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

广钦老和尚:修行最先就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

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心要怎么修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接触,就不能去分别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分别心,我们度众生,就是以这无..

佛门之中所讲的六种信,是学佛修行证果的正确方法

学佛一定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真正信佛学佛的人必须要做到明信、正信佛教,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于学佛之中得到真实利益。佛在《华严经》中说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成功之母,是回归自性,大修功德之源泉,佛法无边,唯信能入。信自,信他,信因..

极乐世界是个最理想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佛意度生」。经文:【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泥洹道』就是涅盘。我们看念老的批注,「极乐大士」,极乐世界那些大菩萨,这大菩萨是指谁?是指实报庄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广义的说法,所有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统..

妙莲老和尚:拜佛的方法和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礼佛。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既然拜佛、一声佛能灭罪无量、增福无量,那么,我们就应该要好好的把握,千万勿将时间空过啊!希望诸位多努力精进,加强自己,将无益的事情放下;那些无益的事你..

独尊湛现:要相信六道轮回的存在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还是继续围绕,了脱六道轮回,为主题。虽然是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物质的需求,衣,食,住,行,及稳固的经济。但是还存在着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六道唯心,相互演变的相续的过程,称为六道轮回。这是最令人可怕及痛苦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人,很少能够对..

宣化上人:男欢女爱带来的种种祸患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不善感诸苦,恶趣亦如是。"那么远离烦恼所招感的果报与前恰恰相反,实际上就是快乐。在我们所造的业中搀杂有贪嗔痴成份的都是恶业,断除贪嗔痴以后都..

立荣名不如种隐德,改命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立荣名不如种隐德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

智谕法师: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大家要观察自己的心,你们现在的心,不是你的,是一切环境所起的,佛法称之为六识心,也称为六识缘影。不相信你观一观,你的心好象流水一样,念头不断,过去、未来、现在,天南地北都想到了,你所想的这一切,不外乎两种法,生、死流。无量劫来你随着它落入生死。所以要赶紧起观照..

大安法师: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修行。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能尊奉一个人,那就只能尊奉佛一个人了,其他的都不能担当这个重任。儒、佛的圣人都谈到“学无常师”。过去禅宗即便..

一切都是我的错万佛圣城法雨缤纷

一切都是我的错陈思慧讲于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晚万佛城大殿诸佛菩萨、上人、诸位法师和佛友:阿弥陀佛!我的名字是陈思慧,法名亲慧。今晚轮到思慧上台学习讲法,若有什么说错了,请大家慈悲指正。不久前,在厨房帮忙,准备水果时切到凤梨,就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大约在我十二..

圣严法师:如何念佛与持咒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佛。例如七天之中单念阿弥陀佛,称为弥陀七;单念药师佛,称为药..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小的时候家里穷,有一位对我很好的老邻居,经常接济家里,和我家处的很好,这么多年都联系着,故事就从那时说起。2005年老邻居因病去世。他是邻里乡亲,社会大众公认的好人,老实人,忠厚人,但他的结局并不好。老邻居是党员干部,一生勤勉老实,生前任国安局的纪委书记。49年出生..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谁能真正降服淫欲心

在《贤愚因缘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典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光明王,他管辖着500个小国。有一天,大光明王乘坐大象出去游玩,这头大象突然淫欲心发作,驮着大光明王去追逐一头母象。大象在树林里狂奔,象师让大光明王抓住树枝才得以逃离,大光明王脱险之后,大发雷霆,想要杀掉这位..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一)01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一)01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本愿是指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净土诸方面所发的预先誓愿。按时间序别来论:今世发愿而于今世成就的,称为发愿;历劫长远修行,最后达到誓愿圆成的叫宿愿。按其内容来分,本愿又可分为总愿与别愿二种。总愿..

最方便、最有效消除魔障的方法

1二十多年前,有个同修来找我,说他魔障现前,有冤鬼跟着他。他着了魔,精神恍惚、坐立不安。2来找我之前,他曾经求过很多法师,跑过很多道场,每个法师教给他一个方法。有的法师教他念《地藏经》,有的教他去拜《梁皇忏》,有的教他念楞严咒,有的教他念大悲咒,他头都大了。3他..

