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那肚子不是变成了动物的坟墓了?把动物埋在肚子里,你看脏不脏?卫不卫生呀?现在还有人吃蛇、吃猫……真令人不敢想象!动物一吃到肚子里,冤魂就跟到肚子里;有一天找你算帐、要你命时,你怕不怕呢?就有好多皈依弟子常来师..

面对指责和问难,很难把控情绪,问题出在哪里

一信徒问师:师父,有时候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的指责和问难时,很难把控自己的情绪,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师答:当然,虽然在某个时刻,都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佛弟子,一旦遇事就会生起一些不好的情绪和念头,定力不好的人很难保任,马上“火烧功德林”。那么不好的念头和情绪生起时该..

传喜法师:学佛后发广大心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我们这次来应该说比较低调,就是以一个旅游的形式,跟大家广结地缘、人缘、山川土地这些解脱缘,所以土地龙神,四众弟子,四生九有,我们都跟他结缘,走到那里都是一样的,我们每部车都唱着佛号、佛曲,一路行来,因为我们的动机是很纯的,你们的请法也是很虔诚的,我们在座的信徒..

《弟子规》等外道与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来源:《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解》(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那么这条戒,我们看,自佛弟子,这指的是内众;外道是外众;六亲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识指是法侣,修道人。应一一教受..

拍摄荤腥菜谱会涉及到间接杀生吗

问:法师您好!弟子修行净土法门并且吃长素。一个朋友想找我合作,拍摄中餐厅的菜谱。请问这会不会涉及间接性杀生的问题?如果以慈悲心去拍摄是否可以?因为即使我不去,照样会有别的摄影师去做。我拍摄时还可以为那些被杀害的众生念佛回向。请开示。大安法师答:你既然吃素了,修..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明贤法师答:现在的学佛人中常常有这样的论调,比如“学佛总往寺院跑,还不如在家自己好好修行”,或者“我信佛,但是只皈依佛和法,不皈依僧,只做二宝居士”,诸如此类种种。总之,不仅自己不愿敬僧护法,还要教他人不要皈依僧..

佛教徒被骗了怎么办?一味忍着吗?

骗轮回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骗局,世间的骗局是欲望和我执的影子。当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考虑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就已经在编织“骗局”这张大网了。佛弟子更要警醒,是被自我利用,还是被欲望欺骗,这是需要我们修行人去真正关心的。如果有的人没有能力做那所谓的明白人,也没有达到某..

恭敬一切!佛法的力量可改变我们的命运

恭敬佛法印光大师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阿弥陀佛看得到我们,我们却看不到阿弥陀佛,所以,庙里大家一起拜观音忏、拜地藏忏;你有分别心,有看不上眼的,可能你看不上眼的那个就是佛菩萨..

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涅槃(梵语:nirvana),涅槃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涅槃经》云:“夫涅盘者,名为解脱。”《涅槃经》云:“涅盘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涅槃经》云:“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大涅盘。”佛法..

瑜伽功和佛法有什么关系

请问师父现在练的瑜伽功和佛法有什么关系?谢谢您。明证法师答:瑜伽练初级层次就是练身体,让身体变得非常柔软,柔软到远远超过一般人,一般人的身体很僵硬,练瑜伽的人身体很柔软,乃至于一百岁的老人,看起来也就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他天天练,没事就掰持..

明海法师: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菩萨对菩萨来说,他的心跟我们普通人的心是有些不一样的,他没有浪费。说他没有浪费是因他的心总是处在几种感受里,我概括为下面几种:第一种感受,他有归属感。我们知道人有很多归属,有家庭的归属,有单位的归属,有团队的归属,是哪一个党的,那也是归属,是某一个俱乐部也算归..

明海法师: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佛说八大人觉经》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六道轮回与十二因缘图示下面讲十二因缘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先讲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

为何说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摘自衍慈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十七、「见性学道难」:悟道、修道、证道,是学佛的三个过程,有些众生连听闻佛法的福德因缘都不具足,有些人没有善根,纵使听了法,又不勤学。没有第一步,如何悟道,从何修道,何能证道。见性指明心见性,须要亲证,如是障碍重重,可想..

圣空法师:烦恼的痛苦

【音频链接】一起来听圣空法师开示录有人问:法师,我是一个三宝弟子,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生活中,我总是不能与身边的人融洽相处,会有很多烦恼,请问法师,我该怎么办呢?法师答,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事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能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呢?更谈不上慈悲喜舍,..

