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这些帝王,如果他是正定聚,他的国家一定兴旺、一定强大。为什么?国王天天为人民着想,天天想到帮助人民解除痛苦,帮助他离苦得乐,这种君王一定得人民的爱戴,所以他的国家一定强盛。末代的帝王,完全讲个人的享受,不顾人民的死活,人民一定起义把他推翻掉,他就国破家亡..
往生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释名门(一)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释名门(一)今天我们再共同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玄义分〉七门的第一门“序题门”完毕。我们今天接下去来看第二门,释名门第二门叫做“释名门”。“释”就是解释,“名”就是《观经》的经题,所以第..
信愿法师:何谓自力念佛?(一)
【念佛往生要义钞】问:何谓自力念佛?(一)今天藉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我们继续来探讨法然上人所撰写的《念佛往生要义钞》。请诸位翻开《法然上人全集》经本第五百三十五页,五百三十五页上回我们看到第二个问答,今天我们从第三个问答接下去看:「问:何谓自力?答:以烦恼具足..
十部佛经告诉您佛门孝道的博大精深
汇编《佛门孝经集》,主要是受到伪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流行的刺激。这部伪经现在非常流行,一些寺庙也在流通,甚至一些著名的大法师也在讲解,一些寺庙甚至在盂兰盆节时组织信众共修这部伪经。其实,这部伪经早有定论,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就已经认定其为伪经,并且呵斥了流..
人为何会忘记前世?人死后若有来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佛说正见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白话译文】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
净土法门:这个检验念佛真假的标准,章嘉大师传给我的
所以修行,时间不在乎长短,念佛不在乎多少。真心念,清净平等,真诚恭敬,一天念个十句、二十句不算少;没有真诚恭敬,心 头还有贪 痴慢疑,一天念十万声也没有效果。所以 益大师劝念佛人,一念十念,必定得生,讲求念佛的时候用心。他说,能不能往生在信愿之有无;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这是因果定律
如是因得如是果地点:马来西亚,马六甲时间:二零零四年作者:马来西亚妙音居士(口述)三舅的工作是大餐厅的厨师,其所在的部门是专门负责杀活鱼,水族类的工作。三舅很孝顺父母,一直把父母的相片放在身上,早晚向着父母的相片请安,希望父母身体健康,生活快快乐乐。工作数年后,..
修行精华小语2
(社会环境/其它篇)1.相由心生,脾气个性可以从面相看出来,若心性走偏,面相会渐渐改变。2.学有专精,术有专攻;年轻人要多历炼。3.每天吃饭,就要每天诵经;要每日做定课,运途才会顺,不能只有在需要考试、求职时才诵经。4.个性要改,工作才会做得长久;要静坐、诵经使心性稳定。5...
只有诸根具足才能有修佛法的机会吗?
问:只有诸根具足才能有修佛法的机会吗?索达吉堪布答:残疾人也不是完全没有修行的机会,印光大师在解释《往生论》中的“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中的“根缺”时说:“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喑哑,谓其难以入道而已。果能专精念佛,虽聋..
修行抓住这两个要点,就能顺利获得解脱!
如果一个人今生无有邪见、诚信因果,细致取舍善恶、如理行持,则生生世世会受益不尽:此人连微小的恶业也谨慎不造,微小的善法也欢喜行持;对戒律极为重视,哪怕一分居士戒或一天的八关斋戒也认真守持;恒时欢喜出家;具有视上师为真佛的清净心,恒时恭敬、欢喜善知识;懂得仅闻一..
生死路上,出离为要
死亡与结生相续的过程告诉我们,生命有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对生命四个阶段的认识让我对轮回有了更具体、清晰的认识,也认识到了我们的心念和往昔的业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前总是说轮回,也会从心念的层面去认识轮回,但具体到我的生命形式是如何轮回的..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1.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2.母亲..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归纳一下,无非说了解、行这两门。到中国的禅、教、律、密、净各宗派,无非也是在讲解和行。说到解,从凡夫乃至成佛,一切法没有不应当学的,难学能学,一切都要学。如果是行,就应当选择契理契机的一法,专精致力,这样才能够..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娑婆世界里,实在是举步维艰。所有的环境,一切的境遇,总是在刺激我们尽情地造轮回恶因。然而,我们今生有幸成为佛弟子了,那首先就是要通过大量的的闻思来培养树立对佛法的正知正见。作为佛弟子,我们有机会听闻正法,这样的..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既然来学佛法,入哪个法门,起哪个行门,这是大有来头的。对于净土法门我们一定要把目光最后锁定到以下几个核心要点。首先是,在往生之前,我们要知道往生快速成佛之法的的确确与你我都有关,只要听法入心,老实..
