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心理的,也是心理的。当我们重要的时刻,当性格急躁的时刻,呼吸是异常短促的,异常不正常的,异常不流畅的,甚至说,异常的起伏不定。当心坎镇静的时刻,心坎是异常纤细的,而有规律自然的,流畅的。所以呼吸是生命状态,也是心理功能表现。佛说过,生命就在呼吸之间。里..
正念
我们为什么要禅修?经由过程禅修,究竟要获得一种什么能力?
简单地说,禅修就是赞助我们培养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这种能力是心本来具备的,但因无明所惑,使心总处在不知不觉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泥潭那样,使内在的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淹没个中,落空感化。同时,无明带来的烦恼妄想,又在心坎形成巨大的生命瀑流――既是心念之..
念力增上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一向。念,异常重要,有善念,有恶念;善恶之念就似乎人生的两条路,善念走向天堂,恶念走向地狱。所谓恶念,就是妄念、邪念、欲念;所谓善念,就是正念、道念、净念。念力增上者,就是要吾人去除恶念,增加善念。佛教为了要人去除妄念,提倡念佛窍门,亦..
宣化上人:坐禅的姿势
宣化上人于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万佛圣城每年都有几个禅七,每次七天。每年在弥陀圣诞时,先打一个佛七,然后连着又打三个禅七,为期二十一天。每年参加者,都是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今年愿望参加者,也要坚持到底,弗成前功尽弃,退出禅堂;否则,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一无所..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十一)
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五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十一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阿鼻大地狱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黑肚处。是彼地狱第六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如。若何等人。取佛财物而自食用。不还不偿。不信彼业。而复更取。复教他取。为作住持。或施佛已复还摄..
救世大悲者
救世大悲者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被一般民间所敬仰的程度,并不减色於其他外道的神明。而在这两位圣者中,观世音菩萨更是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释迦牟尼佛当时特在法华会上,具体介绍了这..
遍撒菩提种
遍撒菩提种在皈依佛教时,我们依文发了四弘誓愿,在四句偈中,首句众生无边誓愿度。身为佛学生的,在天生成活中当自深省,我们是否确实力行自己所发出的私愿?现今正值佛法末法初期(释迦牟尼佛的末法一万年),在这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中(此三千大千世界别名的娑婆),道德的没落..
至诚悛改、积德改命
至诚悛改、积德改命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悛改积德的人,往昔的过失无须过於泄气丧志、退缩;只要即时努力悛改、懊悔、积德、不因循苟且,如斯等于莫大的善。我们当知生命的真实意义,在於追求圆满、至善的品德教养。德业的教养,无过於珍爱与..
哪三皈五戒什么时刻戒
哪三皈五戒什么时刻戒三皈: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皈向、依是依靠。但凡是崇奉佛教,受了三皈依法,才算是一个真正皈依佛教的信徒,是佛门的三宝学生。以佛法僧三宝为师,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
传授三皈五戒
传授三皈五戒三皈依:㈠、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进修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平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下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大好人,下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如何依靠呢?..
三皈五戒典礼
三皈五戒典礼三皈五戒典礼在寺庙或者安静的地方可以举行皈依的典礼。没有这个前提,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要你真心皈依,佛就认你,你就是佛教徒。最好是找上师举行皈依的典礼,约定行皈依礼的日期,上..
三皈五戒念佛
三皈五戒念佛五戒出《增壹阿含经》〔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屠杀,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穷困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三、不邪淫戒〕,谓..
三皈五戒大意
三皈五戒大意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定要受持五戒。因为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起步,受持五戒,是学佛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信任在座各位,大多半都已经皈依三宝了?但三宝的意义究竟是甚..
什么是三皈五戒证
什么是三皈五戒证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密宗还要皈依上师,叫四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不论削发在家皆须遵守)佛教认为,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所以称为五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本上建立的,约身、口..
三皈依教材--宏泰法师
三皈依教材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须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懊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是故三皈为万行之由籍..
