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络图)我现在回头给大家讲讲信,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骂我,这老和尚胡说了,我信佛这么多年了没信心。我肯定大家信,信心不具足!为什么?这我问你,有信心没有?“有!”你没有,你不承认,我跟你讲讲,我说你没信心。信心不是一句话呀!刚才有几位道友答复有信..
阿弥陀佛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弟子生在一个彼此夺命的恶缘之家,母亲己被家人气死十余年。近来,我也得了绝症——炎性乳癌,我一直在发“唯愿舍世寿求往生”的愿。请恩师开示增上弟子往生的信心。大安法师答:你既然修学净土七八年了,如果你的家庭的恶缘还没..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升天。受胜妙乐”。请问师父,是菩萨以神通力打碎地狱,令众生升天吗?怎么从自因自果的角度来理解?大安法师答..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罪业,为何临终还能往生,一生罪业和几句佛号,谁轻谁重?被杀的牛要..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沤。因众生不识本心,所以,世尊以无尽悲心示种种法门,欲令众生尽此一生即可圆转五浊,成就菩提道果。而在诸多法门之中,净土持名一法则如一枝芬陀利横处五浊,不仅契理契机、三根普被,且因其词约义赅、谛理精微而..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而在历代众多的祖师中,蕅益大师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一位,他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后人尊奉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其宏博的净土思想、崇高的德学风范以及精严..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狱、饿鬼、畜生是哪里产生的?也没有离开当下的这一念心。因此,一念觉悟的心,可以让我们成佛;一念迷的心、愚痴的心、嗔恨的心,也可以让我们堕落。当我们明白了是心可以作佛,就要善用这颗心。一个人有什么样..
念《地藏经》是否会招来孤魂野鬼
问:师父,听说经常抄写和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会招来很多孤魂野鬼,是这样吗?如果是的话,会不会影响自己家人的运势?本意是想回向给听到的孤魂野鬼和冤亲债主以及亲友、宠物等。恳请师父指点一二。感恩师父!学诚法师:地藏经是大愿地藏菩萨的行谊,佛陀慈心宣说,处处慈悲、..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要用殷重的心来念这句佛号,我们才能截断生死之流,叫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所以了解这个,我们就得要为死亡..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极圆极顿,..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之心,而少量生起修行之心的人,又由于内在的很多障碍,容易走火入魔。我们常常会接到这方面的报道,尤其是靠自力修禅定、修止观等,走火入魔的概率就更大了。原来曾跟一位寺院的住持和尚交流,他..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大安法师答: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但是“至心信乐,欲生”这六个字不容易做到。“至心”,是指真诚到极点的心,这个“至”是修饰“..
创建道场:世界各地之道场之西班牙妙果寺(下)
第九章创建道场世界各地之道场之西班牙妙果寺(下)法师到达拉那大的第一次讲座,就是在她华人弟子颜月华的餐馆里面,西班牙Granada(餐馆)。餐馆内特有的气味和从法师开示所散发出来之法味,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听法者特然感受到,人生除了吃喝,慧命也需要滋补,衍慈法师就这样轻..
梦参老和尚:信心不是一句话,你相信自己是佛吗?
我现在回头给大家讲讲信,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骂我,这老和尚胡说了,我信佛这么多年了没信心。我肯定大家信,信心不具足!为什么?这我问你,有信心没有?“有!”你没有,你不承认,我跟你讲讲,我说你没信心。信心不是一句话呀!刚才有几位道友答复有信心,你相信..
信愿法师:平时精进用功,临终弥陀自然来迎
平时精进用功临终弥陀自然来迎如果这句佛号的愿力,可以使造作五逆的人,忏悔灭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我们没有造做五逆罪,好好体解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好好的修行而念佛,是不是更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当然!没有善根的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往生,有善根的人,..
大安法师: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往生净土。 末学一直不解,佛教说:“所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那么张善和有屠牛的罪业,为何临终还能往生,一生罪业和几句佛号,谁轻谁重?被杀的牛要..
明海大和尚:如何正确做佛教的早晚课?
早晚课(来源:柏林禅寺)对各位来说,现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课,有很多不适应。特别是这些咒语,字也看不懂,也听不懂。首先,你们不要着急去弄懂这些咒语的意思。如果它真有一个简单的意思,它的力量也许就没有那么大了。正是因为它的含义不好用语言直接地诠释,所以古代人没有翻译过..
