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福田经云:“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中,佛道最尊;九十六种法中,佛法最真;九十六种僧中,佛僧最正。”盖由如来阿僧祇劫,誓为众生,众善普备,德慧成满,三界天尊,无能及者。其有众生,发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珍宝施..
释迦牟尼佛
《临终助念往生》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研究这个问题。净宗祖师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对此作了重要开示。还有《临终须知》、《临终津梁》、《临终切要》一类的著作,也是应该学习的。因为学佛就..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些都不可以,要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例如说,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子,为人非常的谦虚,小心谨慎,很怕说错话,或做错..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地藏经》中末法众生“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的情形。尤其在中国大陆,唯物主义断灭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心迷茫躁动、我慢深重,人们困在自划的藩篱中,既不屑于圈子之外的世界,同时也恐惧走出藩篱的保护,..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望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此,我特别写了《佛教的爱情观》一文以作响应:世间上男女情感的问题,及由之而起的种种烦恼,可以说是数之不清,说之不尽,我们要如何面对?唯有以佛法平等、慈悲、柔软、清净等原则去处理,如此自然就能..
净空法师:丈夫与二奶
现在是五浊恶世,世风日下,一般夫妻结合是“利”和“欲”,所以很容易变心。有一位居士,她丈夫变了心,在外头养情人,包二奶,且执迷不悟,她问我该如何做才如法?我给她的答复是:“随他去。他不肯回头,只有随他去了。随他去,这不是省事吗?你不是..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绝对不是女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各有长处,互敬互补,方能和谐持久。一对夫妇,由恋爱而结婚,在恋爱时期,倘使互相不用真诚坦白的态度,专以隐己之恶,扬己之善的技巧来博取对方的欢心,这样的恋爱假使成..
净空法师:丈夫包二奶怎么办
问:五浊恶世,世风日下,丈夫养情人,包二奶,且执迷不悟,请问学佛的太太如何做才如法?净空法师答:随他去,这不是省事吗?你不是更清净,他有人照顾了,你可以不必再照顾他,好好的念佛,什么事都没有!你看你也欢喜,他也欢喜,大家都欢喜。学佛人真的是这样的,你看释迦牟尼..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代的各种诱惑出过轨或者犯过这方面的错误。另一方呢,如果说包容吧,有时候心里难以忍受;如果不包容吧,分手吧,怕对家庭和孩子造成伤害。在这种两难的抉择中,佛弟子或者对佛教有信仰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对待呢?存海..
问佛陀情为何物
一、现代人面临的感情问题在座各位都是年轻人,对世间的爱情应该说比较执著。我去过不少学校,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他们把爱情看作人生的根本大事。为什么如此重视呢?原因有许多,最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各位都清楚,在如今这个时代,网络、电影、电视所播放的内容中,许多..
追问夫妻过去因缘,那是没有帮助的
有一位夫人,与丈夫时常意见不合,为此闷闷不乐而造成心病。因此性情变得更加古怪且不讲道理,夫妻间相处愈来愈不和谐。有一次,正巧有一位具有德行的比丘尼来到此地,夫人便前去拜见尼师,向她请教与丈夫的因缘,及家庭生活的种种问题。尼师说:“我不是掌管阴曹地府的官吏..
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
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恰巧有一位高僧来到本地,她前往询问:“......自己与丈夫之间为何这样?是前世有什么怨仇吗?”高僧回答说:"我不是阴间的官吏,不能查看你们配偶的名册。我也不是菩萨,不..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众生是如何地四处追求爱乐。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住在祇园精舍时,他针对一位思念前妻的比丘,说了这个故事。佛陀问该比丘是否真的思念女人。该比丘答道:“是..
净空法师答:布施得干干净净,年纪大了,没有收入及积蓄的时候要怎么办?
问:师父常常劝我们要布施得干干净净,例如把自己准备的医药费布施给病人,把想退休养老的钱也拿来布施给困难的人,但对于一个单身的在家居士而言,可以把自己为未来所准备的退休金全部都布施掉吗?等年纪大了,没有收入及积蓄的时候要怎么办?净空法师答:这个问题很严肃,真正要..
