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的妻子怀孕了,却生下一个非常丑陋的孩子。夫妻二人为此非常烦恼,施主抱怨:“我们前世不知造了什么业,生出这么丑的小孩?不如丢出去喂狗算了。”妻子阻止丈夫:“不可以,如果我们杀了人,将来会下..
供养
比丘尼无辜诽谤其他僧尼 转生裸体饿鬼
世尊演说这只饿鬼的因缘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能喜阿罗汉经常以神通力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观察各道众生所受的痛苦与欢乐,例如: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的苦;饿鬼众生受饥渴、燃烧的苦;畜生们彼此互相残杀啖食、奴使的苦;以及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求..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轻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靠打柴卖柴来养活母亲。有一天他听到买柴的客人念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若有所悟,忙问客人这是什么经文,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弘忍..
一个女人邪淫的血泪史
我大概在刚上小学时去亲戚家玩,晚上跟表叔睡,就遭到他的猥亵。后来还跟邻居两个男孩和表弟玩过性游戏。在此劝告所有的家长,不要让您的孩子单独留宿在外,要在孩子小时候教给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允许任何人触摸,男孩也不例外。我还在上初三时就与远房表哥有了恋情,有过..
善良公主婚前证果 新婚之日发愿出家度丈夫
生乐母结婚当日发愿出家。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的萨迦国王与鹿野苑的梵施国王因一些争执,双方起兵战争,伤亡都十分惨重。有一天,梵施国王又率领了军队,气势汹汹地在康丹河的附近扎营;萨迦国王也不甘示弱,统率大军前来迎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当,打了很久,仍是难分胜负..
法施女得佛特许音讯传戒 圆满获受比丘尼戒
法施女长大后,对释迦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经常透过父母迎请僧众应供,也不时去佛前听闻妙法。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萨迦国王的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持兽大臣,另一位是财施大臣,他们两位情同手足,相约未来成为亲家。不久,持兽大臣的妻子生下一个庄严的男孩,名叫“萨嘎”..
恰嘎国王轻慢尊者后忏悔 暂失王位后复得
恰嘎国王轻慢尊者后忏悔,暂失王位后复得。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轮回的痛苦,获证阿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恩,他发愿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有一次,他观知印度南方萨弥城的众生与他有缘,而且度化的时机也已成熟,就着衣持钵前往萨弥城化缘。..
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缘分不可思议。踏进寺院,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觉。站在大殿门外,看僧人们做晚课,听见引磬声、木鱼声,我泪流不止,直到功课结束。”马前辈佛缘很深,写得极为动人。当我看到“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首诗的时候,眼眶突然升起很大的雾气,眼泪溢出来..
佛教的禅理故事
兔子焚身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地惋惜。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去修行。由于..
不孝之子原来是这样"培养"的!
第一是骄宠:为人父母过度的怜悯自己的孩子,例如经常顺著孩子的个性,稍微不如他的意,他便不堪忍受了。经常让他便宜,任随他安逸享乐,教他执劳奉养父母,他便不习惯了。在别人面前孩子稍有过失,父亲不忍心督责孩子,而孩子竟然敢冒犯父亲。父亲赞誉孩子的文学品行才艺能力,惟..
吃放生龟遭惊天恶报,报应来临不超过15小时!
这事是真实的,绝对真实。一个美丽的周末,全家开车到北京郊区旅游,一共开了三辆车,他和父母一辆车,同事一辆车,他姨夫全家一辆车。到那之后玩了两天,因为都是吃的山珍野味,想吃点儿更邪乎的,正好赶上某寺院放生法会,放生是由山上上游顺着河流放到下游,一共几十只大乌龟。..
善知识可不像你想象那样和蔼可亲
编者注: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供养上师,四处寻找善知识。但是殊不知,自己如果没有坚定求法的信念,善知识即使见到了你其实也认不出来。很多人想象中的善知识都是和颜善目的,其实善知识也有善知识的毛病,而且往往为了成就你都显示出苛刻古怪的一面来。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就很好地..
揭秘: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藏菩萨圣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
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门孝经”?一..
恐怖!专门偷吃邻家小孩的鬼子母
编者注:《佛说鬼子母经》,收录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全一卷。译者佚名。鬼子母神,梵名Hariti,音译作诃利底、迦利帝、诃利帝母。为青色、青衣之意。意译为爱子母、天母、功德天等。以其为众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本经主要内容敍述鬼子母食王舍城人之子,佛为度化之,藏其爱..
