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佛教的真理?广义的说,如来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综合其法要,可归纳为: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的控制,而有五阴炽盛身心痛苦的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乐受”也会“坏苦”,“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总..
刹那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之一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
成功戒色戒淫嘉言录(收集众多师兄的心得体会)
本人脾气不是很好,动辄就发火。这种心态对戒除邪淫十分不利。其实完全可以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人,完全可以用平静的心情看待事。克服浮躁,必须先静下心来,戒躁永远是警醒奋进者的座右铭。“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以这样淡定的心态去生..
宏海法师:一句佛号,让我们身具四十里光明
宏海法师用念造世界观经里讲到,佛告诉听法众:“汝好持是语”,就是要你好好的修持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持无量寿佛的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智者大师在讲到《观无量寿经》的时候说:“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就是说修观法虽然有十六种观法,只要你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所有..
独尊湛现:要珍重三宝的价值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谈一谈关于“三宝”,何为“三宝”?这个很重要。三宝是:佛,法,僧。佛,不是三头六臂,腾云驾雾,来无踪去无影,不是这样子的。佛,是一个觉悟人,与我们常人的身相一样,出生的过程也是等同。不过佛的生死(涅 ,圆寂)及去何处投胎,什么时候出生,出..
怎样理解佛教中的加持?
怎样理解佛教中的加持?加持力是佛教的特有的名词,一般人认为是表示一种帮助你成功做事情的力量。总有人会问:什么叫加持?看也看不见,摸又摸不着。对佛法不能理解的部分,也是一样怀疑,很多人总是认为手没摸到、眼睛没看到,就怀疑是否存在,这是最傻的说法,是非常说不通的逻辑..
建立正信,走向觉醒
刚好自在:《信仰篇》修学心得201808信仰篇,包括三本小册子和视频《禅与人生》。通过自修和共修,我建立了正信。对进一步修学佛法,进而改变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走上觉醒,充满信心。下面结合现实生活,谈几点体会。一、正确认识了宗教信仰。在我过去印象中,宗教信仰,就是封..
义工行中的转念——我的吃素因缘
作者谢竹玉时光飞逝,转眼间进入三级修学已经半年了,身为同喜班的一员,我很开心,也很自豪,每次别人问我是否有信仰时,我总能自信的说:我信佛。学习佛法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心充盈了、踏实了、不再恐惧了,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能在法义中找到答案,总会有一种如梦初醒..
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对过去、现在、未来做了很多思考......很多困惑许久的问题,我四处寻找解开一切的答案。我一直不断反问自己:“我为了什么而活呢?”,我的人生路似乎一直坎坷。每次地摔倒,和每次地爬起来,都是感觉那么无助。更有些时候我会陷进坑里,却没有那双能够拉..
独尊湛现:致家长的一封信
阿弥陀佛,大家好。每一位做家长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这是非常关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换句话说孩子也是家长的影子。若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前途,做父母的就应该从自身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个慈悲、智慧的父母。广行布施为孩子们积累福德..
大安法师:濒死体验人死非灯灭
死亡学大约起源于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最初是由一位美籍瑞士医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医生倡导成立的。伊丽莎白医生很有爱心,对于那些得了绝症的病人,很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对很多病人的研究,她发现了人面对死亡的五个阶段:例如得了绝症,一开始听到病情会很..
[入行论广解]释迦牟尼佛初发菩提心
播放故事点击这里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经转生为地狱众生嘉瓦谢达,在拉火马车时,看到同伴嘎玛热巴拉不动,狱卒气急败坏地用火锤击打他,于是对其生起极大悲心。他告诉狱卒:“放了他吧,我来帮他拉。”狱卒特别生气,边用铁锤打他边说:“众生的业力必须由自己承受,谁..
这些日常用语都出自佛教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
看一看佛教的时间观
劫“劫”是佛教用来表示极久远时间的单位。佛教一般说人寿从十岁开始,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的极限,然后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一大劫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由此大千世界历一成毁。如此循环不已。按此,则一小劫约..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在佛教经典中,有很多自然之物都被赋予特殊的内涵。月亮即是与佛教的关系密切的自然物。在佛教经典和禅宗祖师语录及诗歌中,经常会用月来表示某种特殊的佛教意义。从而把抽象的佛教义理形象化,方便了人们对教义的理解。禅宗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种佛性不可言说,也无形无相..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十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修行有四种:披甲修行、趋入修行、资粮修行以及定生修行。披甲修行,主要是心里有决心,不仅仅是心里的决心,但以决心为主。趋入修行主要指行为..
静波法师:“三法印”都不知道,你学的什么佛?