仁清法师:极乐世界在哪里事相上在西方心性上在当下

从因缘法上解释,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事相上讲在西方也好,西方极乐世界从本质上就在你那个清净心上也好,这两种无论怎么解释,都是因缘和合的。那么,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信佛的时候,当你求佛时候,当你拜佛的时候,统统是组成你往生的因缘。那么,这一些离开了,缺了这些条件,..

念佛时有时听到佛菩萨说话给我们指示,对吗?

问:我们看他底下有三个问题,若於至诚诵经、念佛时,有时听到佛菩萨说话给我们指示,请问这否修行得力的现象?答:这个事情《楞严经》上有,你完全不理会,知道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叫好境界;如果你一理会生欢喜心,那就是魔境界。所以是佛、是魔,是在你的一念之间,你不理..

念佛时观想自己就是弥陀,请问如法吗?

问:第二个问题,念佛时跏趺而坐,手结弥陀定印,观想自己就是弥陀,端坐莲花上,身是弥陀,心想弥陀,口念弥陀。请问如法吗?答:如法,好好的念下去,自然就相应。到什么时候相应?你不问我的时候就相应。你还问我,你还有疑惑,这个疑惑就不能证得。就是说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

念佛静坐,请问手如何结印?

问:念佛静坐,请问手如何结印?答:这个问题并不很重要,但是你喜欢结印也好。结印是什么意思?手印,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手语。佛家讲手印,就是指手语,这一个姿势是大家彼此心心相印,代表著什么意思大家都晓得,这是属於手语。我们通常看阿弥陀佛的像,佛手是怎么摆法?我们将手平..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三疑」之设疑作答(一)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三疑」之设疑作答(一)我们今晚大家共同继续来研究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请诸位翻开经本第二十九页。我们前面说完第一疑、第二疑,今晚我们就从第三疑接下去说。请看第二十九页,从前面算起来一二三四五六,第六行这个问师父读一遍,让诸位来对..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三)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往生(三)「《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复岳仙峤居士书: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

信愿法师:山东威海王桂英往生记

【念佛感应录】山东威海王桂英往生记威海沟北村九十四岁老太太王桂英的往生事迹使很多念佛人吃了定心丸。老太太四十二岁时曾到仙姑庙求子,还真生了个儿子,因此她一生信神,有事儿就求“老神”。一九九九年冬,老太太突然大喊:“起火了!”双手做扑灭状,折腾好多天。同村的夏居..

念佛时把心安在佛号上

念佛堂里面,要记住一个原则:最重要的是摄心。所以念佛堂的柱子不要写文字,全部悬挂阿弥陀佛的像,让你不管转到哪个地方,你都面对阿弥陀佛,这样才能摄心,这个方法我觉得非常有效果。绕佛的时候出声念佛,止静的时候不出声音,可以念,也可以不念;如果不念,就听绕佛的同修念..

老法师介绍他自己的念佛方法

“信愿持名”简单,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要常念,一切时、一切处不要中断。学默念,心里念,心里听,念的不要快,“阿――弥――陀――佛”,这样速度就行!每一个字念的很清楚、听的很清楚。怎么听?“耳”要听里面的声音,不开口念。默念有声音,“耳”要专听里面的佛号,听的清..

阿弥陀佛有一个号叫清净平等觉

「生彼国已」,生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不但见阿弥陀佛,同时见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不但听阿弥陀佛说法,同时听一切佛说法。「得无上悟」,无上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智慧、神通、道力跟佛一样。跟哪一尊佛?就是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弟子当然跟阿弥陀佛相..

希阿荣博堪布:临死前才开始修行,是解脱不了的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云:“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有人说现在不忙修行,只要记得临死的时候念佛就好了,阿弥陀佛亲口说过,临终时念他,必得往生极..

广行法师:最详细的佛教临终关怀指南,值得收藏

作为佛教徒来说,要正确认识死亡、从容面对死亡,妥善临终关怀,合理处置丧事,避免临终手忙脚乱,忘失正念,陷入贪痴之业习和世间的恶俗,就必须学修佛法,牢固树立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佛教对于死亡的基本认识与态度佛教认为,天地万物从众因缘而有,有聚集则有离..

独尊湛现:命运不是天注定,而是掌控在自心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不仅一次谈过,关于自身的福报的问题,无论世间法与佛法,都是以自己的“心”为主题。无论自身福报的大与小,都是自己的心所造成的,千万不要外求。就是说人的命不是天注定,而是自己的心所定。有的人很羡慕富贵的人,有豪车,有飞机的,这都是过去生中与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