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要依止圣者善知识;◇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是需要闻法的。所以,要听闻上师的教授;◎仅仅了解佛法,是不能获得佛果的。所以,光了解不行,要修持;◇远离对自心有不良影响的地方,常居住在能增长善业的地方;◎在修行没有获得..
行善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具有慈悲心和同情心,我想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末法时期,慈悲和善良,有时候又显得那么的薄弱,那么的惨淡,因为经常会有人利用大家的善良和慈悲,做出一些欺骗的行为,让大家一次次的心寒。无论如何,利..
生活处处充满修行行善的机会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修行、行善的机会,修行、行善其实不难,只看你是不是去用心发现,认真当回事去做。这就如有一座矿山在眼前,等着我们去发现、挖掘,你是不是愿意动第一锹,这是需要眼力和勇气的。记得这样一句话:人在贫穷时多出去走走。这就是寻找机会啊,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这..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戒持戒,持戒能使人生惭愧。真生惭愧才能改变自己,让傲慢也傲慢不起来了,现在你们还没受戒,等以后受了戒自然会有体会。这里把我爱读的一首偈颂给大家说说,是密..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等对于我来说,完全充满了荤腥的气味,餐餐令末学感到心神未定,惶恐不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末学在儿时,就萌发誓愿要体验人们学习知识的艰辛,这辈子不要有好的记忆力,单纯思考问题就可以了,要体验人们生..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访,他是尊者年幼时的朋友。这一天,婆罗门与那伽波罗尊者共相问讯,坐在一旁后,向尊者说:“世间所有喜乐之中,您的喜乐最为殊胜。”尊者于是问他:“您是依据什么道理观察,而有此说呢?”婆罗门回答:..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经与地藏法门。像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经闭关修学地藏占察法门,而且他一辈子都修持地藏法门。另外,律宗的弘一大师,他被尊为律宗的祖师之一,他也提倡修习地藏法门。为什么?因为地藏法门可以灭罪、减轻我们的业障,如果此..
生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活在人世的时间还剩下多少?我们应该如何奉献自己的生命,使它更具价值。时光流水,时间绝不会为我们而停留,我们的生命逐分逐秒地减少..
命运早已写定?福报又是什么?
修福命运早已写定?昨天有朋友在我微博留言,问如果真的得拼命好,命不好怎么办?尽管真的信轮回的人并不多,下面这段话只希望对能产生共鸣的人有所助益吧。必须要承认一个残忍的事实,每个人降生的时候所携带的福报不是均等的,一个尚不知事的新生儿可能因背负前世的杀孽,而要受..
做了坏事害怕得报应?行善积德快快转!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中有一摊是杀猪卖肉的,这位屠夫每天在市场卖猪肉,看到许多人进入寺内,出来的时候都是满面笑容,觉得很奇怪。有一天,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跟随众人进入寺院。原来是寺庙里的师父在讲佛教故事,由于他..
快速灭除邪淫,增长福报的方法
1、忏悔。首先必须是忏悔,具体的办法就是在佛前至诚求忏悔,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并且发愿后不再造,这里推荐大家礼拜八十八佛,每天坚持礼拜,印光大师说,“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依靠佛菩萨的加持能够速消业障,身心清净,增长福慧,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持..
如何奉献自己的生命,使它更具价值
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活在人世的时间还剩下多少?我们应该如何奉献自己的生命,使它更具价值。时光流水,时间绝不会为我们而停留,我们的生命逐分逐秒地减少..
放下修行中的九种虚荣
1、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2、放下诵读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3、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就算同样的路,因为走的人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不要急..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你要勤修戒定慧三学,你要息灭贪嗔痴三毒,你要净化身口意三业。这四件事怎么说都落实不了,怎么说都有新的内容,说不完、道不尽。这四件事是佛法的总纲,也是我们修行的起点和终点,是全过程,跟四宏誓愿一样。佛法的道理既..
戒律真的让人不自由吗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如果再问:“你皈依了吗?”他们要么直说:“没有!”要么反问:“我信就行了,干嘛非要皈依呢?”如果继续问:“你为什么不皈依呢?”他们要么说:“皈依是不是就被佛控制住了?”要么说:“皈依就不能吃肉了,可我还是..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比如说婚嫁、丧葬、生日,为了面子请客,就大开杀戒。印光大师讲过,在民国时,有位两江总督的周老先生,他往生前,跟儿子说,不要杀生,一切都按照佛教礼仪来办。往生后,他儿子不听话了,因为周老先生是大官,死后儿子就给..
