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

得到净土信解的根本――《无量寿经》

学习净土法门,《无量寿经》很重要,最好能非常仔细地把整部经学下来,这样就会确立完整的净土观念。这种观念是净业修行最重要的东西,像心脏一样,有了它,就会开始发起一切净土方面的愿力、修行。要知道,生信心的根本是了解,我们常说的“胜解”,就是一种很深的了解,一种夺不..

藏传佛教八大法器

原标题:喜欢藏传文玩,这“八大法器”你得知道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使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变得更加神圣庄严。藏传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使他们不..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1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1:常行乞食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求智如乞食,巨细皆受纳。持正思维依大乘,精修阿耨菩提心。

三皈依中的“两足尊”,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汉语词汇的含义非常丰富,一个字都可能有很多含义,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外国人学起来会很头疼。比如佛教三皈依中的“两足尊”,对于不了解佛教的人来讲,就很可能误解。“两足尊”,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并不是说两只脚很尊贵,不是这个意思,大家千万不..

佛陀经典【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佛说阿弥陀经》【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莲池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三拜)【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八章)02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八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八章明暗还天地02建十方宝刹,现六趣牢笼见性即成如来,于一毛端,建十方之宝刹;徇物即为凡庶,向真空里,现六趣之狴牢。变易在人,一性无异,迷悟由己,万法不迁。这段永明寿禅师的话,文采之好,美极了。现在人在中学时读的物理..

宣化上人:你若不向外驰求,就和佛一样,没有二个

不要向外攀缘!你向外攀缘,就有内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

在地球上修行的惊天秘密

惊呆在地球布施一人佛法的功德,在净土要修二十千亿百千千亿劫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个小菩萨,一个叫美音菩萨,一个叫妙音菩萨。有一天,两个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这是谁呀?华光开敷遍身如来就跟两个小菩萨说这是娑婆世界的文殊菩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说..

信愿法师: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三)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三)有人听到法然上人这样开示的话,心里也会纳闷,所以有人这样问我,请问信愿师父:三世诸佛如来也是很慈悲,怎么不要我们?事实上这样的道理,你不了解还会误会。注释第二十一师父写得很清楚..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0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0:现诸佛国土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引众生普度,现诸佛国土。究竟涅度往生,重修阿耨菩提心。

佛有四件事做不到

经常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人注意了,佛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去寺庙拜佛时,有些事情可以求佛,有些事情就别再去求佛了,因为佛也不能事事都办到。这四件事佛也做不到,求佛不如求自己,看一看是都有哪四件事?第一件事:因果不可代。佛经上上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

宏圆法师: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是断第一种疑。佛在上文中讲,菩萨应无住相布施,担心须菩提心中会起疑惑,既然是以无住相来布施,如何能得佛的相好庄严之相呢?因为众生都认为,成佛就是像释迦牟尼..

嘎玛仁波切:分辨佛法与非佛法的界线四法印

导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是佛教永远不变的见解。佛陀说,符合四法印就是正法,如果违背了四法印,就不是佛法。十方诸佛所说的佛法,都离不开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寂静,是佛教永远不变的见解,称为“四法印”。所有佛法都离不开四法印的..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八章)01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八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八章明暗还天地01上次讲到见性这个问题,引用了《楞严经》的经文。有很多同学提出来讨论,例如,我们眼睛可看见,瞎子看不看得见?就有一位同学根据《楞严经》的说法,认为瞎子是看不见前面的东西,可是瞎子看见前面黑洞洞的,所以..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

中国佛教得天独厚的七大圣地

佛经中说,向寂静处走七步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佛菩萨修行住世之地是最殊胜的寂静处,也就是所说的圣地。这些道场是佛菩萨经过观察缘起选择的地方,加上往昔尊者及古师大德们在这些地方长久的精进修行,功德圆满,这些地方就具足了殊胜的加持力,如今来到圣地得到的加持就如同圣者..

