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往生西方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怎么叫惭愧心呢?我们没有学佛之前是埋头造业,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冷静的反省..
救度
济群法师: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临终助念是书院的慈善项目之一,目前主要针对学员及直系亲属。每次关于助念的培训,参与者都很踊跃,这也反映了很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需求。生、老、病、死是人生四件大事,尤其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门槛,并处于逐步加深的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
追求长寿富贵是件坏事吗?药师法门最契合这个时代
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家对药师琉璃光如来肯定是非常熟悉。但是,要说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大愿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恐怕就不一定那么熟悉了。大凡一说到《药师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消灾延寿这四个字。既然是消灾延寿,就好像太过于看重现世利益,好像在追求人天福报和..
两土世尊度化众生:一个派遣 一个接引
阿弥陀佛接引图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这两尊佛都是在无央数劫以前发了大誓愿度脱众生的。在《悲华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做因地宝海梵志的时候,发五百大愿。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示现作佛,来救度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
那些年我们祈请过的观音菩萨 看看到底有多灵验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
慧净法师:念佛自然谦卑柔软
以前凡事很会跟人家计较,说这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都是因为你,我才会这个样子;凡事计较,凡事瞋恨对方。现在体会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包容,我也就有了那种包容的心。另外,阿弥陀佛的法镜也同时照出我们的原形,这才真正看清楚,原来我是这么懦弱、下劣、卑贱、卑微,这么的不可..
大虚法师:附体的真相
对凡夫来说,“仰仗佛力”的方法是最适合的居士曰:感恩法师慈悲关怀!小女今年廿八岁,自十七岁被确诊患上躁郁症后,一直活在痛苦深渊中。三年前失恋后情况更是一落千丈。三个月前突然发狂用不同方法自杀。一个晚上我睡在她身旁念佛,但一把混浊男声由她口中愤怒地说:不要念!不..
捐赠器官时亡者还未死?!从佛教死亡观看器官捐赠
脑死亡并不完全等同于人死问:为什么说“器官捐赠过程中的脑死并不完全等同于人死”?道笈法师:当前的医学器官捐赠普遍要求在脑死亡之后、心死亡之前就完成对捐赠者器官的摘取,以保证捐赠器官的新鲜度与移植功效。但是,佛教认为这其中存在严肃的伦理问题——脑死亡并不完全等同..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那么这条戒,我们看,自佛弟子,这指的是内众;外道是外众;六亲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识指是法侣,修道人。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这指的是教法,教..
传喜法师:苦海无边 赶快回头吧!
在《普贤行愿品》中,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导归净土。一个人一辈子你要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如来?所以像我们汉传佛教大乘,也要从小乘的修法开始修,然后进入空性的见地。你有空性的见地,有中观的见,这个才属于佛,才属于如来,这个体性跟佛、跟如来..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之言乎。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
“诸恶莫做”具体咋做?
【印光大师开示白话译文】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不杀生。)好生恶死,动物和我们是一样的。我既然热爱生命,动物自然也不愿意死。由此看来,生命是可以杀的吗!一切众生,轮回在六道之中,随着善恶业而升降沉浮。我与它们在多..
智慧法语:慈悲喜舍 都是道场
慈悲喜舍都是道场【经典原文】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维摩诘经》【经文解释】以上所说的六度是道场,现在要说四无量心是道场,诸佛成道利乐一切众生,如能行平等大慈,即与诸佛平等,即如和煦的阳光,遍照一切差..
灵芝元照律师
在这个末法时代,靠持戒是很难断见思惑、解决生死问题的。宋代有一位律宗的祖师,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是学戒律的,而且对净土并不是太看在眼里。结果他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此时靠戒律似乎也发挥不了作用,还是病得很重。他就思惟到天台宗讲五停心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弟子规》等外道与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来源:《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解》(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那么这条戒,我们看,自佛弟子,这指的是内众;外道是外众;六亲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识指是法侣,修道人。应一一教受..
