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众

这样赚钱花钱,必能增加福报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不错!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取财无道,又不会运用钱财;可是有智慧的人,除了会赚钱,还会善用钱财。佛陀还教导在家弟子要赚钱,不赚钱家庭怎样维..

详解神秘的舍利子究竟151是怎样形成的

也许大家看过姜文主演的“天地英雄“和杨紫琼的“天脉传奇“等,不少人会对这个神奇的“佛舍利“产生兴趣。可多数人都不会懂舍利有什么神奇。来这里给大家发些清静的图文,欢迎转载,如果大家觉得好,就请在心里念句:阿弥陀佛!很多人都认为舍利子..

所有人都出家的事会发生吗?你知道答案却并不知为什么

对佛教出家的误解:是享清福然后灭绝人类吗?(资料图)在我国社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哪里教人人..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第20课《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心得在《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一课的前言里,这段话打动了我——舟车劳顿中的法师,依然有着山居时的淡定和从容。或许,这正是一个修行人“以出世心行入世事”的境界吧。因为慈悲,所以入世度众;因为智慧,所以不著世间。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第20课《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心得

在《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一课的前言里,这段话打动了我——舟车劳顿中的法师,依然有着山居时的淡定和从容。或许,这正是一个修行人“以出世心行入世事”的境界吧。因为慈悲,所以入世度众;因为智慧,所以不著世间。我向往这样的生活,即使被世间事务包围、缠绕,也能活得轻..

玄奘大师: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初心,但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答案。网上有人问过这么一个问题:《西游记》里面,你最讨厌谁?结果唐僧位居前列,说他胆小懦弱,还无数次冤枉舍命救他的孙悟空......01玄奘原名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母早逝后,家境困顿,二哥剃度出家,年仅10岁的陈,随兄长来到..

梦参长老:《心经》上的“观”字,很多人都没读懂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观自在是普通的名字了,不止观世音菩萨一个人,谁能观谁都自在。放下了、看..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清思岸思岸,字愿登,是杭州钱塘谢氏的后人。少年学儒,是秀才,觉悟到世间无常,就皈心三宝。宗门教下的知识人,都差不多参访遍了。后来听到玉峰法师的开示,要求脱离苦难,只有念佛一法,最容易成就,于是发心每天持念佛名六万作为固定功课。平生所作的功德,都回向净土。同治壬..

海涛法师:天底下有白吃的一块肉,那都是与你有缘的

并不是因为人类,就有资格去伤害动物。如果这些动物也会告状的话,人类保证告输,我们无明的人类,却把这个地球,当作是动物的地狱,杀它、烤它、活活吃它,各种的虐待,甚至把这些当作我们的快乐,各位每天在吃鸡肉、鸭肉,牛肉、鱼,怎么吃,每天讨论,甚至教人家怎么做,甚至认..

仁清法师:怨家债主从斯永绝

还有一段,经上举了一个女子,她是过去杀过很多胎,所以说她老是做恶梦,自己生了很多孩子,未成年就死了。然后佛在这个经典上就说了,“此女人者”,就是这个女人,当时来请法的这个女人,“于过去世时”,就是在过去的时候,“身为后母”,后母大家都知道吧。以前的时候,有钱的..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学三皈依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九号。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当我在美国、温哥华或者到大陆的时候,很多的道友都..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讲表》讲记净界法师主讲第一卷第一卷《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请放掌。这次由于和尚尼大悲愿力的推动,所以我们今天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共同学习《大乘起信论》。在讲本论之前,先简单的说明本论的重要性。本论是印度的大论师..

二十、“人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佛教的人性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性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人性是善的,《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也有认为人性是恶的,因为婴儿就有“我”的观念,就有自私心,就有嗔恨心。如小孩刚生下来吃奶,如果再抱一个小孩来分吃,头一个小孩就生气,开始蹬脚了,意思就是:“走开!..

十、身心不二论

十、身心不二论陈兵身心关系可以说是哲学史上最为古老、贯穿全部西方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是人类先民理智初启时期便开始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西方哲学史上有主张灵魂与肉体各有其实体、势不两立的身心二元论,有主张灵魂为身体的形式之身心同一论,及主张灵魂..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佛遗教经讲记目录净界法师讲述佛遗教经讲记(01)…………第001页佛遗教经讲记(02)…………第010页佛遗教经讲记(03)…………第018页佛遗教经讲记(04)…………第026页佛遗教经讲记(05)…………第035页佛遗教经讲记(06)…………第043页佛遗教经讲记(07)…………第051页佛遗教经讲记(08..

