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

汉传佛教八宗祖庭文化的精华要义

文/吴言生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派别,在隋唐时成熟光大的主要有八宗,即性、相、台、贤、禅、净、律、密。依托汉传佛教祖庭寺院产生的中国佛教八宗,标志着印度佛教真正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有着博大深厚的思想精髓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佛教八..

敦珠仁波切:观世音六字大明咒

不管怎样,如果你不能几个月或几年长期的勤于修持这些法门,你的心是无法永保平和的。你所谓的禅修将会是不清明的,而且你的生命也将终老于这种浑沌的情况。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你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的方法呢?"如同佛所说的:藉此禅修及忆持,即使是成熟的五无..

《第十八愿善导释》 080 坐船靠船 念佛靠佛

二、三段本愿取意文接下来请看讲义:而三段取意文皆言“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三段取意文”就是讲义中引用的善导大师将近二十段本愿取意文之中的三段。第一段: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疏・玄义分》)第二段:若我成佛,..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与大比丘八万人俱。诸菩萨三万六千人。于一生中。远离一切盖障。具足威德自在。于如来前。劝请宣说。方便密意。能使佛地。悉皆清净。如来事业。任运成就。以诸佛威德而为建立。为守护法器故。受持大乘。能师子吼。震大..

信愿法师:名念佛之人皆得往生吗?

【念佛往生要义钞】问:称名念佛之人皆得往生乎?「问:称名念佛之人皆得往生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的人是每个都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问很简单,也问得很直接,也问出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念佛真的一定能往生?我们来看答案「答:凡念佛,有他力念佛,有自力念佛,他力念佛得往..

海涛法师:没有人能束缚我们,只有自己束缚自己

◎佛说:‘没有人能束缚我们,只有自己束缚自己。’◎‘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有那样东西是你的?!◎追求心灵的超越,就是要破除‘我相’,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心一旦没有执著(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就可以包容一切事物。◎不执著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

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6458”?

问: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索达吉堪布答: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而没有..

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问: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索达吉堪布答:麦彭仁波切说:“世间的许多亲怨恩仇,都是由说话而引起。”大家可以经常看到国际上许多大事以及身边的小事,往往由说话而引起,也由说话而转变、消止,所以谈话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内容、方式、技巧。上师如意宝也教诫我们:“无论你是出家或..

是谁“偷”走我的心?

失踪的心像婴儿那样安住接下来我们从安住修的角度,直接观心。全知麦彭仁波切讲:“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其实做很多研究、写很多论文,都不如向内观察自心所带来的认识多。印度著名的大成就者萨绕哈巴曾说:“舍离思与所思,住无思如幼婴。”无有所思,也无有思者,如同刚出..

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拉帮结派,也不是为了攀缘。大家心中有个共同成长的目标,这样关系才能长久。有的人把佛友混为朋友,并不赞叹,朋友总是世俗化。佛弟子之间,谈论得更多的,是佛法..

口业警示集58(第八章学会说话 七规劝谨记)

口业警示集第八章学会说话七规劝谨记1劝可劝者○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人,如蝇逐臭,乐不可支,亦只可随他去了。何以故,彼之势盛人众,倘按实说,不有明祸,必有暗祸,劝人亦只可劝其可劝者耳。彼已丧心病狂,劝之必致反噬①。(《印光法..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

饮酒是失毁一切戒律的根本

饮酒是失毁一切戒律的根本,所以在受戒时首先受酒戒非常重要。在藏传佛教中,受居士戒时首先要受酒戒,在受酒戒的基础上方可受其他戒而成为少分居士、多分居士或者圆分居士。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烂醉如泥者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护,又怎么能保护戒律呢?大家都知道,人最宝贵的..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台山上去游玩,偶然间发现到神述灵异的事迹,就因为这样,就发心出家了。出家之后读‘大集经’,但感经中词义太过于深奥,担心大家没办法了解,就开始著手写注解,在写到一半时,患上了气喘病,便到处求医治病。气喘..

宏海法师:印光大师文钞

(第一讲)----一函遍复01好,各位闻思讲堂群三我们莲池海会的同修道友们,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请大家放掌。..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果呢?他观的境怎么样呢?“照见五蕴皆空”,马上可以得到这个结果——五蕴都是空的。对“五蕴皆空”,容易有一种误解,好像五蕴是没有的。实际上,前面我们说过,《心经》有七八个译本,有的译..