很多佛教徒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说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的时候,他茫然了,他说:“‘三法印’到底是什么?”“三法印”就是印证佛教的标准,他是不是佛教,用“三法印..
皆仁法师:初学佛法的人,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
皆仁法师今天收到留言,有人提问说:“法师,我初学佛法,还没有机缘依止师父修学,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的确,这个问题是初学佛法者都会遇到的。有缘能够学习佛法,这是一件好事。那修学佛法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呢?个人的建议,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哪三方面呢?这三方面就..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做到将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修行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不能生起嗔恨心,更不能伤害众生。比如自己一直对他有帮助,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他,他不但不报恩,反而还伤害自己,像对待敌人一样地对待自己。这时也不能生起嗔恨心,也不能伤害对方。有时候对方与我们也..
天如老人净土或问新白话版2
问:净土摄机,确实很广了,我不敢再议论了。但也曾经听到有唯心净土,本性弥陀的说法,我暗中欢喜了。当我看到净土经论,所谓的净土,就是十万亿土外的极乐啊。所谓的弥陀,就是极乐国中的教主啊。这个却是他我分明,远在唯心本性之外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答:你的话有局限了,..
向冤亲债主忏悔发愿文
向冤亲债主忏悔发愿文多生累劫被我伤害过的善菩萨们:非常、非常对不起(一拜);对不起,我错了(一拜);对不起,我错了(一拜);对不起,我错了(一拜);对不起,请原谅(一拜)。我从无始以来,迷惑颠倒,造作种种罪业,有意无意得罪、伤害杀害你们,使你们在轮回中,身心受到极大折磨,遭..
世间的兴衰、贵贱和穷通等主要取决于什么?
问:世间的兴衰、贵贱和穷通等主要取决于什么?索达吉堪布答:众生以各自业缘流转生死。于人世中兴盛与衰败、富贵与贫穷、尊贵与卑贱等,都是各自善恶业所致。那么,决定一个人今生兴衰成败的关键便是业缘,也即是世人常说的命运。所谓的有福之人在具足善缘的地方,事事顺心,纵遇..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标奇立异,显不出来他的道德。他总要说得跟别人不同,“我不同,你要信我吧!”这就是标奇立异。所以他必须标奇立异。我们再讲一讲神通。神通跟生死毫..
依法得解脱
儿子结束了20多天的假期回校了。贪爱魔开始席卷而来:时间过得真快,怎么好像昨天才回来的,就已经过去20多天了!学习了这一课的四谛法门,用佛法正见无常、苦、空和贪爱魔开始战斗:儿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爱别离苦是这个有漏世界的真相,接纳它就是最智慧..
烦恼使我们“假装”快乐
从无始以来,烦恼就在不断地加害我们,一切祸害的根源就是烦恼,这样的烦恼如果长期住在我的心中,那在生死轮回中怎么会有快乐呢?根本不可能有。大家也清楚,从时间的角度而言,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烦恼连续不断地加害我们,让我们感受了无量痛苦。这种加害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
《百业经》:(28)宝喜, 舍自生命救五商主
序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在翻译《百业经》..
礼请法师:修行总有障碍?这里有遣除业障之法
礼请法师修行人的十种不正确发心有十种人发心修习禅法的不同情况,大多数都是堕落在邪见与歪道,无法证入禅波罗蜜法门中。有哪十种呢?一、是为了利益和供养而发心修习禅法,发这样心的人修习禅法,都是属于发的是地狱心。二、为了名声生起邪见与虚伪心而发心修习禅法,都是属于发..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规范,也不解无常之理,每天忙于谋求家计,更热衷于建造舒适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间又一间地盖了起来,除了前厅、后堂、凉台、温室,还有厅堂两侧的厢房等十馀间..
嘎玛仁波切:对于已经造下的恶因,想要消除它,有四种因缘可以摧毁
在轮回中,众生不知道如何取舍因果――虽然担心尝受恶果,却不怕造下恶因,希求善报,却不知种善因;而成就的菩萨,知道果报不可思议,所以在善恶取舍的因上,非常戒慎恐惧,所以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说法。菩萨,因为知道恶因会带来恶果而不去造作恶的因;凡夫,尽管很多也知..
淫心亵渎女神仙,轻狂书生被暴打,功名削尽疯癫致死!
青溪地方有个水仙洞,供奉着一位女神像。相貌雕塑得特别端庄美好,栩栩如生,乡下的农民将她推奉为土神。每天都有人来祈祷祭拜,香火很旺,时逢二月水仙祠梨花盛开,有几位读书人闲暇无聊到里边游览观赏。一位书生步入殿内掀开帏帐看见神像随口说道:“啊,多么美好的女子,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