方海权:不念弥陀更念谁,这句话有什么重大意义
彻悟祖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变,不念弥陀更念谁。我们娑婆世界太苦,这些苦中之中,更会令众生辗转造业,使得苦上加苦。佛祖告诉我们,我等历生以来悲苦离合流过的眼泪,不只四大海那么多。百业交集使得心身摧残,难得清凉,或有片刻安宁,由于浊恶..
宽见法师:诵经的利益有多大,取决于很多条件
问:阿弥陀佛!师父请问《地藏菩萨本愿经》受持读诵给畜生界的众生。如若条件所限,没有诵读前上香,早上一个半小时诵完,上中下章节分三天早上各持诵一章节,这样能因闻法之缘令它们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吗?宽见法师:任何东西都取决于很多的因缘。为畜生道的众生读诵《地藏经》,为..
达真堪布:求回报的善事就像是在做生意
菩萨的学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都归纳到六波罗蜜多里。菩萨修行的时候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具足六个波罗蜜多,以这个方式行持,这是披甲修行。哪怕一星半点的布施,也要远离自利、小乘作意以及追求名声等念头,要断除这些违品和不好的心态。比如说为了自我解脱,为了求回报,这样做..
大安法师:忏悔的效果如何知道?忏悔了还会受果报吗?
大安法师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业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组图,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
(整体大图)此图正中为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均结跏趺坐于大莲花座上。正中的阿弥陀佛,双手结禅定印,掌上置有盖莲台。阿弥陀佛宝髻高耸,端身正坐。两旁观音与势至都以微侧身倾向正中的阿弥陀佛。(局部一)佛坛前方是莲座菱形格交织而成的“琉璃宝地”,..
一次五台山,因缘五百年!
这是一个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有着“华北屋脊“之称的地方。虽然与北京相同的纬度,但气候和东北大兴安岭差不多。因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这是佛的慈悲,安放在红尘的一片净土,信仰与蓝天共生。冬天的佛国宁静祥和,迎来八方来客顶礼膜拜。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
冤孽缠身来临时会有哪些预警
世人对昨日所造的种种恶因,并不能全都认清。但是恶果的释放却会如期而至,强迫人领受而丝毫不爽。世人都畏惧害怕恶果的释放所带来的厄运、困苦、疾病、财失等等结果,却不知道如何把握命运,修改命运,化因消业。大多数人并不重视业报降临和展开前的众多微妙现象与体征。“其安”..
《第十八愿善导释》 082 他宗他派对“十念”的解释
第九节十念他义“乃至十念”异释颇多接下来请看讲义中的“十念他义”。上面所讲述的都是“十念正义”,也就是以善导大师这个法脉传承来解释“十念”。反之,如果不专依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所解释的“乃至十念”有可能会错误,那就不是本宗本门的意义,而是他宗他派的意义。十念他义..
转读《地藏经》,给我们身心安定外环境的保障和保证
听过这样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最开始学佛,对佛法教义怀有很大的兴趣,同时出轮回了生死,救度亲友又给我很强的动力和决心。随着学佛的深入,对世间的享乐也越来越淡,发现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事事变化心无住,一心只求真智慧..
从四个要点带你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好,但限于我们地球人的认知能力,很多人还是无法想像那个地方,今天..
会性法师: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文:会性法师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往生没有瑞相,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平常的时候,念佛随便念,生死心不切,没有努力,没有用心,所以得不到受用!举一个比喻说:推车,我们平常念佛,像推车下坡,车有轮子,不必出力,人站着,..
大愿法师:烟草的来历、吸烟的危害
烟草的来历吸烟,在那些经典里面,尤其是藏传佛教的经典里面有很多的呵斥,上面有说到烟草的来历。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海底的龙宫胜王处入甚深禅定,这时候他化自在天就有两个魔女由天降到龙宫来狐媚佛陀。佛陀当然是早已圆满成就的大圣者,所以如如不动。然后一弹指间让这两个现种..
观经依据:净土法门的念佛,特指持名念佛,也就是一般的口称佛名念佛
在《佛说阿弥陀佛经》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如果这里有人对“执持”名号有争议的话,那么在《观无量寿经》说的就再清楚不过了!《观无量寿经》依据: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
认识到自己的愚痴身份和状况,你就转愚为智了
认识到自己的愚痴身份和状况,你就转愚为智了“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愚痴身”。佛法讲,愚痴有两种,一是业果愚,二是真实义愚。所谓“业果愚”,就是对世俗谛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六道轮回这些因果律愚蒙不知;所谓“..
名号功德的自然运作:成就往生不在我们这一边,而完全在阿弥陀佛那一边
往生这件事,并不是在我们众生在这里讲说:「要这个样子、要那个样子」,不是的!往生本来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在运作。不是凡夫想怎样;就怎样的。所以,称念这句名号的人,不管他知与不知、求与不求,自自然然有那一种「往生」的功能潜在其中。如一个念佛的人身上有佛光、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