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问答(修订版)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顶礼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十几年前我在汉地弘法时,曾有居士向我提出有关放生的一些问题,当时的问答后来被整理成文字放到网上,但我一直没有注意这些文字,这次成利措居士促成正式出版相关文章,请求我重新看一看《放生问答》,这一看发现不少问..
轮回
如有轮回,为何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是哪里来的?
问: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答:佛教的轮回讲的是六道轮回,众生跟随业力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之间生死流转,不是只在人道循环。其他道的众生在耗尽福报或偿尽业报之后,会堕落或上升到人道来;而人在一期..
放生一定要按照仪轨来进行吗?
问:放生一定要按照仪轨来进行吗?答:佛教中放生的仪轨很多且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都不离三殊胜。行持一切善法要以三殊胜来摄持,这样行善的功德才能日日增上、直至成佛永不灭失。三殊胜指的是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具体就放生而言,为了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
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
问: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答:阿底峡尊者说过,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 。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悲心,不是不关心其他生命的疾苦,只是他的慈悲心还没有深..
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答:佛门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陀相应地开示不同法门,善巧方便地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佛陀教法可分为三乘:人天乘,引导众生断恶..
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答:众生的根器、因缘不同,所以佛陀因材施教,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诸法空相”的道理,从&..
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
问:若极乐世界如上师所描述那样美好,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对极乐世界的执念?答:以前做家具或房子的时候,要把一个楔子拆下来,方法是用另一个楔子去打它,这叫以楔出楔。手上扎了刺,用另一根刺去挑,就能把它挑出去。同样的,要初学者一下放下所有执著是很难的,所以佛菩萨方便接引,..
把往生净土称为横出三界,这个“横”字怎么讲?
问:把往生净土称为横出三界,这个“横”字怎么讲?答:净土宗祖师 益大师曾说:“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横出三界有一个比喻的说法,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犹如一根竹子,众生..
为何有人不费劲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而有人却活在痛苦中?
问:众生平等。可为什么有人不费劲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有些人却一直活在痛苦之中?答:众生平等是说众生都有佛性,有同样的潜力实现圆满觉悟,而每个众生当前的状态是自身种种因缘的显现,因缘不同,自然显现不同。有人不费劲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有些人一直活在痛苦之中,这是..
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答:痛苦源于无明。无明指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恒一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著,然后对“我的”生起执著。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绝对、固有存在的..
法增比丘答:为何要学习南传佛法?
为何要学习南传佛法?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佛法只有一种,但是因为师承与地域的差别,而有了各派的佛法。大乘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产生后。认为修行者若只是为了求得自我解脱是自私的,应该极积修持成佛,普渡众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令无量众生从生死苦海达到菩提涅磐的彼岸,..
法增比丘答:如何持好戒?
如何持好戒?应知如何才是犯戒?在《中阿含.思经》里佛道 「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报,或后世报。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于中身故作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口有四业,意有三业,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佛说的故作业,是指有意图的去造作业,造恶业必得苦报。这里所指的..
法增比丘答:快乐那里找?
快乐那里找?世人追逐五欲之乐,这些乐是靠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诸如见到外界种种色相,或去了新的地方旅游,或拥有一个新奇东西,或是男人见到女人,或发了意外之财;或是听到新歌,或是闻到他人赞美恭维之词;或嗅到新香味,新香水;或吃到什么好食物,山珍海味;或享受身体的乐触感,酒后..
法增比丘答:如何对治贪欲心?
如何对治贪欲心?贪欲盖(Kāmacchanda)佛陀谈到贪欲的对治时,在《大念处经》的经文中记载:诸比丘!比丘或于内贪欲存在者,知:“于我内贪欲存在。”于内贪欲不存在者,知:“于我内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贪欲生起,知已生之贪欲灭尽,又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
常见学法问答
常见学法问答法增比丘1.什么是佛教?答: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SakyamuniBuddha)的教育,作为一个人的信仰,以佛的教法和实践为核心,而成为古代印度的一个独立宗教,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在传播,其信仰人数已超过十亿。2.什么是佛法?答∶佛法是释迦牟尼佛觉悟,解脱缠结,出于三界..
钓鱼的可怕果报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位气质很高雅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摇摇晃晃,好像随时会昏倒的样子。我就过去扶她,请问她说:“你是不是不舒服呢?我扶你回去,你住哪一间呀?”她忽然红了眼眶告诉我,她的孩子患了血癌,住在..
佛教我们怎么修财富
1昨天下午中国有些直销的这些企业家,他们要到泰国集会邀请我,我没有时间去。要我给他们讲几句话,他们提了五个问题,录一个光盘送给他们。头一个问题,他们做生意的人,多半都是做饮食、化妆品这类的,做这类生意人多,又想赚钱、又想学佛,怕学佛,人欲望都降低,好像对于赚钱..