大安法师:如何顺利完成一昼夜经行念佛
深夜念佛堂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行中要听好法器,保持好前后约1.5尺的距离,做到音声齐整,避免扰动大家的念头。东林佛号的唱念特点:深呼吸,低沉缓慢,用脐轮发音。女众声音要放低,不要一开始就把声音提得很高,先听男众的声音,再把自己的声音..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狱会空吗?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佛法“大愿”的象征。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以无分别的平等孝道,度脱一切罪苦众生,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尊崇弘传。人们广为听闻并赞叹的是地藏菩萨在久远劫前发下的大愿:“众..
信佛以后吃素 家人反对怎么办?
不贪食众生肉有人问我,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我们佛门弟子要想出苦得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出离这个生死的苦轮,就得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不但不杀生,而且不贪食众生肉。因为众生肉都是从宰杀、流血牺牲来的,受极大苦,所以我们要以慈悲为体,不但不杀害众生,不..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能受心,即得戒之本。为什么要受戒?要发起大菩提心。什么是大菩提心?就是广大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菩萨戒里面常讲慈悲心、孝顺心,以慈悲心作为成佛的种子,展开三聚净戒的施设:摄律仪戒,就是止一切恶;摄善法戒,..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佛菩萨二、释正文观自在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全意为“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极,蚊虫、禽类等是卵生,湿生是一定的温度、湿度和..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仁清法师答:好几种,这是我根据佛经理解的。洒净的意义是把加持了“大悲咒”的水洒出去;第一个作用就是清场。洒出去,洒到谁身上,沾谁谁得度,这也是救度众生结佛缘的一个含义。比如,我想在这个地方举行一个什么佛事活动,这个地方想洒洒净,目的是..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因寿数有定,若寿限已到,求病好,也不能好,又因不求往生,命终只有轮回。求往生,若命不当终,也不会即死,反而因为心无挂碍,称顺佛心,感应神效,故能业障速消,疾病速愈;若寿命当终,即顺利往生成佛,正是快事。2、病重..
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还是女?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可是谓家喻户晓。只要说起观世音菩萨,我们脑海里立刻浮现一位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脚踏莲台,法像慈祥端庄的女性形象。所以,一般人看来观世音菩萨就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这也是佛..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祗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阿含》,..
中秋佳节也是月光菩萨圣诞 你知道吗?
月光菩萨中秋佳节转眼将至,先愿大家佳节吉祥。在团圆赏月的同时,大家又是否知道中秋节也是月光菩萨圣诞呢?关于月光菩萨,也许大家会有些陌生,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大菩萨的事迹吧。在《佛说月光菩萨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北印度有一个名叫贤石的大..
科学时代 西方人为什么要出家?
用佛教伟大慈悲的精神来救度一切众生在今天,科学非常发达,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有新奇的发现,可是啊!发现到什么时候,这个“究竟”,可以说是任何的时候,也没有不尽的那一天,没办法完。现在的科学,说是进步;过五百年之后,现在的又是落伍了!五百年以后的..
学佛人不用高谈冤亲债主
净土念佛一法重在正信对许多净土行人来说,一个极为熟悉的词语,就是这个:冤亲债主;不仅熟悉,而且十分惧怕;这个你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幽灵”成为了念佛往生的最大障碍!有多少可悲的净土行人被其缠绕,身心倍受摧残!有多少可怜的净土佛子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本来一个沉..
明海法师:在生活中观自在
建设禅意的生活建设禅意的生活,实现禅与生活的不二,是生活禅的主旨;存在与超越不二,生活与自在不二,是《心经》的主旨。“二”是什么?“二”是矛盾。凡夫因为有执著,所以有分别,因分别而有种种矛盾,其实矛盾本无所谓有,但烦恼由此而生。人与自然是矛盾,个人与集体是矛盾..
正信的佛教有三个条件 你知道几个?
正信与否的检测在于发什么样的心首先我们讲什么是正信的佛教,其次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的信仰佛教,它应该包含这样的两个内容在里面。关于第一个什么是正信的佛教,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所有的佛教都是正信的。如果不是正信的东西肯定不是佛教。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必须要坚定..
观音菩萨为何会示现成面然鬼王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犹如奔马。”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慢、疑和不正见,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自己想不开。如果想开了,你就是快乐的,你就是自在的。水陆空法会缘起就是“面然兴方便”,观世音菩萨示现面然大士,他示现方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