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

仁清法师:发心越清净功德越大

比如说有一个人花了一千万建了一个寺院,发的心也很清净,那么这一个人付出去的是一千万的一种功德,是建寺院的功德。而有的人没有这么多钱,那怎么办呢?他也是付出了一种清净的心,虔诚和恭敬的心,他拿了十万或是拿了一万,这种要比拿了一千万的功德要低了,同样发心的话。可是..

仁清法师:佛说十二因缘

“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释迦牟尼佛在这儿依据过去很多佛说的法,讲的十二因缘法,这个十二因缘法是非常重要的,这部经典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此经奥义当中的第一段讲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在整个佛教界当中分为,他是被分在小乘道当中,十二因缘法是什么..

仁清法师:抄写诵读经书可以消业障

此经的奥义又分两段,第一小段是小乘道的。此经奥义分两段,第一段是小乘道的十二因缘,第二段是大乘道的一实道,他又分两段。我们先看十二因缘。这个在这部经的第十五页当中,释迦佛讲到,“若有众生。造诸众罪。杀父害母。毒药杀胎”,这就是堕胎了。“破塔坏寺”,破塔坏寺就是..

仁清法师:寿命为什么会逐渐减少

尔时世尊告诉这个文殊师利菩萨,这样说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说,“我今说此长寿灭罪”,前边一样,“长寿灭罪十二因缘佛性经”。“我今说此长寿灭罪十二因缘佛性经时。过去诸佛之所共说”,过去诸佛也在说,这里诸佛常说,又回归到第一个,“若有众生受持读诵。多获福利。尽..

仁清法师:为一切众生消业带来长寿

第四段“有缘应学”。“有缘应学”就是一切有缘众生应当学这部经,应当受持这部经,这是“有缘应学”。这个经上讲到这一段,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说,我灭度以后,五浊恶世的时候,相当于我们这个世间,“一切众生”,不分身份,“心生欺慢”,如果他由于过去业障的作用,“不信..

仁清法师:为什么这部经会是诸佛常说

第二个原因是这部经是“诸佛常说”的,这个“诸佛常说”,我们在经文上也能找到根据。如果大家手里有这个经的话,可以看一下第二十七页,释迦牟尼佛说:“我于无量旷劫以来。常以护身。常与汝等宣说此经。令一切众生所有恶业。闻此长寿命经半偈于耳。皆得消灭”。正是因为佛陀救度..

仁清法师:菩萨分凡夫菩萨和登地菩萨

第三是“菩萨当说”。作谓修行的菩萨应当说,就是应当讲,应当听闻,就是这个意思。也是这部经典当中,第六十六页,释迦佛在经文上说:“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慈悲心。于畜生等。及虻虱前。转读此经。一闻于耳。此经力故。随类皆解。此等畜生。舍此身已。得升天乐”。这说的这部经典..

仁清法师:为什么不要堕胎

佛陀讲这部经的理由和我们今天讲这部经的理由。佛陀在很多经上曾经讲到过这么一句话:“诸恶业当中,杀生第一”。“诸功德当中,放生第一”。诸恶业当中,杀生第一。堕胎是杀生的一种很常见的形式,当然这种形式是仅指人类,也可能是局限在我们中国,国外堕胎的很少。堕胎的罪业不..

仁清法师:怎样修行容易跟佛菩萨相应

在开始整这个资料时候,我写了一段文字,很简单,是这样写的:若有众生,包括一切,如果希望消灾长寿的话,如果希望消灾长寿,这是活着的,保护童子以及一切亲人者,因为这部经主要讲的童子,对于活着的人不管是谁,希望在活着的时候能够消灾、能够健康长寿、能够对他的家人、对他..

仁清法师:学习是因开智慧就是果

去年,这就说前年了,全国去了十一个地方,讲有关非常深的禅修方法。那时候讲到八种次第了,有两个已经非常可惜,再也不修了,就是吓着了。有两个在我讲课的过程当中,面前就完全出现那种境界,就是会场上,讲法的法场上就那样了,完全出现,因为他是画家吗,课下他过来说,师父,..

