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智慧的导师,您手捧莲灯的身影就像灯塔一般引领着我穿越无明的暗夜。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我幻生幻死已无法尽数,这造就了我今生如此愚痴烦恼的生命状态。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日出日落的生活像个可怕的漩涡,我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就会被吸进从未去过的深渊。于是我像个..
愚痴
独尊湛现:修行必须要向内心下功夫
阿弥陀佛,大家好。在修行的旅途中一定要务实,千万不要搞那些花架子。悟道,证道,靠功夫的积累体现,而不是去到处寻觅而得。鱼鳖兴波寻静水,蛟龙乘雾觅晴天。所以说静水不是找到,鱼儿在水中寻觅就是动态,自身的动本来就会给水造成波浪,如果自身安住、放下,静水就会自然体现..
达真堪布:不要再被业力牵着走,当烦恼的奴才
“悦意对境”,世间的福报,名闻利养就像夏季的彩虹,显现上有,也挺有特色,挺漂亮的,但是去找,要拿在手里,就找不到、拿不到了。同样,世间的名闻利养,没有终止、没有圆满的时候,人都贪得无厌,越有越觉得穷,条件越好心里烦恼越多。现在有些人虽然物质条件挺好,可以享受丰..
什么是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邪淫果报有哪些?详细分析讲述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1]、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2]作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不净行。本来十不善业中说的是邪淫,而此处说的是非梵行,这是为了便于对一般人阐述,或者因为嘎单派教言中也出现过。梵行是指断除一切淫行,因此这里所说的非..
发大财而又能消灾的正确方法!
做生意如何赚钱发大财呢?这是世人都想知道的事。大多想发家致富的中国人都喜欢拜财神范蠡,那范蠡在世时是怎么做生意赚钱发大财,而后又被封为财神的呢?历史记载,范蠡是一位很有谋略的政治家,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越国复兴后,他看出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富..
千万不要做:无知、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的无知和愚痴。无知在生命是相续的,无知在被杀者被杀后能明白真相。 于是有了冤冤相报,于是有了“死鬼”索命,于是有了临终前、或病重时的怨魂相聚。为什么呢?因为人或动物,是由神识与肉体的结合,构成为有情生命(没..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拥有平等心的人是什么样的?恐怕山间的清风也比不上他的言语清凉,松间的明月也比不上他的目光明亮。他没有弱点,因为不会再被任何诱惑左右,也不会被任何嗔恨所伤。他的心不再因外物激荡,哪怕一丝丝涟漪,他的生命充盈着宁静与祥和的力量,这力量甚至可以满溢出来,让周围的人感..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来是这样!所以在宋朝的时候,苏轼大学士作过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一模一样..
女儿,对不起
与女儿的冲突,是在我的病中。女儿在病床前陪伴着我,却心不在焉,只关注自己的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病中的我,既感到无力,也感到悲伤。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一个冷漠而没有孝心的孩子!我忍不住哭泣,哭诉抚养她的不易和辛苦,可女儿却露出极为反感的情绪,以一种不可理喻的形..
宣化上人:经书不要随便放,放不好韦驮菩萨要给你托着!
供养法呢?怎么供养呢?就要好好地保护这个法,看这个经典,不要马马虎虎的,不要看这个经典很随便的,什么地方都放。放这个经典,你一定要放一个洁净处。你把它放的时候,要放得好好的,要放得规规矩矩的。不要这样放,怎么样放?放得这一本经呢,放到这个台上一半,后边还有一半这..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忏悔业障之四
我们再来忏悔饿鬼。饿鬼道的众生,按照受苦轻重的不同分为九种,第一是炬口鬼,火炬的炬,口中常出猛烈的火焰炽然不息;针咽鬼,这种鬼头和肚子像山一样大,而咽喉却细如针孔,即使见到种种的上妙美味也不能吞咽,饥渴难忍;臭口鬼,就是口中常出像腐烂尸体一样的臭气,熏得他自己常..
刘素云:无量寿经44集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十九品经文,这一品经文的题目是:【愿力宏深第二十九】这一品经文主要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自行化他的愿力深广。虽然这些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他们的品位有差别,但他们的愿力是没有差别的。菩萨的愿力深广,..
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修行
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孩子身上的问题,是自己的投射。对于一个..
宏圆法师:什么叫业障?
什么叫业障?就是我们做一切事业的障碍。我们每个人在做任何事业中,都免不了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挫折,这个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个我们要从六道说起,如果贪嗔痴具足,而且是多份量的,那就表现的贪得无厌。别人有自己没有,得不到就会生起嗔恨,自己不如别人,也会生起嗔恨..