海涛法师:心主宰一切,生命最大的危机就是失去慈悲心的时候

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念头调到最庄严,最高品质的状态。所谓「南无」就是一种完全的学习,翻译过来也叫「归命」,「归」就如同身在大海即将沉没,那时唯有观世音菩萨能帮助我们,所以嘴巴念着观音菩萨…希望赶快离苦。将生命托付在那地方,所以叫「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我师父很少..

刘素云:无量寿经第20集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请看下面一段经文:【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智圆法师:原来如此各宗各派齐归净土的原因

我们不要片面地看待圣教之间的关系,百千法门同归净土。不要认为净土是老太太学的很低级的法门,也不要以为净土与其他宗派别别分开,实际上净土含摄了一切宗。密宗、禅宗、法相宗、三论宗、律宗等等,证到最后就是净土,它包含了这些。任何修行人只要有信愿,都可以生到净土,他所..

大安法师: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他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头。而且不仅知道当下的念头哇,我们就是从生到死的所有的做的坏事啊,都现前了,都照面了。原来我们做的一个坏事,或者无论是意识、不意识的,他都有一个想法把它隐藏起来的这种本能,所谓的隐私嘛,但是你在念佛当中都藏不起..

原来放生利益大的不可思议!

在十多年的临床治疗中,我遇到不少病入膏肓,让许多医生束手无策的危急病人,我除了对症用药外,还叫其家属速去为病人大量放生和不要杀生,结果很多病人奇迹痊愈,令我欣慰和惊诧。原来,古贤早有开示,可惜医学界不予肯定,很多的医师也不明就里而视为迷信,殊不知,这里面有很深..

佛眼看吸烟,十大危害触目惊心!

1931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颁布僧众禁烟酒,否则以破坏教律教仪治罪的号令。弘一大师也把饮酒、吸烟、食肉作为讥嫌戒,讥嫌即招人讥毁,绝对不可不戒。此为由佛教提出并作为戒律禁烟之开始。可见吸烟之毒害,为诸大圣者、法师等痛切,并作为戒律。所以出家在家众为遵佛律,自净其意,..

你遇到的很多事情并非偶然

所谓的业因果,展开来讲广大无边,概括而言就是,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无论多久都不会失坏,只要因缘聚合时,必定会成熟相应的果报。律藏中说:“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这里所谓的因缘有两种:一种是导致果报出现的近因,这是比较粗大、明显的,我..

即使你放不下,将来你也带不走

《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印度的胜光王是世间第五大王,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佛教的大施主。虽然他具有无与伦比的权势,可是万法不离无常的本性,王政有鼎盛的时候,也有没落的时候。在胜光王执政晚期,他的国政出现了混乱。胜光王有一个名叫恶生的太子(即琉璃太子),恶生想篡..

黄念祖老居士:信愿不坚,欲生极乐,是真背道而驰也

黄念祖答念佛老居士: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舍念佛而习定,足证念佛之法,真实难信也。灵峰大师常云:一句佛号念熟,则‘三藏十二部极则道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都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又..

净土法门:灭重罪定业,念佛的效果是非常殊胜

「修善,不住空也,修福也」,由此可知离相是观空,修慧;修善是不住空,修福。这是大乘法里头常说空有二边不住,大乘常说的「中道第一义」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说明,我们一定要修善,不修善你就著空,有慧没有福不是圆满的成就,缺了一边。成佛,佛称之为二足尊,足是满足、圆满..

念佛为何可以消业障?

问题01:为什么要念佛?念佛是许多人进入佛教的入门砖,甚至在认识佛教之前,“阿弥陀佛”就已经是生活里朗朗上口的一句佛号。然而,“念佛”却也是许多人在学佛多年之后,依然似懂非懂、摸不着门径的一个法门,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念佛?这个问题的根本,应该要反问自己:为什么..

夏坝仁波切:命运不是佛安排的而是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

文/夏坝仁波切居士问:宿命通和宿命论中的“命中注定”有什么区别?仁波切:有很大区别。宿命通是指通达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因缘及其结果,既了知自己、他人多生所行之善恶;也了知因此即将发生的现世报、来世报和他世报的种种苦乐结果;更了知如何断除自他一切众生由不善业所造的..

智敏上师:《文殊赞》释

智敏上师:《文殊赞》释文殊赞(亦名吉祥胜妙智德赞)敬礼孺童相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吉祥智慧功德贤造观空法师译谁之智慧离二障云犹如净日极明朗所有诸义如实观故胸间执持般若函诸有於此生死牢狱无明暗覆苦所逼众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韵音语如大雷震烦恼睡起业之铁索为解脱无明暗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