仁清法师:佛是真理的发现者并不是真理的制造者

问:关于因果报应,佛只是真理的发现者,并不能靠佛力解决,那为何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消那么大的业,那消的是什么业?同时求佛菩萨,求师父加持,又是加持什么呢?答:佛是真理的发现者并不是真理的制造者,也可以说佛理是佛发现的,这是正确的,这也是经上告诉我们。那为什么念一句佛..

仁清法师:嘛呢呗咪出自西藏喇嘛教而非正统佛教是真的吗?

问:嘛呢呗咪出自西藏喇嘛教而非正统佛教是真的吗?答:(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hōng),单纯从字形上来看它是汉文。从发音上来讲,它是古印度语,是用我们的汉文标注的古印度语的发音。那么藏文也有藏文的表达法,藏文表达出来发音也是(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

仁清法师:观音菩萨为什么只救学佛的?

问:师父,两个人同坐一车,一个学佛,一个不学佛,车出事故,学佛的得救了,不学佛的出事了,怎么解释?如果说,学佛的人念观音菩萨,和观音菩萨有感应就得救了。那是观音菩萨不慈悲,有分别,为什么只救学佛的?答:不修行的人业障重,福报没法现前。修行的人业障轻,有福报,善愿..

仁清法师:看手机会不会影响学佛?

现在网络手机发达,随时随地看,如不如法?随时随地看,很如法,关键是你要看如法的东西!看如法的东西!你想,你老板给你发工资啦。问:“你在哪儿,我给你打多少钱?”你还不看手机呢,这个找不到你了。你看,这才叫不如法,哈哈,是不是?你好比说自己家的亲人,需要你安慰啦,找不..

仁清法师:因果不空我们需要去承担吗?

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果,实际上它是以事相和事相的相续。为什么说事相和事相的相续呢?这是两个层次,不一样的层次。事相就是单独的因,单独的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发展变化规则的时候它的单独的事相。如果这个事相由因变成果,这个事相从开始发起,一直到成熟的这个果报,它一..

仁清法师:缘起性空和真空妙有

为什么缘起性空,带了‘性空’?为什么真空妙有‘真空’和‘妙有’往往在一起当成一个词组出现呢?缘起是讲的事相,事相万事万法的本质,体性是空的。万事万法的本质它的体性是空的,它的本来面目是自性不存在的。自性不存在和体性是空的,它是一个东西。性空就是自性不存在。‘性’..

仁清法师:我们修习佛法做功德,只是为了来世吗?

人天乘的发心是为了来世。小乘的发心是为了自己了脱,自了汉。那么大乘的发心,大乘的发心是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为利一切众生而成佛。所以,我们做一切功德只是为了来世吗?不是!下一步我结合你这个问题讲菩提心。结合你这个问题,让我们明白我们的修行是为了什么?我们的修行是..

仁清法师:没有没有因的果,没有不随顺果的因’

刚开始我们讲的时候,‘没有没有因的果’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没有不随顺果的因’。也是讲的因缘果报毫厘不爽,这是个法则,法理。如果你想吃自己种的苹果树上结的苹果,你不可能种上梨种。你必须选的是苹果种子,而且是你得给予它很多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培养它,培植..

仁清法师:因果是一种事相的相续

对于因果不空的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缘起性空,真空妙有,这是讲的因果不空。缘起性空是佛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一个佛教名词,真空妙有也是。一讲到缘起性空,好了,大家不明白的话,似乎是缘起性空,就是讲空什么也没有了。那么真空妙有也是,似乎是..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仁清法师答:首先,只要是佛经,只要是没被别人改过的经书都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法宝。所以当我们读任何的经书的时候,都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来讲,读什么经书好?应该是一种原则性的指导,没有一个定数。就是你有缘得闻哪一部..