仁清法师:凡夫也能成就佛果
有一年在兴隆寺打佛七,打佛七的时候,我们要上早晚课啊,早晚课的时候也有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有几个居士嘛,他是搭的幔衣,搭幔衣嘛,可能是表示他受过菩萨戒了。当我们自皈依佛的时候,他什么也不念,什么也不说,不吱声了。跟着我们上课,就那一段他不出声,课下..
信愿法师:正行能往生,杂行不能往生,此说正确吗?
问:有人说:「正行能往生,杂行不能往生。」此说正确吗?答:此乃邪知妄见,兹引善导大师开示以作明证,善导大师《观经疏》言:「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
净界法师: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个总结。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这个地方讲出了两种生命的结果,那么先讲一个道理说诸法意先..
学诚法师:读诵地藏经会招鬼吗?
问:师父,听说经常抄写和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会招来很多孤魂野鬼,是这样吗?如果是的话,会不会影响自己家人的运势?本意是想回向给听到的孤魂野鬼和冤亲债主以及亲友、宠物等。恳请师父指点一二。感恩师父!学诚法师:地藏经是大愿地藏菩萨的行谊,佛陀慈心宣说,处处慈悲、处..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心态?
居士: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该如何是好?是应当求佛加持令自己病情好起来,还是什么都不管努力念佛就是了?法师:如果得了不治之症,比如生了癌症,怎么办?这时候不要害怕,就在念佛的名号当中安定自己。如果寿命还没有到,愿佛慈悲令我康复(癌症患者确实..
怎么看待情感这个问题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怎么看待情感这个问题呢?恳请开示,阿弥陀佛。师答:有感情是好的,古人说过“不俗是仙骨,多情乃佛心”。而菩萨就是“多情的人”,但是你要明白,菩萨的“多情”是对苦恼众生的爱怜,而不是“情欲”。只要你对其生起执著,无论多么美妙、多么值得珍惜的感情..
海涛法师:如何使相貌声音变得庄严?
问:如何使相貌声音变得庄严海涛法师:你要是心改变了,外表就改变了,声音也改变了,业报也改变了,待人处事的方法、给人家的感觉通通改变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他的内心是圆满的菩提心,他外表庄不庄严?我们不要说庄严,跪着拜他,没有人会对释迦牟尼佛起欲望,只有起一个恭敬..
天地灵文楞严咒----宣化上人开示(中英双语版)
无上神咒,什么叫“无”呢?这个无,就是高明无极,也光明到极点了,没有再超过这种高和光明的,这叫无。“上”呢?是没有再比这更尊贵、更高尚了,这叫上。神就是不可思议,也就是威灵叵测,这叫神。咒就是感应道交,有一种力量,你念这咒就有感应。“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
传喜法师:经书就是我们自己佛性的说明书
经书就是我们自己佛性的说明书我们人由于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所以我们心灵的天空是黑暗的,没有佛陀来给我们点亮明灯的话,我们这个心灵是黑暗的。这好像我们有的人眼睛虽然很亮,但是看到字不认识,就叫什么?文盲。有的人虽然认识字,给他本经书一读,字都认识但是意思不懂,..
道证法师: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有人是轻轻地打、散散漫漫地打,这样每天打一百下,连续打一..
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念佛(资料图)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没有停下来。能有多少人认真反省一下生命的意义。静下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宇宙、所居住的生活环..
修行中有些迷茫,该怎样提升境界
一信徒问师:阿弥陀佛!师父,在修行中自己感觉越来越不会修了,有些迷茫,怎样提升自己境界?师答:现在有些人知道很多道理,却不能控制自己,因为他没有定力,身体不听话。有时,也因为受到了外界的污染,形成了不好的习惯,虽然看似在精进修行,但缺乏对定力的训练,就会有你现在..
净宗法师:学法要依传承
我们中国历史上,一般熟知的净土宗祖师就有十三位,其他宗派的很多祖师大德也都弘传净土法门,也都有自己的净土思想。这些净土思想彼此之间是有差别的。经过历史传承之后,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信息和资料,初学的人会觉得难以抉择。最基本的,这里有一个契理契机的问题。善导大师的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