拒淫福报感应录
一、医生拒淫余杭有一姓陈的大夫。有一穷汉病危,给陈大夫治好了,但他并没有要待遇。后来有一次,陈大夫到此家避雨,病者之母要其媳妇与陈伴宿以报医恩。该媳妇唯唯应诺,便于夜深时到陈寝处,并说:因你救了我丈夫,所以我现在来答谢你。这是我家姑的主意。陈见她年青貌美,亦有..
净土法门法语:世出世法,根就扎在孝道的基础上
不肯修身,就不务正业。其人对『父母教诲』,则『违戾反逆』,我们常讲不孝顺父母。现在社会这种情形非常之多,甚至儿女对父母怨恨,这在过去社会里头决定没有。世出世法,根就扎在孝道的基础上,你看世出世间大圣大贤,他对于孝养父母做得非常圆满。佛是师道,它是教育,师道一定..
净土法门法语:老年痴呆症是感哪一道?如何避免此症?
三恶道都是在受苦报,造作所有一切不善业统统在这里受报。这里面的众生没有工夫修行,虽然佛菩萨慈悲去帮助他,帮助哪些人?真的是有缘人,都是学佛的人,学得都很不错,临命终时一念贪瞋痴就堕这三途。所以临终最重要要正念。临终最后一念是贪心,无论是贪财、贪色,或者是贪恋情..
行住坐卧 不忘修行
懂得用功的人,随时随地都邑提起正念,不论是闲是忙、或动或静,随时随地都邑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中都不忘修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排队、坐车、走路、做家务,把碎片化的时间奇妙地应用起来,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功课,而做功课的当下,就是修行。..
道伟法师:转化缺点的观念就是修行
每小我来到这人世,忙碌终生,苦乐交加、善恶参半,生不带来一片衣,死不带走一文钱。即便拥有过,而跟着事物迁流变更,有生活经历的人都邑长叹,一切都是短暂的,电光石火。还好有佛法,唯有念力、业力、愿力始终伴随,不相舍离。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种看法是佛法修..
圣严法师:每日打坐之道
问:若何进行每日的打坐修行?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在一些修行人看来这也许是显而易见的,其实遭到许多人误解。我经常在想,到底有若干人只是因为不知道若何进行,乃至在日常修行中卡住了。准确认知日常修行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我们最常做的事――自己一小我,离开禅中间..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三)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三)正法念处经卷第七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三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朱诛朱诛。是合地狱第八别处。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朱诛朱诛。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
什么是皈依?
什么是皈依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进修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平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下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大好人,下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如何依靠呢?所以唯有离开六..
皈依要什么前提
皈依要什么前提合营前行中的很多观念和理论,是为奠定我们实修的基本,是为进一步的修持所做的准备。事实上,以我们这样的凡夫,从以前世到今生,在现世的每刹那中,赓续地在做作不合的罪业,想要能完全具足「暇满人身」,并理解「寿命无常」、「轮回之苦」、「因果业力」,还要有..
佛门五戒是指哪五戒?
佛门五戒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本。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五戒】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削发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言。五不喝酒(前四是性戒。后..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一、众生受戒入佛位诸位善须眉、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个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吗?当然也可以,但功行福德没有受了戒那样来得广大喔!可贵的这种好良缘,你们放弃了家中一切重要的事来这里受戒,当然这比家里一切的..
五戒表解
杀戒释名毕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制意一、由屠杀生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二、屠杀众生,违背大悲心故。三、背恩养故,众生皆我以前生中父母故。四、伤善缘故。后生结冤,不相度故。五、悉具佛性,应敬不轻,岂可..
五戒意义是什么
五戒意义是什么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一)不杀生而仁慈生是生命,凡有生命的动物,无不贪生怕死,我们爱护自己的生命,怎可以随便屠杀其他生命呢?所以皈依佛门,第一条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杀生,不食肉,以培养仁慈的德性,以扩展小我的爱心,以保..
什么是五戒教材
什么是五戒教材宏泰法师整理序文甲、五戒三皈大意乙、解释戒义丙、出体丁、受五戒的功益戊、归戒之分合与授戒之具缺己、进受五戒律仪之资格庚、受五戒法辛、五戒名义壬、受持五戒之功德果报癸、受五戒之后序文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
三皈五戒的含义
三皈五戒的含义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一、皈依的意义:皈依等于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死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外国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靠,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情人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