净空法师答:教育孩子时发脾气受因果吗?
问:如何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落实到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会发脾气、起烦恼,这是否也是着相?净空法师答:是着相。这两句话很不容易落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法身菩萨的境界,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妄的,你的心就清净,你不会再起妄想,你也不会有分别,也不..
慧律法师答∶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慧律法师答:看破,有两个角度∶第一,观不净、苦、空∶你想想看,这个色身从小到大,大、小便不净;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开刀,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晚上睡不着苦闷,有色身就很苦;到最后送进火葬场火化,那就空了,什么都留不住。看不破,你的碍就..
慧律法师答:如何度化家人?
问:如何度化家人?慧律法师答:从你的行为做起: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谦卑、谦恭,对家人更好,让他(她)感觉学佛是有这个好处的,有大转变,又记得我的生日,还时时刻刻记得买一些衣服、水果等等。如果你一意的跟他(她)对干,互看不顺眼,脾气也不改,常常发脾气,他(..
割肉喂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这时,所有的天龙鬼神见状,不约而同地相继询问..
南怀瑾:佛陀觉悟成道日 究竟悟到了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到了第七天睹明星而悟道。天快要亮了,抬头一看天上一颗亮星,那大概是向东方看,月亮下去了,整个天朦朦的,晨星出来了。他看见了,一下开悟了,大彻大悟。这是禅宗的记载,你注意哦!非常重要。禅宗讲睹明星而悟道,这..
祗树给孤独园怎么读?祗树给孤独园什么意思?
“祗树给孤独园”读作:qí、shù、jǐ、gū、dú、yuán。 树给孤独园,又称 园、 园精舍。著名佛教圣地,是佛陀在世时规模最大的精舍,位于古印度 萨罗国王都舍卫城城南门外五里,内有浮图十二,讲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楼阁五百。始建于释迦..
玄奘大师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留下的两个字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记载。“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谁?
佛教讲人人皆有前世、现世和来世。“前世”就是过去的一世,也就是我们思想里所产生的潜在的意识,据说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前世所作所为的结果。前世就是上一世的自己,每个人的灵魂都会经历无数次的迁移,一个躯体死后,就会再迁入一个新的躯体。前一个自己灵魂的躯体,..
文殊菩萨是谁?为何称之为为诸佛之母、七佛之师呢?
文殊菩萨是谁?文殊菩萨,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祥、妙吉祥等。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经常出现在般若部的经典中。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文殊菩萨与普..
“浴佛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浴佛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浴佛的意义与精神
浴佛节的来历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空中直泻..
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用?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当您知道您一声佛号会有如此大的福慧时。带着大愿力心、大慈悲心为他们念出“阿弥陀佛”。1、念佛的人,功夫从哪里看?从相貌上看,从体质上看。念佛功夫得力,相貌就改变了,身体就强壮了!用什么方法改变的?用念阿弥陀..
四大菩萨的精神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大乘佛教的根本是什么?在汉传佛教的范围里,观世音菩萨乃至四大菩萨的知名度,超过了释迦牟尼佛。不信佛的人,只知道《西游记》里有个如来佛。我曾经开玩笑,如来佛能够出点名,还沾了孙悟空的光。可是,如果你说“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拿着瓶子的菩..
学佛那么多年,你真的知道什么叫皈依吗?
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哪怕只是一个最简单的皈依,也完全能够将佛法和非佛法区分开来!任何人,只要他想真正地学习佛法,就必须要经过皈依这个过程。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宣称自己已经证悟了佛法的法义,但是却没有经过皈依!可是,有些人却对皈依有某种害怕的心理,担心一旦皈依了,..
净土中哪四种殊胜?是如何产生的?
一切身心的痛苦,如人与非人造成的外在伤害、以及病魔的伤害等,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所欲求的总是得不到,我们讨厌的、希望远离的事却偏偏降临到我们身上,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都是由过去的恶业所感而生。现前一切的困境,和形形色色的痛苦都是由先前的恶业所感,像..
参禅的要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所以,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