持诵六字大明咒获得殊胜成就
节选自《观音六字真言简略念修及赞颂仪轨——甘露释》堪布益西彭措若具强烈信心、无丝毫怀疑、精进念诵此六字大明咒必定会获得共不共之成就,从古至今修行此法者,验相不胜枚举,为令闻法者生起信心与欢喜心,今从印、藏、汉史实中略取几则公案以宣说此六字大明咒之善妙..
幸福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
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丰衣足食、居有定所,一生吃穿不愁、生活舒适就是幸福;有人认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身后能为世界留点遗产,在世界留点名声,功成名就就是幸福;有人认为两情相悦,与爱人厮守一生,爱情永恒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健康平安,无疾..
让中国的素食飞起来
在北京几家著名的素食馆,总能看见络绎不绝的食客进进出出,其中有居士僧侣、公司白领,也有政府官员、高校师生。目前,高校学生成了现代素食推广的先锋。从2000年5月北京大学素食协会的成立,到此后复旦大学素食协会、中山大学素食协会的群起呼应,势头越来越猛。说起当初推广素..
没有你的世界 学着慢慢前行
秋天,一个略显伤感而又缠绵的季节,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深入骨髓的冰冷笼着秋的清凉,夜幕落下,又有多少惆怅的心殇缠绕心间,想着你,伴着写在掌心的心语散漫于夜色里,假装的洒脱永远无法慰藉渴望的灵魂,我怕,有一天,我的世界真的没有你。――题记一生的时间,会遇上太..
24岁 再见爱情
24岁分手了,25岁好似不会恋爱了,26岁。。。27被家里逼着相亲。。当儿孙膝下的时候,猛然发现似乎爱情在生命中的份量没你想象的那么高贵……22岁的时候,你换了工作,每个月一千多却花得反而是不够,你男朋友去了外地打工,你们两地分隔,他开始经常泡酒吧,他天天都有应酬,见惯..
什么叫阴德,如何积累?
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行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 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
得以亲见文殊菩萨
宗喀巴大师初学之时是看不见文殊菩萨的。那时虽然他已经学识很深,佛教知识非常丰富,但是仍有一些难题解决不了。当时有一位乌玛巴大师,由于他前世所修福报的原因,七、八岁时即能显现见文殊菩萨。后来受了文殊菩萨的灌顶,专门修持文殊法之后,他见文殊菩萨就像我们见师父一样,..
帕奥禅师答:南传比丘如何培育还需要在轮回中生死流转的福报?
问:南传比丘如何培育还需要在轮回中生死流转的福报?中国有一句话说:「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否有出家人会因为福报用尽或不足,而来生沦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来生仍然能在人间,而且出家修行呢?帕奥禅师答48:根据佛陀的教导,比丘有两项责任:研究经典;修行止观,直到证..
帕奥禅师答:过世的祖先真的会附在遗照上面吗?鬼道众生到底住在那里?
问:有一位老比丘尼到信徒家,见到客厅里有祖先遗照,就对信徒们说:你家祖先遗照的眼睛在转动,客厅里不能挂祖先遗照,祖先会附身在遗照里,不去投胎转世。请问禅师,过世的祖先真的会附在遗照上面吗?鬼道众生到底住在那里?鬼道众生一定会住在自己的子孙家里吗?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对信徒说:..
帕奥禅师答:其凡圣之间的效益又如何呢?
问:一般认为人死后还有一个灵魂,是永恒不死的,这是常见。佛陀要我们舍离常见和断见,采取中道。如何才能采取中道呢?而我们承认人如果没有解脱的话,还要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就表示还有一个灵魂的自我,这不就是常见吗?在汉译的《杂阿含经》里谈到八圣道分可依世间与出世间的内容加以说..
帕奥禅师答:等到诸波罗蜜成熟时,再经由菩萨而成佛。若不是的话,将如何解说呢?
问:释迦牟尼佛曾为诸阿罗汉授记:经过几劫后,将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罗汉因烦恼已断,不再受后有,等这期寿命穷尽时,就进入般涅 。是否会因佛陀的授记而下生人间等,因为他的心中没有烦恼、爱着的缘故,能够施舍身心财物给与众生。等到诸波罗蜜成熟时,再经由菩萨而成佛。若不是的话,将如何..
帕奥禅师答:在生死轮回里,只有概念在追求概念。涅 是否也是概念?
问:「我」是概念;「愿望」是概念;禅那、天神、梵天神、恶道及其他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事物都是概念。在生死轮回里,只有概念在追求概念。涅 是否也是概念?如果不是的话,「我」这个概念如何证悟不属于概念的涅 ?「我」这个概念如何在般涅 时证悟非概念法?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是否可以说诸..
为什么吃得饱睡得饱,上殿一样昏沉得很厉害,晚上一样肚子饿?
帕奥禅师答:昏沉 倦可以由身体的因素或心理的因素所造成。就身体的因素而言,四大不平衡会造成昏沉:当地大或水大过度强盛时,你会感到昏昏欲睡,因为这两大都有沉重的本质。相反地,当火大或风大过度强盛时,你会失眠、睡不着。我们身体的四大一直在变化当中,不能期待它们永远处在平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