僧人睡着后竟还能听见跳蚤的声音
窥基祖师生在一个武将的家庭里,所以他的性情很豪爽,身体长得很胖很高很大。虽然他记忆力非常好,学问也很好,但是在表面上看来,他很粗气,就是不文雅,不是像文人那么样文质彬彬的。他虽然不吃肉,吃斋了,但是吃得很胖。有一次他听说终南山有一个道宣律师,修行非常的好,非常..
你那么爱我 你敢喝我的洗澡水么?
阿难与摩登伽女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相貌庄严。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当时就特别感动,至今不能忘记。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在日本的乡下,住着一对老夫妇。虽然他们努力耕种,却依然很穷,几乎是三餐不继。要过年了,家里只剩下一点点糯米,但两人却很开心,打算用这点糯米做一个好吃..
世尊前五百世父亲居然是同一个人
编者注:此则故事取自《百业经》。《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因果规..
愚人与智者的差别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说:“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要远离,是那三种过失呢?愚痴人对于不能想的事情却偏要想;不能论说的事情却偏要论说;不能做的事情却偏要去做。”“什么是不能想的事情却偏要想?愚痴人心当中经常萦回忆..
香香公子?男婴诞生日感动天上下花雨
男婴诞生日感动天上下花雨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为“华天因缘品”。佛教认为,众生应当随时随地发出至诚的心意,多种善因。不要被贫贱困扰,不要以为微小的布施就没有福报;应该除去吝啬贪心的毛病,勤劳修持布施的心才是。这天,有个长相美妙的男婴诞生在舍卫..
上根利器的艺妓 冒死求法心不悔
上根利器的艺妓,冒死求法心不悔。编者按:此篇故事摘自:《大庄严论经·卷五(三○)》,故事告诫我们,佛法难闻,从敬信中得。释尊舍家求道,彻见本心,以其所证悟之真理,大转法-轮;迦叶尊者率五百大阿罗汉结集经典,乃至历代祖师发利益众生之悲愿,祖祖相传,方使佛法传演至..
揭秘佛的死对头:魔王波旬
魔女极尽淫荡挑逗,悉达多不为所动魔王波旬,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是专门断除人的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魔王波旬就是欲界第六天的天王。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恼害;..
愚痴大臣错挖仙人双眼 自他两受其害
愚痴大臣破五通仙眼,寻宝无方。编者按:此故事摘自《百喻经》第三十六节,这故事比喻,世人有看到在山林郊野中刻苦清修的高僧们,非常恭敬地把他请到家里来供养,不知道这样作会使他不能刻苦用功,甚至毁破他的善法和戒行,使他不能成就道果。这是在家佛教徒常常会犯的毛病和过失..
佛待病人犹如亲子
佛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比丘们都去了,但世尊没有去,而是派人去取食物,世尊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给诸天说法,二是要去照看一位病人。世尊看见所有比丘都去长者家受供养,就拿钥匙打开一间房间,看见一个比丘,病得很重,大小便都拉在床上,..
魔王化为天人连菩萨都分辨不出来
编者注:魔王神通广大,连菩萨都分辨不出真伪。“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杂阿含经》。魔王也曾试图侵扰佛陀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
孝媳妇被冤杀化为大鬼
编者注:上昌下义法师祖籍安徽省灵壁县虞姬乡娄扬村,生于公元一九六五年,俗名杨玉香,不满三岁父母相继去世,依靠奶奶贫苦度日。一九九零年法师彻底看破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希望出家修行,却遭到叔婶的阻拦与严加看管,在一个大雪天,趁叔婶不注意时,赤脚偷跑到甘泉山,礼淮阴慈..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哪四种呢?第一种人是身安乐心不安乐;第二种人是心安乐身不安乐;第三种人是身心俱不安乐,第四种人是身心都安乐法喜。什么样的修行人,身安乐心不安乐呢?有些比丘,因为居士布施修福,所以于四事供..
禅净何争
虚云老和尚论〈禅净四料简〉乙未(1955)年三月二十日于江西云居山----------------------------------------------------------------一九五五年我曾到过江西云居山拜谒虚云老和尚。一日,老和尚约我到他的禅房吃饭,我便问老和尚:旅港之北来僧侣,常以〈四料简〉示众,其一曰「..
「临终神识离体」考记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此四句偈语,虽然流传已久,但出处不明,有谓净土宗三祖善导大师曾述说过,因而成为后世录引之源,偈中之饿鬼,层次竟比傍生高,引起疑窦。又,关于「暖寿识」之说,含义为何?颇堪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