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佛修行?认错改错就是学佛修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去改善它,这就是成就的过程。在你日常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遇到对境时,这样做了吗?认错了吗?改错了吗?如果没有,就没有学佛,没有修行,这叫纸上谈兵。你知道书上是这样写的,嘴上也会说,但是都没有用。只有在实践中..
空性
学佛那么久 你真的学会磕头顶礼了吗?
顶礼的三个境界,你在哪一个?顶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磕头行礼,这是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最高礼敬。大家不要以为,顶礼就是“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这样的一个动作,实际上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顶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上等顶礼、中等顶礼和下等顶礼,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顶礼者的..
怎样才能做到在生活中没有敌人
每天清晨,我们都要这样想“感恩我还活着,能够迎来新的一天,修行又开始了”经过这样一天天的持续修行以及沉淀,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法喜充满中,不断增长福慧二资粮。这源于大家一天又一天努力地精进修行。每次修行,我们总是要一再强调记住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早日脱离..
在属于自己的境界里积累功德
人和人不一样,烦恼习气也不一样。有的贪心重,有的嗔恨心重,有的嫉妒心重,有的傲慢心重,有的特别懒惰,有的特别爱计较,世人皆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习气和毛病缺点。反观自己,当然也有很多毛病和烦恼习气,其中哪个最重?哪个是最容易犯的错误?那么,应该首先将佛法的教理,将自己..
这样去做 你在生活中就没有敌人
每天清晨,我们都要这样想“感恩我还活着,能够迎来新的一天,修行又开始了”经过这样一天天的持续修行以及沉淀,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法喜充满中,不断增长福慧二资粮。这源于大家一天又一天努力地精进修行。每次修行,我们总是要一再强调记住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早日脱离..
寻找自我究竟为何物(2)
如果事物的存在真的如我们所见的那样,是种客观地享有某种独立地位、并且拥有具体身分的存在,那当我们以这个角度来探寻事物背后的真相时,它们的轮廓面貌应该愈来愈明晰才是。但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就在我们开始探索真相之际,那个概念也似乎跟着消失崩解了。但这并不表示事物本身..
就这样令烦恼烟消云散
很多人不理解,某某上师是大家公认的大成就者,为什么还遭遇很多不幸和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对于一名修行人、一位成就者来说,所谓的不幸都是好事。被人伤害,是求之不得的;被人欺骗,是成就的助缘,只会提高他的境界,而不会影响他的内心,不会执着所谓的伤害和不幸。灾难都是由我执..
扎西郎加上师:藏历火鸡年天降月二十一,地藏王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亿倍!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1月9日,藏历火鸡年九月二十一,为地藏王菩萨节日。殊胜日子请大家行善、吃素、放生、供灯、护戒、持咒、诵经等广做功德,并回向给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吉祥安泰,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所有因意外、天灾、人祸罹难的众生、被堕胎儿、被宰杀众生往生善道!南..
忘记仇恨吧 报仇只会让你更苦!
云淡风清(网络图)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遭到他人的伤害,而对方势力强大,我们往往会暂时忍气吞声,然后再寻找机会报复。比如说,如果被上级辱骂了一番,我们表面可能上不动声色,甚至点头哈腰,可心里却会深深记恨他,一旦有机会就会进行回击;再比如说,事业上的竞争对手胜过了..
慈悲心的能量
我们做火施之前,有观音菩萨的修法,先把自己观想成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这样观想?指要发慈悲心。慈悲心的能量是最强大的,靠慈悲心可以完美地解决一切问题。想要跟冤亲债主了缘了债,跟无形众生搞好关系,发慈悲心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最好是拥有比较高的见地,比如安住于空性的..
《你可以更慈悲》正行: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行菩提心:自他交换)——顶果钦哲仁波切
2.行菩提心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
《你可以更慈悲》正行: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愿菩提心)——顶果钦哲仁波切
第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这包含了观修空性和慈悲,以获致超越轮回与涅槃的解脱。这又分成三个部分:1.愿菩提心,能够唤起无上菩提心;2.行菩提心,观修菩提心的两个面向;3.修持这些法门的戒律。1.愿菩提心如果自无始以来,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因此,..
以智慧对治嗔恨
当我们不被尊重,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往往会生起嗔恨心。其实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人来伤害你,说明你曾经伤害过他;有人不尊重你,说明你以前肯定不尊重他。从因果的角度讲,都是自己的问题。你为什么会遇到这些境遇?就是自己业力的感召。我们都是发过菩提心的人,一切众生都..
缘起观的十二因缘(1)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都在谈有关安忍心的修炼,在之前我曾指出,忍辱是六波罗蜜中的一项,也是菩萨道上的的主要修行。而我也说过,安忍心主要共分三种类型:接受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自愿让自己去承受与修行有关的痛苦、煎熬和磨难,以及发展和增进自己忍辱的能力,借以发展..
呷绒多吉上师:什么才是禅定?
这里讲一定要修禅定,才会断除烦恼心。什么叫禅定?就是我们不思维过去,不耽着现在,也不幻想未来,身心处于一种寂止的状态,这个叫禅定。你们也知道的吧?你们不是天天打坐嘛,很喜欢打坐,那就应该这样打坐。如果不这样去坐的话,那打什么呢?是不是还是胡思乱想?这里讲不能有过去..
如果一个人接受这四项真理 他就是佛教徒!