仁清法师:赞叹佛哪怕发出一句小的声音也能种下究竟成佛之因

这是佛在《地藏经》经中讲到,“假如天福尽故”,就是生天了,天福受尽了,“下生人间,尤为国王,不失大利”你该还是当国王,在人世间也会有很大的福报。“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钱、宝物等..

仁清法师:假如我们拿功德去祈求往生西方它就是出世间的功德

接下来是第二条:冲破地狱求解脱。冲破地狱求解脱,我们根据《地藏经》,来看一下。冲破地狱求解脱,方法有很多。这个在《地藏经》上有列举。只是个列举而已。我们根据《地藏经》上佛陀列举的这些佛事活动,我们可以延展开很多很多的善行:忏悔的方法、积福的方法、消罪的方法、礼..

仁清法师:佛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就是允许佛教徒忏悔

人在轮回过程当中,都会犯这样那样的罪过,但是呢,佛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就是允许佛教徒忏悔。这也是众生凡夫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够了脱、能够成佛的非常大的一个原因。佛教允许忏悔,只要是真心悔过,便成功德,罪业一笔勾销。佛在《业报差别经》中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仁清法师:割裂僧团属于破坏和合僧

“破坏和合僧”是使用手段离间僧众,导致内讧和法事的废除。法事的废除包括:诵经、禅修、上殿、讲经、诵经等等的一切佛事活动的废除。这一切佛事活动废除了,因为一些人的搞事废除了。这就叫“破坏和合僧”。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实生活当中,肯定会有。会不会有?你们知道吧?五..

仁清法师:释迦佛的教法是要有吃苦的精神不是自寻苦吃

仁清法师:释迦佛的教法是要有吃苦的精神不是自寻苦吃“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这个好理解。释迦牟尼佛的叔父斛饭王有个儿子叫提婆达多。咱们已经提到过。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叫净饭王。他(释迦牟尼佛)有个叔叔叫斛饭王。斛饭王有个儿子叫提婆达多。提婆..

仁清法师:精进修行积善行德以便逃出这生死流转大苦场

仁清法师:精进修行积善行德以便逃出这生死流转大苦场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他出去游玩,从他那个国的四门出去游玩,碰到的就是老、病、死和一个修行者,这是这四个人,然后呢他通过看到这不同的景象,然后他就悟到:人生苦短,必须寻求了脱。所以说阎罗王派来的这些使者,我们大家都..

仁清法师:谁能将世上的恶行全部数清呢?

冲破地狱求解脱。这里面又分两段。第一段是地狱的成因,也叫地狱的业因。既然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狱是因缘果报的显现。这也是佛教的原理――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么,什么业因、作了什么业,才成熟了地狱的果报?这个在之前,我们有所涉猎。但是根据行文,我们这里还要有讲解:一是地..

仁清法师:双世就是享福和受苦是集于一身的

刚才讲到阎罗又叫双世!双世:就是享福和受苦是集于一身的。因为他是那边的王,他被那边的人所伺候着,他还有很大的权利。这里呢还一个受苦受罪,这个受苦受罪是怎么说的呢?就是经上这样说啊,据说:昼夜三时,昼夜三时阎罗王,就是每天的早晨、中午和黄昏的固定时刻,无论阎罗王在..

仁清法师:《问地狱经》中介绍阎罗王的来历

第三个双世,这个双世也是出于一种音译,叫他双世啊,就是世间的世,世界的世吧,双世是什么呢?是为苦乐必受所以叫双世。这个根据阎罗王自己的境遇而言:一方面作威作福;另一方面要造受苦难,造受苦难,苦乐分别,恍若两世。这个在下面,有一个解释;第四是双王;这个阎罗王,有男有..

被嗔恨心打死的鹅

有一个出家人,印度的,印度的妇女,好打扮嘛。鼻环啊、耳环啊、头缦啊,项圈啊等等都有,有个僧人在村里托钵。这家的女主人啊,正在梳洗打扮。一回身,就给这个出家人了点吃的,她一回身,可能她这个衣服长,就把她梳妆台上一个珠子就刮下来了,刮下来了那个珠子就滚啊滚啊往外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