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

大安法师: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号上很难受呀?总是控制不住念头,怎么办呢?大安法师答:怎么叫真信切愿,一定是从自己的真诚心里面出来的。首先信,要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信自己是业障深重..

梅州大放生的心得感悟:行善做好事有福报才行,凡事都有因缘

梅州大放生的心得感悟:行善做好事有福报才行,凡事都有因缘早就留意《学佛网》上12月11日梅州大放生公告,下定决心一定要亲自去参加此次稀有难逢的放生祈福法会。很久以前就向往去梅州,一座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城市。这次有缘来梅州主要是为了参加《学佛网》举办,千佛塔寺明慧..

佛七期间,守六斋日,不吃就饿得发慌,没力气念佛,如果吃了是否犯戒?

不犯戒,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开缘。我在初学佛时就持午,晚上不吃,持了很多年。我去受戒时就开缘,晚上要吃。为什么?受戒很辛苦,工作量很大,晚上要拜佛、拜忏,怕没有体力,所以我受戒的那一个月,每天晚上都吃。有很多人平常没有持午,到受戒时装模作样,搞了两、三天,体..

打佛七精进念佛时,不要在这个关口倒下去

「精进结七时」,一年至少要打一、两个佛七,这是精进念佛。在什么时期?在你休假的时候。你看一般人休假都到外面去玩,去度假去,去玩、去度假都是去造六道轮回的业去了,我们知道、清楚,不干。休假的时候,拿这个假期来结七念佛,来打佛七,精进念佛,这样我们的时间才不至於空..

放生的狐狸报恩救主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随着垂钓技术的不断提高,他钓的鱼常常吃不了,就存养在一口大缸里..

姐夫念佛站立往生净土

净土法门,犹如大海,普纳众流,亦如太虚,遍含万象。尽法界众生,无一人不摄其中,尽法界诸法,皆由此得其实际。以其为如来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三世诸佛之总持要道故也。作者:王居士我姐夫大学文化,爱看书、爱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他的座右铭。上个世纪80年代末,德..

如何将念佛堂的功夫,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复杂人际关系之中?

在念佛堂念佛,好比学生在课堂上课一样,如果离开了课堂,功课都丢了,这就不能有成就。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会做学问的人,真正能够成就德行的人,功夫是不会间断的。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中断,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中断,处事待人接物也不中断,..

真念佛一定是心平气和,什么都不求!

《阿弥陀经》是圆顿大法,经上讲,若一日到若七日就能成就。念佛法门,如果真正如理如法地修学,七天能成功。但是诸位要记住,“如理如法”,我把话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没有搞清楚,你拼命在那里干,干上七天;也许这七天佛念完了,念了七天七夜往生没去得了,神经病院是住..

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精进念佛。很多人为了保险起见,便以此为根据,给自己念佛设定了较高的目标。比如,要达到工夫成片,甚至事一心的。可是,大师又说到,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份。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

《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僧。他一生自行化他,开示做人和学佛的总纲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立人道基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为学佛修行的捷径。1936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人心惶恐,社会不安。..

仁焕法师:饿死不化缘,冻死不攀缘

仁焕法师1953年1月出生于广西。法师少年多病,久病成医,1982年于多苦多难中皈依三宝,1995年因缘成熟剃度出家,拜江西云居山首座和尚、同安寺方丈慧参长老为师,1997年于云居山受三坛大戒。法师出家时即立下“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之大愿,并发誓“饿..

印光法师答:念佛稍有感应,就是有所证悟吗?

问:念佛稍有感应,就是有所证悟吗?印光法师答:至于汝言,前念佛七七日,稍有所证,此即退道心之根本。乃稍有相应及感应,何可认之为证乎。得少为足,随即懈废,初心人每每如是。以后当纯一其心,愈有感应,愈觉歉绌,则可免此病矣。(三编卷三致张增纯律师书)..

慈诚罗珠堪布答:请问什么是懈怠,放逸,散乱?

问:请问什么是懈怠,放逸,散乱?慈诚罗珠堪布答:懈怠就是贪吃贪睡贪玩,自然不喜欢学习,比如打坐的时候希望打坐很快就结束,去喝喝茶、看看电视、打打游戏。懈怠也是一种情绪,多了以后,无论世间出世间,一定是个落后分子。六度的精进与此对立,如果有懈怠就会破坏精进。懈怠..

放生是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这段开示告诉我们,放生就是在事上修念佛三昧。和真正的念佛三昧没有区别。放生就是落实《法华经》,大家看《法华经》“开权..

黄念祖:念佛往生的前提真信(六信)

生信信字非常重要。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开示我们,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从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力能度。’这就是说,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若无信心,纵然广读佛书,对于佛法也是难于入门的。又说:‘佛法如宝山,信..