人具足佛性
人本具足佛性,并不是说人人都是佛人降生到人世间之前都具足佛性(具足佛性是指具足佛的大爱、大慈大悲之性)。但具足佛性并非说人人都是佛。如:女孩到了可以结婚生子的年龄,她们已具备了做妈妈的资格,但她们还没有怀孕生子或根本就不能怀孕生子,她们又如何做妈妈呢?道理是一..
修行与素食的关系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净的医院,却包装著一项可悲的事实:现代人百病丛生、病苦不断。当华丽的现代医学科技不再令人眩惑之际,不妨让我们重拾古老智慧的教导,例如佛陀开示的素食原则以及西方“医师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的素食训诲等等,二千多年前东..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汉语词汇。这个词语出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偈语的前半部分。意为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原文《增一阿含》:‘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
张杰谢娜结婚为何只摆素宴?真相原来是……
【前言】每逢过节,新婚之人不少。不过有一个可怕的真相,是现在很多新婚夫妇所忽视的:那就是婚宴中所杀害的众生,其业力、罪过几乎全由新郎、新娘承担!这也是娱乐圈明星张杰、谢娜结婚时,会邀请成都文殊院的素食师傅掌勺、同时大摆素宴的原因之一,因为谢娜是藏传佛教加措活佛..
邪淫为何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属于邪淫的范畴,不少新人看到此类观点,很可能会觉得很荒谬,甚至会觉得是无稽之谈。其实真正明理的人,就知道邪淫影响运气并非空穴来风,因为邪淫之人散发出来的磁场非常不好,所以他感召过来的内容也是负面的、消极的,充满..
学佛行善放生几年来遇到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虔诚念佛号,一路畅通无阻,出门办事顺利。1、记得有一次我出门办事,要乘车1个多小时,已经给对方约定见面时间,所以要赶时间,当时,车子开到半路上,突然遇到堵车,原来这条路正在修,半边修,半边用的,所以堵车了,这个车子是专线车,每天都跑这段路的,卖票的大姐给大家..
父母怎样为儿女积累福报
假设这个人,福报只有十万,如果父母从小就疼他,给他好吃好喝,靠钱买学校给他读书。大学毕业前,他已经花了十万。那他毕业后,去赚钱就很辛苦。因为福报从小就花完,很可怜。所以大学生给小学生打工,老板很多都是没有文化的,但不能瞧不起他们。他们有福报。没有文化不会饿死,..
善缘改变命运
我一直是个福气很薄弱的人,面相手相骨相都是一副贫贱相,到现在,我还是不敢穿膝盖以上的裙子,不敢露出两条腿,一露出来就有点像那种缺乏营养的非洲难民,膝盖大过腿,突突的,总会吸引别人怜悯的目光,所以我常常穿长裙或者中长裤,把两条腿盖得密密实实。听说很小的时候还不会..
多维空间的生命透视 看佛教缘起的生命观
佛教以缘起思想为内核的生命观,表达了珍视人生、生命平等和积极进化的理念,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对当前世间“物本”生命观所导致的拜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是一剂很好的清洗良方;而对于当今盛行的自杀现象,也提出了明确的忠告,充分展示了佛教生命观..
护法神只好哭着走了,为什么?
有一名很恶的农妇,她死了,她生前几乎没有做过一件好事情,鬼把她抓去扔在地狱的火海里,因为她家里曾经拜过护法神。所以呢,这个护法神,看见她被吊在火海里,也是觉得她很可怜,希望他能够帮她一下,想能够找到这个农妇,曾经有过一件善事,去对菩萨求请。这个护法神想啊想啊,..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缘。因缘改变了,果报也会转变。佛法讲的因果律是活泼泼的,和看相、算命讲的“宿命论”、“铁板数”完全不同。佛法认为“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改造命运的关键在“心”。“命由心造”、“相随心转”、“一切唯心造”嘛。明白这..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发现算卦、算命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好多朋友找我算事,都说我算的准,但每次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时?我真的很苦恼。我觉得任何一种改运的法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注定该分手的还是会分手;注定对方不爱你了,就..
万善同归,归于何处
人死后去了哪里?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问题。有人曾问圣人,人死后去了哪里?圣人便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为此,很多人认为,孔子也是不知道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其实非也。在孔子看来,生是人道,死则是天道,孔子曾说过自己“..
晴日集
吃亏奉献许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不愿意吃亏,那是心地不够宽广。吃亏奉献是一种无私的付出,真心的付出,是一种欢喜、不求回报的道德行为。如果我们常常抱持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你很伟大,我很渺小,快乐给你,苦恼给我,富有让你,贫穷我受的态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