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我」在打转。为了「我」,总是觉得不满足、不自在,经常渴望、渴求著身外之物,不时的埋怨、怀疑、嫉妒、贪求、瞋恨,而造了种种业。等到必须受报时,往往又不希望受报,就像欠了债却赖帐不还,因此又造了更多的业,这就是佛..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既然是无,还能做什么呢!」这是错误的无常观。正确的无常是指,因为无常,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珍惜,必须赶快趁现在自己还有用的时候,赶快充实自己、奉献自己。例如你不有三天的时间可用,三天就要当成十天来用。例如我..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但是,从因到果必须有因缘的配合,所以,有时候犯了重罪,也有可能只受较轻的果报。可见,因与果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从因至果之间,会受到其它各种因缘的影响。例如说,同样是一粒稻种,由于播种的时节、土壤、肥料,..
圣严法师:造口业
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有些人说话的方式只是一种习惯,并没有想到是否造了口舌是非,老是爱讲来讲去,口没遮拦。每当知道一件事、或想到一件事,马上告诉人家,而且加油添醋,夸大事实。例如听说某人吃了一块大饼,他会说成某..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
圣严法师:别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来做吧
如果你对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责任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也能甘之如饴。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做,所以才叫你去做,那就会痛苦得像别人用枪压著强迫做事一样。当别人都不愿做时,如果你能替人着想:这样好的事情,除了我以外,没有人能做。既然我能做,我也愿意做,那..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的健康或不健康,例如有些人虽然很贫穷,或是身体不健康,却过得很快乐;有的人即使很富有,身体也很健康,却活得很痛苦。所以苦与乐实际上是一种心里的感受、状况与态度。如果你的心态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苦的。有..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数呼吸、念佛号都是,但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这个世间,要不生气,很难!太多的牵扯、相左、冲突、逆叛、离道……都免不住要血脉贲张、怒气冲天、恶言相向……,即使隐忍,都免不了有怒无气,是吧..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圣严法师答:凡是宗教信仰和民俗的现象,而从科学的观点来进行评断,也就是以逻辑、分析、理论的立场来推论其合理性,或者是以物理的现象来检视其是否存在,不一定是恰当的。二十世纪美国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威..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发冲冠的时候哪里还记得什么是慈悲,什么是自我消融?究竟人们该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而常存慈悲心呢?让我们恭请圣严法师为我们开示。圣严法师:佛法的修行一定是..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善变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现代人如何能关心别人而不束缚他?如何才能是非分明不伤人?在今天这个时代里,社会上处处充满紧张的气息,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感性与理性不调而引起。譬如,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权势、地位,经年累..
圣严法师:忏悔要忏在心里
有位女居士因为吸-毒被关,出狱后来向我学禅,她边哭边向佛发誓说,如在吸-毒就不是人。结果她后来就把禅堂当成菸毒勒戒所,只要毒瘾一犯就来打禅七。看她几次这样来来去去不是办法,我于是劝她,忏悔应该是每天要做的事,这样才能断除坏习惯,如果只在犯错后才忏悔,不过是求安心..
圣严法师:是梦?是醒?
佛陀说,人生如梦幻。尤其当生命充满著欢喜和快乐的时候,要把它当成是场梦,何其困难。没有人想从美梦中醒来,更不消说视生命如虚幻了。如何分辨自己是在梦中还是清醒的呢?佛陀告诉我们,睡眠是由短暂的梦结合起来,而生命则是一场长而久的梦。你可能发现自己身处梦境而觉醒过来..
圣严法师:自认愚痴也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念。发现自己在失望、生气、悲伤、嫉妒、怨恨时,要立刻设法化解这些情绪;发现自己在计较、比较、贡高我慢时,要立刻平衡自己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最愚痴的是,明明知道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却又..
圣严法师:如何减少压力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著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因为着急没有用,忧虑、担心、恐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赶时间时,常会使我..