南怀瑾:讲念佛

【一】、印光大师说,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佛号你怎么能够跟它感应呢?你必须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念,念从心起。你要看看你这个佛号是从哪里生起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很多人佛号是从嘴巴生起的,这就不对了,这个佛号要从你的心生起。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佛号从嘴巴出来是不对的..

南怀瑾:念佛是最大的密宗,也是最大科学

【一】、【南怀瑾:念佛是最大的密宗,也是最大科学】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净念相继的时侯,自己的心光就现净土,与阿弥陀佛无量光,光光相涵,等于我们点一只蜡烛,与无尽的蜡烛光同时相接,一切众生放射净念的心光,与诸佛菩萨无量寿光合而为一,此中蕴藏宇宙无限奥秘,是最大..

信愿行往生极乐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何宗教皆办不到。第二、信学佛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唯有修净土法门,在短时间即能当生成就。古德云:“万修万人去。”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

刘素云:学佛不难,越高级的佛法就越简单

六根清净的人磁场好正能量多。六根不清净的人负能量多。清净心修清净道,念佛的时候眼睛也四处张望。为什么说摄不住六根呢,就是这个,咱们差就差在这了。学佛不难!越高级的佛法就越简单。现在我们人为把学佛弄得非常复杂。问这样能不能得定,那样能不能得定,这和得定都没有关系..

打坐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佛法中的“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也就是完美无缺的学问。现在只说“定”吧!定”就是“戒”与“慧”的中心,也就是全部佛法修证实验的基础。换句话说,凡是要修学证明佛法的人,都要先从“定”开始。有了“定”,才能够真正达到庄严的“戒”体,然后才能启发“慧”而达..

黄念祖老菩萨讲解夏莲居大士念佛法

其一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既无音节又不联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第一则共四首,是夏师甲申(一九四四)年在念佛道场中所作。夏师领导佛七,十分严格如法,正式参加者,都是闭关念佛,这四首正是关中所作,启发大众,认真修持。所说皆大修..

钟茂森:佛七是否需要好大的体能?

应该不需要好大的体能,它不是一个激烈的运动,打佛七就是绕佛、拜佛、念佛,其实都很轻松的。如果你没有参加过,可以从明天开始参加,今晚洒净。佛七当中最关键是我们修成片的功夫,念佛要成片。我一句佛号一句佛号继续念,中间不要夹杂任何杂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练这个..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21集)

再说两句闲话,这个礼拜天在广济寺它的念佛七道场,现在两个念佛七道场,第一个是在广济寺,我礼拜天去讲。这是打破记录,在大殿上,后来的人就没有地方,坐不下去了,就都站著听。而且里头多数是年轻人,就像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就这样的岁数,男的、女的很多很多。他们十..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4集)

这一段是密净不二。「一心观礼,显密一体」,显教和密教是一体。目前大家好像有点分别,显教就是和尚,密教就是喇嘛,称为喇嘛教。确实有好些个风俗习惯表现,喇嘛和僧人不一样,服装也不一样,用的法器也不一样,念经也不一样。他们用西藏话、蒙古话念经,我们都是汉语。服装他也..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6集)

第十五条,「一心观礼,万德洪名,能灭众罪。果能一向专念,自然垢障消除」。这个名号是万德所庄严的,所以称为万德洪名。名具万德,这个名字里头它就具有万德,名字也可以召唤万德,所以名具万德,名召万德。你叫谁的名字,叫谁就谁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的,包括万德,你叫这个..

胡小林:一心为善,先要从你身边最近的人做起

从心上改是最高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心上改就八个字:「一心为善,正念现前」。一心为善,就是我上午向大家汇报的,从早上一睁眼,一直到晚上睡觉,从来不想自己,做得到做不到?你不能想打电话就打电话,为什么?我向大家汇报,我有个同事生了孩子,人家喂奶的时间,虽然是我的下..

刘素云:般若之舟—念佛求生净土 早化净土青莲

般若之舟—念佛求生净土早化净土青莲(一)刘素云老师主讲(第八集)2012/6/21香港如心海景酒店档名:56-125-0008尊敬的各位法师,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早晨好,阿弥陀佛。在没讲课之前,我想有个小小的建议,这几天我发现我们的摄影师特别辛苦,从早到晚得跟著,然后机器有时候还..

李炳南居士:快刀斩乱丝

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到依然得死。只有出离世间的圣人,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但是佛也非一下生即是佛,是经由逐步修行才证得佛果。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大家必得相信人人得死。可是“死不得啊!”因为..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比丘尼有四个人。第一位是岐松师。她是吴县人。小时候就有很多病,她因此发愿出家。二十五岁那年,父母把她送到苏州城里的圆通庵落发出家。不久她受了比丘尼戒。另外买了几间房子住,取名为“观幻庵”。她持戒很清净,修福业也..

学佛人应当掌握的三种说话窍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不断地问:“这是什么?”这样大鹤就开口回答,刚一开口,甲鱼就坠落地上,被人们屠食。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口舌,就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