地藏菩萨是如何解脱众生之苦的

“地藏”是梵文“乞叉底蘖婆”的意译,在密教中,其密号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地藏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专司“愿”。地藏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已灭、弥勒未生之前,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

十个佛教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一,什么是佛?佛这个字,是梵文音译过来的。汉文里的“弗”字,音与梵文发音相同,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印度悉达多太子通过修道后觉悟成佛的,就在“弗”字旁边加了个“单立人”。所以“佛”这个字,是专门为佛陀新造的字,也显示出古大德的智慧。这也是为了告诉我们,佛和我们一..

世上最不能等的事情不是供佛,而是去孝顺父母

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都认为拜佛、供佛的功德非常大,但却忽略了另外一件事,佛曾告诉过我们,做这件事的功德,胜过你拜再多的佛。佛曾开示众生:“当世上没有佛时,要好好侍奉父母,因为侍奉父母就是在供养佛。”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刚好是释迦牟尼佛寂灭后,未来佛还为降世前的一..

佛不在天上,佛其实离你很近

什么是佛?佛在哪里?很多人都认为,佛应该住在寺庙里,或是应该住在天上,这样去想就愚痴了,其实佛离你没有那么远,他就在你身上,只是你没有见到他而已。佛教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和尚问师父:“什么是佛?”师父回答他:“你就是佛。”小和尚一愣又说:“我怎么没有感觉呢?..

我的邪淫路,警醒大众

您能看到我的文章是我的福气,请您千万别学我,如果您有和我相同的毛病,请戒掉吧!!!我是80后,一家一个孩儿,计划生育落实得很好。从小和大爷家的表哥关系很近,表哥比我大三岁。他很小的时候就懂男女的事,也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我。我虽然小,但是能听得懂他说的是什么。我一年级..

凡是喜欢放生的人,都是大菩萨,功德无量

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因为这些所放的众生,暂时已经解脱难忍的遭杀痛苦,再加上放生时做皈依,念佛号加持..

方海权:超越天才的人

很多的天才都不认为有天才,只认为有勤奋,努力,有明师的指点,学习方法的正确。而很多一事无成的人不曾尝试过,就已经放弃了,并把将出色的人定位为天上的星星。自己再努力也没用,赶不上。用这样的籍口来为自己懒惰懈怠作出不被批评的辩论。他们有时会用心思去思考,如何言说摆..

嘎玛仁波切:众生烦恼无边,佛陀教法无量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传法,传承至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佛陀以他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及慈悲智慧合一的修行方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离苦得乐,这是最伟大的神通。佛陀涅之后,小乘佛教分成了十八个宗派;大乘佛教传入汉地以后,有八大宗派等;藏传佛教则以宁玛、格鲁..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七章)03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七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七章只眼胜千日03何假高推极圣,自鄙下凡?一向外求,不能内省。枉功多劫,违背己灵。空滞行门,失本真性。我们学佛常有一个毛病‘高推圣境’,把菩萨、佛的境界,假想推测的太高而看不起自己。这些凡夫动不动就流眼泪,我一辈子没..

星云大师:《心经》第12课01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2课丨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01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一、超越身心的限制“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我们的真空、本性、本体里,没有色受想行识,不但没有色受想行识,也“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48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48:雨诸天花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慧日照袈裟,法雨润天花。佛地光色耀大乘,万物竞依菩提心。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我曾给我的《药师经》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第一个是带给我们幸福,这个幸福包括今世的利益,也包括来世的利益。今世的利益是在财富、家属(就是你的家人家庭)、职场(即药师经里说的官位)、寿命..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菩萨功德大。”“你怎么念文殊菩萨,持文殊菩萨咒啊?你念佛嘛,佛不是比文殊菩萨大啊。”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地藏菩萨在第一品上头就跟文殊..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看的。我们现在正在讲的是诸佛的净土,到底有多少种净土,什么样的角度,如何来表达,只有这样里里外外,进进出出,你把它给学习通透,明白了,再回过头来才能凸显极乐世界的殊胜,用意在此。今天讲的第一个净土,叫依他净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