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首页>>佛学书库>>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首页>>佛学书库>>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后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法融传理应。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属中..

妙法莲华经文句

首页>>佛学书库>>妙法莲华经文句妙法莲华经文句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一上序品第一(佛出世难佛说是难。传译此难自开悟难闻师讲难一遍记难。余二十七于金陵听受。六十九于丹丘添削。留赠后贤。共期佛慧)委释经题已如上说。序者训庠序。谓阶位宾主问答悉庠序也。经家从..

四教义

首页>>佛学书库>>四教义四教义隋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四教义卷第一夫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经云。自从得道夜乃至泥洹夜。所说之法皆实不虚。仰寻斯旨。弥有攸致。所以言之。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然鹿野鹤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岂非无顿渐..

大般涅槃经玄义

首页>>佛学书库>>大般涅槃经玄义大般涅槃经玄义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夫正道幽寂无始无终。妙理虚玄非新非故。无始而言其始者。谓之无明生死。无终而语其终者。即是种智涅槃。无明生死本自有之名之为故。种智涅槃修因方克目之为新。此经乃于非始之始。分别佛性三因之..

摩诃止观

首页>>佛学书库>>摩诃止观摩诃止观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目录摩诃止观卷第一上摩诃止观卷第一下摩诃止观卷第二上摩诃止观卷第二下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摩诃止观卷第三下摩诃止观卷第四上摩诃止观卷第四下摩诃止观卷第五上摩诃止观卷第五下摩诃止观卷第六上摩诃止观卷第六下摩诃止..

安乐集

首页>>佛学书库>>安乐集安乐集唐并州玄中寺释道绰撰目录《安乐集》要义序安乐集卷上安乐集卷下《安乐集》要义二《安乐集》要义二《安乐集》要义序《安乐集》二卷,道绰禅师(五六二~六四五)撰,收录于《大正藏》四十七册。本书上下二卷共分为十二门:上卷三大门,下卷九大门;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道源法师讲广化法师记目录序经前玄谈略释经题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跋序佛者性体也,法者事理也,僧者和合比丘众也,众亦性体也。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则出家在家通称,以性理无二致也。性体迷於事理则秽,秽则为众,性体..

人生指南

首页>>佛学书库>>人生指南人生指南毛凌云纂述目录第一前言第二抉择信仰第三信愿念佛第四戒恶行善第五恪守行仪第六普劝念佛第一前言一离苦得乐三界无安,人生最苦,因皆无始以来,迷而不觉,不知何为善恶,致误造杀盗淫妄等恶业,枉受灾祸病苦等恶报。且以共同恶业之所感召,使世界..

宇宙万有本体论

首页>>佛学书库>>宇宙万有本体论宇宙万有本体论金陵白衣定熙集目录倓虚老法师序印顺老法师赞屈映光老居士序李炳南老居士序方伦老居士题前言一、般若义趣二、万法缘生三、诸法本寂四、自心本净五、自性本体六、无明不觉七、逆流觉照八、了幻非实九、心空境自空十、我空十一、法空十..

净土精华

首页>>佛学书库>>净土精华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次第,一步深过一步,净土法门也是如此..

慈舟法师开示录

首页>>佛学书库>>慈舟法师开示录慈舟法师开示录慈舟法师讲述目录圆瑛老法师序体敬法师序慈舟法师开示录第一集慈舟法师开示录第二集慈舟法师开示录第三集慈舟法师传授于礼佛三拜时应默诵各偈所获利益不可思议谨照录如左第一拜发露实相忏悔弟子某某愿与法界众生同修忏悔往昔所造诸恶..

大乘起信论述记

首页>>佛学书库>>大乘起信论述记大乘起信论述记慈舟老法师述妙灯、二埋记目录慈舟大师传大乘起信论述记序悬谈大乘起信论解释马鸣菩萨传慈舟大师传中轮沙门道源慈舟大师,湖北随县人,俗姓梁。父讳礼简,法名真法。母黄氏,法名寂智。师幼年习儒,且随父母学佛。既长,常怀出世之志..

佛教寺院巡礼

首页>>佛学书库>>佛教寺院巡礼佛教寺院巡礼第1节寺院的基本殿堂钟鼓声声,梵音阵阵,错落有致的殿堂布局,庄严神圣的诸佛菩萨,总是带给我们一份神秘与向往,激发我们内心寻求回归的愿望。我们满怀着恭敬和虔诚,听从自性的召唤,走进这清净、圣洁的佛寺殿堂―――1、山门山门是指..