三皈五戒

十月四日清晨七点过,来到西园寺天王殿前开始准备排班。师父说过,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寺庙里的勃勃生机,除了繁茂的树木,盛开的花朵,旺盛的香火,更体现在日益增多的信众。今日皈依人数众多,好在有引导员义工师兄,还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到达大雄宝殿,发现..

尼泊尔赤脚走进佛祖诞生地

位于尼泊尔南部一马平川的特莱平原上的蓝毗尼圣园是世界公认的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圣地,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它在佛教徒心中的地位相当于伊斯兰教的麦加,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耶路撒冷。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佛祖却诞生在尼泊尔,这可能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大约在公元纪元前即两汉..

地藏菩萨为啥叫“地藏”?地藏法门如何修持?

“地藏菩萨”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宝藏,在地里边任人去发掘;而这一位菩萨,就像大地一样,能生长一切万物。谁要是相信这..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

往生比丘第一清善隆善隆,是台州临海人。十六岁时,出家在苏州白龙寺,参念佛是谁的话头,有省悟。夜里坐着不躺倒睡,过午不食,吃素三年。刺舌头上血,书写《华严经》、《法华经》二部经。每天持念佛名六万声,《法华经》一部,礼佛一千六百拜,是固定功课,冬夏一件衲衣,不随便..

供养三宝有哪些福报?最全知识点汇总

供养佛陀,可以用十物供养(十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一、香供养(心神安宁,身体洁净;三业清净,多闻妙法)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我们要懂得香的精神。二、花..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贸易、营利等商业活动(“金钱非法”的戒律仅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世俗的信众,却另当别论);大乘佛教则对财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阐释,观点更圆融,..

只有这样护法,你才会有无量功德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认定佛法僧在世间确实就是宝。你要知道,佛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觉者。他讲的法,真的是无上甚深,极其微妙,百千万劫难遭遇!然后对佛的觉悟、解脱自在生起渴仰,认识到他说的法具有操作性。这是我们所有如法如律护持三宝的一个源动..

什么是法会?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只能从陌生的环境中自行摸索,尤其在知客处跟着大众写牌位、点灯,让不少人误以为法会仅是为了消灾延寿、超度亡者而设的佛事。那么法会的原意究竟是..

如何才能出妙音呢?

信众问:师父,如何才能出妙音呢?圣空法师答:因为业障没有消,冤亲债主拖着你,智慧就没办法开,所以就出不了妙音啊!你想好也好不了。一个人如果福德不具足,明明是好话,说出来的话怎么听怎么难听,就会让人生烦恼,明明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就在这儿。真心自性具足一切,是不用..

称呼居士或未皈依的信众为“菩萨”可以吗?

微友: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有些师兄会称呼一些居士或未皈依的信众为"菩萨",我也跟着这样称呼,请问这样如法吗?因为最近听到一种说法,若称呼对方为"菩萨",会引起对方的傲慢之心,并且对方一天未能证得菩萨果位,自己也不能成就。还有说若称呼对..

七十九岁才念佛还来得及往生吗?

信众问:我劝爸爸念佛,他七十九岁才开始念佛,他还能来得及往生吗?常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闻名即往生。虽然我们每个人和阿弥陀佛的缘分有亲有疏,但阿弥陀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在凡夫这里,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有已闻、今闻、当闻,有已往生、今往生、当往生..

末法时期该怎样选择善知识?

信众问: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大安法师答:末法时期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于给你建立正信、正知、正见。这个末法时期你不要去求什么这个善知识有没有神通,有没有感应,有没有知名度,有没有势力,不是这些,重在正知正见,当然这善知识也得要有持戒意识。这个正知..

依赖这些方便的高科技东西是错的吗?

信众问:我无法想象过着没有相机或手机的生活,依赖这些方便的东西是错的吗?一行禅师答:拥有一台相机是件很棒的事,但没有相机也是很棒的事。正念协助我们看到拥有相机的乐趣,却不会让我们学会修习更简单的生活方式,好让我们不会觉得需要很多的消费。正念协助我们在没有相机时..

学佛后该如何去度化家人?

信众问:当我们学佛之后,切身的体会到佛法对我们的帮助,迫切的想要把佛法分享给我们的亲人,更多的时候,会遭到不理解,甚至是家人反对。说好的度化众生,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所以该如何度化家人?慧律法师答:从你的行为做起,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谦卑恭敬,对家人更..

做事容易分心,怎样才能让自己用心?

信众问: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事务该如何处理。请问师父要怎样才能用心?证严法师答:知道利用时间、能够把握当下、此刻,就是用心。做事要专注,心怀要如海天般宽广。好比大鹏鸟,专注地蓄势待发,一阵风来,即全力冲飞,气势磅礴。用心是自然而然,并非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