都说水主财主智慧 怎样“供水喝水”可积功德?

佛前供水来到庙里,到了三宝地,就要收摄身心,心存恭敬,供养三宝不要大大咧咧,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自己要细心、细致,要把三宝这个对境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去至诚顶礼,样样要依恭敬心去行持。佛前每天要供水。供水也有讲究的,水盏之“间隔”一到两毫米,倒水时不能溢出来,也不能..

只要你结了佛缘 就再也飞不出佛的胸怀!

有一种爱叫轮回有一种爱叫轮回,有一种慈悲叫解脱,有一种烦恼叫——赶苍蝇。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苍蝇,多到看到它们就让人觉得讨厌,但实际上对苍蝇的厌恶其实是我们自身的一种烦恼。当看着那万千苍蝇起舞的时候,我们应该定下来,以“泰山崩于前而不逊色”的心来观照自己:我..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众生流转生死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根本就是俱生我执,是人本来的属性,俱生我?是说这种我执不是别人教你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流转生..

传喜法师: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不肯去观音》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思维这句话的含义,情不自禁你会流泪的。反过来说,这辈子我们几十年做兄弟、几十年相伴,以后作古了,再想见面,即便亲如爸妈、是最亲的一家人,一旦“死别”再难相..

衍慈法师: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十七、‘见性学道难’:悟道、修道、证道,是学佛的三个过程,有些众生连听闻佛法的福德因缘都不具足,有些人没有善根,纵使听了法,又不勤学。没有第一步,如何悟道,从何修道,何能证道。见性指明心见性,须要亲证,如是障碍重重,可想而知,要找到你的真如本性,真的是难啊。十..

佛教的爱是不是太无情?

佛教的爱是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慈悲有人问我,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济群法师答: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

传喜法师:佛菩萨永远不舍弃苦难的众生

佛菩萨永远不舍弃苦难的众生这两天月亮离我们地球是最近的,那引力场也是很特别的,既然离地球最近,那相互的引力张力都很大,修行的好时候。这个天文学家说啊,这个地球最圆和最近相差五万里,所以这段时间,月亮也是最大、最圆,月亮离我们远的话,现在要比它大得多呢,大百分之..

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南无月光菩萨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圆定为佳节,实在是有团圆的民俗基础。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中秋节的来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求签算命寻高人 如此改命到底靠不靠谱?

没有什么比积德行善更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有人问我:“师父,我有个朋友很有经济能力,以为去烧高香,或者找个算命先生给算一算,改改命,然后一切讳缘和恶缘的业力就都消失了,这种想法对吗?我劝他要存佛心来积德行善行吗?请师父开示!”想烧烧香算算命改变命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酒作为媒介 会让颠倒的心更加颠倒

酒的存在对追求智慧的人来说是障碍有人问,师父,我这一生与红酒结缘很深,在记忆中,红酒一直是非常美好的。不但经常喝,而且还写些有关酒文章投稿到发行量较大的杂志,这样做有什么过患?五条戒律是佛教很重要的行为准则。为什么佛教有戒律?因为佛教的核心是朝出世走的。是什么..

在僧人面前怎样言行才如法?

如理如法地称呼和行持在世俗间行走,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发现许多人在面对出家人时,往往不知该如何称呼,也不知如何行持,经常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觉得很尴尬。有很多人会“大师、大师”的叫,以为这是恭敬。还有的人,会笑眯眯地递过一支香烟,以为这是礼貌。真令人哭笑不得。当..

净慧长老:在家学佛请牢记这四句话

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脱离了这些,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什么是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呢?我曾经讲过四句话,这就是:将..

佛教的爱是不是太无情

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问: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济群法师答: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鼓..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祭则鬼享,乃至致君泽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敬其人而并敬其亲。报怨者,谓父母宿世于子有负恩处,为报怨故,来为其子。小则忤逆亲心,大则祸延亲身。生无甘旨之..

智慧法语: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心要真愿要诚

南无阿弥陀佛【经典原文】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阿弥陀经》【经文解释】说到这里,佛就又招呼舍利弗,跟舍利弗说;跟舍利弗说也就是跟我们娑婆世界里的众生说了,假使说能够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大的功德,你应当发愿求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