圣严法师:四重恩是哪四恩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众生恩。第一种是“三宝恩”其实三宝恩是无法报的,而三宝本身也不需要我们报恩,只是我们以“报恩”为目标来修行。第二种是“国家恩”今天我们能够在此安居乐业,这都是国家的恩..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不勉强、不挑剔、不可能失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不论是需要我们动手、动脚或动嘴,都应该全力以赴。如果是我们懂得的事,就尽我们所知所能来做;如果是不懂的事,那就一边做一边学习。虽然有的..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有「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因为谦能够让,让就能够虚,虚才能够容,也就是能够包容所有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懂得退让、包容别人,也就是所谓的虚怀若谷,便能够接纳百川,得到各方面的好处。..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虽不专做学问,但其并不会得不到学问。所以,凡是一个人,尽可能地要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否则便是一个(知识)营养不足的人了。没有知识,并不就是坏人,但他不能使他自己更充实更发展,乃是一桩事实。除非能像六祖惠能大师..
圣严法师:职场中的进退智慧
在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方面,很多人都以为「圆融」是和「正直」对立的,其实不是如此。「圆融」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境界,而且「圆融」应该是要从「正直」出发。「圆融」要是覆盖了「正直」,就不能算是圆融,而变成「圆滑」、「乡愿」了。人一定要「正」、「方」,才能「圆」。要是..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生病,那还有谁不生病的?」德山说:「有啊!有不生病的人。」那人又追问:「不生病的是怎么样的人呢?」德山就表演给他看:「唉哟!唉哟!」地呻吟。意思是,他这身体有病的人就是内心不病的人。这则公案的意境相当高。大德高..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人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是为了个人糊口,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不仅是为目前,也为未来。我是一个非常忙的人,但不会忙得心头发慌。很多人一心慌则烦乱,心乱即烦恼。从禅的立场来看,如果处..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事不对人;如果老是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将会寸步难行。我们主要目的是处理事情,而事情需要人来做,所以一定要能够尊重、包容、体谅众人的差异性;不要用自己的性格来要求其它人和自己完全一模一样,否则将难以和人相..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佛陀、烦恼与菩提也是二边;以及《六祖坛经》里所举的三十六对都是二边。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愚痴的人,因此拚命追求智慧。就修行的立场来讲,追求智慧、讨厌愚痴都是不应有的态度。自认有智慧是骄傲,自认愚..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不安定感,这种不安定感是由每一个人所形成的。所谓平安,有心理的、生活和生命的平安。如果心不安,很容易就被环境牵动,一旦环境里产生变动,或者因他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媒体上的一个讯息,自己的心..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日本有年轻人透过自杀网站相约自杀,而台湾也有自杀网站,既然人生是苦海,为什么人不能自杀?圣严法师答:许多人不知为何而活,不知道为什么有了生命以后,一出生就要背负许多责任,要扛起前人累积犯下的许多错误。三十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学,有位名人生了孩子,媒体请她上节..
对网络交友应抱持什么看法
问:网络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上网查资料、购物已成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近来网络交友也大为流行,法师对网络交友抱持什么看法?圣严法师答:网络是时代的新趋势,有这样的工具,交朋友就不一定需要外出,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在网络上找朋友了。这帮了很多人的忙,因为..
对子女们偏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问: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对父母来说,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可能偏心呢?这中间有什么道理?圣严法师答:偏心是正常的,就看我们自己怎么想。举个例子,我曾和一位父亲及他的两个儿子谈话,这对兄弟年龄相差四..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该怎么培育孩子?圣严法师答:对孩子而言,有个懂得他们性向或潜能的父母非常重要。因为孩子自己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需要父母在背后引导正确的方向,并给予支持。现代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因此希望在他们..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慧,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圣严法师答:当孩子小的时候,是亲子关系,但当孩子成熟以后,则可以转变为朋友关系。这个朋友关系当然和孩子同年龄的朋友不一样,可是在态度上,父母应该要把孩子当朋友看。至于在亲子关系中的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