非常欢喜。这种女人,天生就会得到佛菩萨的庇佑,她的一生都会因为她的孝心、善良变得顺利、富足!懂得感恩的女人感恩的女人,充满责任感,自立、自尊,追求一种阳光的人生境界,将感恩..
《人生哲理》:待人
1、待人你恨的人,来生不会再见,所以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你爱的人,来生也不会再见,所以今生要好好对他。2、内心的感觉生活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来源个人内心的感觉,你可能在整个春天里找不到一朵花,你也可能在一朵花上发现春天。3、学会忘记①.学会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
布施的心态
一样是 施,因心态不同、见地看法不同,所得也就不同。 施就像储蓄,从有为法来看, 施必定有功德。 施犹如播种,有播种,因缘成熟,必然有收 。从动机来说,所谓「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同是 施,功德因心念不同所得果报亦有别。 施钱给国家修桥 路, 施给学生做奖学金,这样的功德未..
益西彭措堪布:往生之路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往生极乐净土,出离娑婆秽土的根本因缘是什么。大师又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意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