净土法门:念佛功夫不得力同修,请记住这四句话
「又《涅 经,九》曰: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这是说摩尼宝珠的作用,放在浊水里头,混浊的水,这个水就清了,有这个作用。又《弥陀疏钞》也有这个话,《疏钞》是莲池大师写的,「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个四句偈,念佛同学功夫不得力..
方海权:没有什么比楞严咒更灵
《楞严咒》的伟大,在于首楞严大定,是开智慧的咒语。《楞严经》是开智慧的经。而佛祖在《楞严经》中说出了《楞严咒》。《楞严经》是为《楞严咒》而说。《楞严经》之义也非常之重要。在《楞严经》开头的地方,就说出了: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佛祖赞叹了佛弟子,大阿罗汉..
刘素云:无量寿经42集文字版
无量寿经(第42集)刘素云老师复讲于2018年04月24日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十七品经文,这一品经文的题目是:【歌叹佛德第二十七】这一品经文,主要是向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诸菩萨,赞叹十方佛国土的诸佛如来,就是谁赞叹谁。我再说一遍,是西..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忏悔业障之二
第二要忏悔业障。总的来说,六道感报不同,都是业力所作,分别来说,先忏业障身三、次忏口四、再忏意业,意业也是三种。我们分别来说,身三是指杀业、盗业和淫业,《华严经十地品》中说:“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
刘素云:无量寿经41集文字版
无量寿经(第41集)刘素云老师复讲于2018年04月24日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的内容往下讲。看下面四句经文:〖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这一段经文,是阿弥陀佛对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的开示,虽然这个经文不长,确实是修行..
刘素云:无量寿经39集文字版
无量寿经(第39集)刘素云老师复讲于2018年04月23日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这一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请大家看这一段经文:【若多事物。不能离家。不暇大修斋戒。一心清净。有空闲时。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 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
刘素云:无量寿经43集文字版
无量寿经(第43集)刘素云老师复讲于2018年04月25日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十八品经文,二十八品经文的题目是:【大士神光第二十八】这一品经文主要是显示: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们的神通、光明。在诸大圣众中特别显示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这两位大..
海涛法师:放生护生是最大的善行
对于我们修行的往生大业,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所以我们等一下还要放生,每天想办法多去做这个工作,乃至各位如果经过钓具店,你是开车的,至少每天去买几盒救几只蚯蚓,能救的有限,我们能做的,但是我们的悲心很重要,不离开悲心。所以除了老实念佛,第二个,礼忏、拜佛,第三个..
方海权:在家供佛,何业不消,何福不生
供养佛菩萨像。或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或华严三圣佛像(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桌上置一个香炉、一杯净水。二个花瓶常供鲜花。佛前装一电烛灯或一盏油灯。早晚焚香一枝或三枝。早晨佛前供开水一杯。佛法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表法,一位佛像一..
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 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他的国土丰饶,将士与人民个个强健勇壮。但是,在进入王城的路上,有块非常高大的长方形巨石,面积大约有数十里大,挡住了道路,往来极为不方便。于是,群臣百官共同商议,启禀..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第一讲)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阿弥陀佛。各位,今天开门红一样,各位莲友大家下午吉祥。随着又是新一年的开始,这个新学期我们继续讲我们的净土之路。在上一次的时候,我们中间休息了一个学期,今天..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卷一【1】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今天是我们唯识学第一次的上课,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讲表》讲记净界法师主讲第一卷第一卷《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请放掌。这次由于和尚尼大悲愿力的推动,所以我们今天有这个殊胜的因缘,共同学习《大乘起信论》。在讲本论之前,先简单的说明本论的重要性。本论是印度的大论师..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名相:名,名词、概念。相,意为相状,指心识对事物形象、状态、性质等的分别。眼耳鼻舌身五感官对境所得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经验,及意识所分别的“法尘”(概念),统称为相。即人通过感知器官所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组成。前五官所..
十、自作自受的因果业报论
现代生理学家发现,人体每秒钟发生数千万次的化学反应,而这么一个庞大系统的运行不可能由人现有的身心能力来加以控制。为此,他们设想有一个相当于道家“元神”的东西,是它在控制着这一切……这是一则科学报导。如此伟大而奇妙的生命现象到底是谁在支配着呢?在现代的各种分类学..
二十、“人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佛教的人性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性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人性是善的,《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也有认为人性是恶的,因为婴儿就有“我”的观念,就有自私心,就有嗔恨心。如小孩刚生下来吃奶,如果再抱一个小孩来分吃,头一个小孩就生气,开始蹬脚了,意思就是:“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