唯识学的意趣

首页>>佛学书库>>唯识学的意趣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著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首页>>佛学书库>>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于凌波著目录第一章缘起第二章释疑第三章释迦世尊传略第四章佛教在华弘传概要第五章佛教的世界观第六章佛教的人生观第七章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第八章人天乘与大乘佛法第九章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第十章专介净土第一章缘起过..

《八识规矩颂》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八识规矩颂》讲记《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目录第一讲解释颂题第二讲唯识大意第三讲八识心王第四讲六位心所第五讲种子、薰习、识体四分第六讲九缘生识第七讲三境、三量、三界第八讲修行五位第九讲前五识颂第十讲第六识颂第十一讲第七识颂第十二讲第八识..

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首页>>佛学书库>>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印经说法有五种福讲经说法和印经送人,这种法施可以得到下列五种福报:(一)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寿的果报;(二)大富——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会..

皈依的真义

首页>>佛学书库>>皈依的真义皈依的真义宣化上人讲述目录人生第一件大事——皈依三宝回头是岸——皈依三宝皈依三宝要守戒皈依不是凑热闹赶著路程向佛道人生第一件大事——皈依三宝宣公上人一九九三年三月廿八日开示于长堤圣寺我们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宝。你皈依三宝这件事..

尘尽光生

首页>>佛学书库>>尘尽光生尘尽光生证严法师著目录前言人生篇:智慧之塔法财篇:智慧之财大爱篇:智慧之泉修心篇:智慧之光前言静思书斋回首世纪末的一场天灾,大家展现了高度的爱心,对生命共同体的关怀,弭平了因灾难带来的惊恐与创恸;然而,当灾难过后,一些过去隐而不显或是被..

清净的智慧

首页>>佛学书库>>清净的智慧清净的智慧证严法师著目录缘起说信仰说病苦说往生处理说经营理财说斋家之道说修行说社会现象说宗论教说慈济世界缘起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

心灵十境

首页>>佛学书库>>心灵十境心灵十境证严法师著目录缘起自序第一地欢喜地第二地离垢地第三地发光地第四地焰慧地第五地难胜地第六地现前地第七地远行地第八地不动地第九地善慧地第十地法云地缘起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

弘一大师晚晴集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弘一大师晚晴集讲记弘一大师晚晴集讲记净空法师主讲净空法师于一九九三年春季,在美国达拉斯净宗学会演讲弘一大师所编的《晚晴集》,有录音带八卷,承张德声居士惠赐一套,恭听之后,摘要笔录,供养读者。这次是达拉斯净宗学会举办佛学讲座之首次,选定弘一大师《..

大乘起信论讲义

首页>>佛学书库>>大乘起信论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讲义卷上四明接待讲寺佛教讲习所圆瑛弘悟述大乘起信论○今解此论。直分为六。甲一略释论题二造论菩萨三翻译人时四归敬述意五正立论题六总结回向今初大者包含之义。乘有运载之功。起则对境发心。信则忍可印定。论..

修福积德造命法(了凡四训讲记)之立命之学

首页>>佛学书库>>修福积德造命法(了凡四训讲记)目录>>立命之学修福积德造命法(了凡四训讲记)净空法师主讲目录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一、立命之学第一篇“立命之学”,这是世间每个人都想明了的课题。我们一般所见所闻,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富贵、贫贱、长寿、短命,..

怎样做一个居士

首页>>佛学书库>>怎样做一个居士怎样做一个居士圣严法师著目录一、三类法门二、解脱道与菩萨道三、居士宜修菩萨道四、菩萨道的重心五、居士应具的条件六、居士的家庭生活七、居士的社会生活八、居士的宗教生活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首页>>佛学书库>>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圆瑛大师著目录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卷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卷上序昭阳作噩之岁,律中夹钟之月,序值中和,天地清宁,万汇孚甲;迦陵频伽,鸣声和雅,以嬉好春,融风入座,梵音宣畅。时则天童圆瑛法师,演讲‘金刚般..

唯识三十论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唯识三十论讲记唯识三十论讲记济群法师著目录写在前面第一章绪论一、唯识学在佛经中的地位二、唯识学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出现三、唯识宗的依据经典1、六经2、十一论第二章关于本论一、作者二、本论的撰作目的三、本论的组织结构四、本论的注释及流传第三章正论第一..

佛教的财富观(一)

首页>>佛学书库>>佛教的财富观(一)佛教的财富观(一)济群法师著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适,但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社会道德滑坡、生态环境的破坏、拜金主..

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

首页>>佛学书库>>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济群法师著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济群法师的这一理念渊源于太虚、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希望籍此摆脱人们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真正走入生活。自《心经的人生智慧》、《学佛者的信念》及《幸福人生的原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