许多人误以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认为的佛教国家,如韩国、日本、不丹等,对佛陀和佛教都有这种神化的看法。难怪局外人会认为佛教徒就是追随这位外在的称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说,我们不应该崇拜个人,而应该崇拜此人所教导的智慧。有许多人也同样先入为主,认为转..
心不知不觉就散了,如何能做到随时观察自心?
问:心不知不觉就散了,如何能做到随时观察自心?索达吉堪布:这种观察自己的心态,实际上与禅定离不开,应竭尽全力精进修持一缘专注的禅定。一缘专注指心专注于一处,从空性的角度而言,心不可得的境界也叫一缘专注,佛经云:“如不得心,是名一心。”倘若我们得不到过去的心、现..
三士道的区分关键在于修法的动机
三士道的区分,关键在于修法的动机:(1)没有以出离心摄持的善根,无论行持多少,都是小士道的善根,得到的就是人天果报,但仍然是在轮回之中。(2)如果有出离心,但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无论行持多少,都是帮助获得小乘菩提的善根。(3)而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所摄持的善..
无数的众生都沉沦于幻化轮回之中,不知解脱之事。为何会如此?
问:无数的众生都沉沦于幻化轮回之中,不知解脱之事。为何会如此?索达吉堪布:如若不具足闻思修行的善妙智慧,没有如明灯般的殊胜定解,则于此世间中,必定会深深沉沦于现而无自性的幻网之中,一筹莫展,难以自拔。看看这个世界——多少人迷于自己的生活,多少众生不知道希求解脱..
有智慧才能真随缘
有的人遭遇到一些对境,就踌躇不前,做不是,不做也不是。这就是因为没有智慧。若是有智慧,知道如何取舍,就不会这样无可奈何了。没有烦恼,自然就不会造业。有人爱说“随缘”,其实没有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之前,没有随缘,只有随便,是造业。没有了烦恼,才有慈悲大爱。我执我爱..
趋入甚深难懂的深广佛法的方法是什么?
问:趋入甚深难懂的深广佛法的方法是什么?索达吉堪布:对空性境界有所感悟、对无欺因果深信不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入道者。若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修行人,就必须力求打开自己相续中真正的慧眼,尤其正在学习经论的修行人,应竭尽全力通达中观、因明所宣述的道理,如此一来,佛法..
佛菩萨“电视台”和打不烂的接收器
观世音菩萨和我们中国人特别有缘份,户户观世音,家家阿弥陀,很多人都非常崇敬与信仰。经常有人问:我信阿弥陀佛,也信观音菩萨。我念观世音菩萨,未来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其实,法身阿弥陀、报身观世音、化身莲花生,他们本是同体三个不同的形式,是为了慈悲不同众生的所求,才..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是否能最终揭示空性的道理?
问: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是否能最终揭示空性的道理?索达吉堪布:没有佛法的见解和修持,只是以世间的方式来推测,这根本不可能通达佛法的奥义。如果依靠佛法的见解来研究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则很有可能因此而通达万法的真理。而只是依靠量子力学来抉择般若空性,就像木匠用他的..
达真堪布:修行要变成永恒、变成习惯
大家要明白:什么是学佛,什么是修行,怎样才能解脱,怎样才能成佛。为什么佛说“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因为你的思想、行为都是错误的,都是要放下的。若是放下了,这叫破除我执,也叫放下自我。为什么说“皈依佛以后,要依教奉行,要听佛的话?”“皈依上师后,要依教奉行,要听..
断除邪淫恶业,论夫妻的相处之道
邪淫,是针对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为。往昔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曾规定了十六条人规以护持十善,其中就有明文规定:在家人务必要遵守人伦道德,即以种姓来护持言行,以正法严以律己,禁止邪淫,奉公守法,护持戒律。其实汉地也有这样的传统,尤其在古代,人们特别重视这些。这样的伦..
止观中的“观”表示什么?
那么,什么是「观」? 「观」的种类很多,例如观死殁、观无常,以及许多相关的禅定。根据菩萨乘的理论,「观」乃修行者于禅定之时,分析且了悟自身、他人及所有现象的究竟本质而升起之智慧,此即为「空」。为了了解「空」的含义,我们必须先明白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差异。真实与表象之..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一、比喻: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便会放下此等身外之物,以之供养三宝或作公益事业。二、喻义:如是若由念死,观见为追求利养、恭敬、名声等世间法所付出的一切辛劳,皆如风扇吹扬空空谷壳,毫无实..
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这一点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的:菩提心具有大慈心,又具有大悲心,还有大智慧。所谓“大慈心”,就是愿众生获得快乐的一种心态,通过布施、持戒等..
不堕二边真境界
我们所修的密宗其中殊胜的仪轨,都包含二利的修法:自利利他。比如我们观想本尊,先观种子字,观种子字时,发光做二利,种子字变成了本尊,本尊的心间发光再做二利,所以称为二利圆满。自利他利,无论是落在“自利”的边上,还是落在“他利”的边上均不如法。自利他利,二利圆满、..
有些一帆风顺的人,不太珍惜眼前的缘分。这样明智吗?
问:有些一帆风顺的人,不太珍惜眼前的缘分。这样明智吗?索达吉堪布:在这个世间上,很多因缘偶尔会聚合在一起,也会因偶尔的因缘分散,一旦分散就很难再聚集起来。同样的道理,在无边无际的轮回旷野中,遇到大乘佛法非常不容易;所以在遇到大乘佛法,尤其是抉择一切万法为空性的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