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念团图文版前言世人往往以为停止呼吸即是死亡,殊不知,人是由身体与神识和合而成。停止呼吸之后,宣告死亡的不过是物质的色身,神识则是不生不死的。人命终之时,而心识尚未出离,是亡者最痛苦的时刻,可以用“生龟脱壳、风刀解体”来形容。如病人的亲友处理不当,必使亡者受极..
正念
佛门吉祥卧:正确高效的睡姿!
忙累了一天,总想睡个好觉,若不想睡不着、睡不安稳、睡觉时惊醒或做恶梦,可以试试学习佛陀睡觉的姿势,那就是――“吉祥卧”!“吉祥卧”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姿势,意即朝右侧卧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记载:“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王,累足而卧。”说..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生活的环境中国人说怎样做事会顺利,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命你知道什么是命吗?为什么你有一个富贵的命,为什么他没有一个富贵的命,从哪里来的?种因啊。下种子,他前生种了许多福报的种子,又孝敬父母,又如法供养三宝,对可怜的人、众生,都关心,多放生,这..
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法会法语序印光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宿业深重,致遭天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经一百八十日,目未一开,除食息外,昼夜常哭。承宿善力,好而犹能见天,亦大幸矣。及成童读书,又陷入程、朱、韩、欧辟佛之漩涡中,从兹日以辟佛为志事,而业相又现,疾病缠绵。深思力究,方知..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虽东语西话。宾叩..
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般若咒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盖指般若为咒。非指揭谛揭谛四句也。今人但知咒属密部。而般若心经显部也。是显部亦咒也。此持咒家所忽焉而不察者也。又阿弥陀佛四字。悉皆梵语。使前人不加注释。与大明。准提密部何别。今人但知大明..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僧无为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我何人斯。自绝佳会不得已。如董萝石谒新建故事。许之。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人命呼..
拜佛八问
1、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佛法: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生理:低头时拉开颈椎各关节间隙,纠正颈椎,解除神经、..
海涛法师:若有人想自杀,一定要念这个咒!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海涛法师开示】自杀是痛苦的终结吗?绝对不是,而是更大的痛苦海涛法师:防止自杀偈海涛法师开示来大家念一下:大千世界,无挂无碍,自去自来,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就是这个叫防自杀偈,你念这个不是光念给这个人听,是念给这个人旁边的自杀鬼听..
如瑞法师:具足惭愧的心灵才是美丽的
具足惭愧的心灵才是美丽的。因为有惭才崇重善法,有愧能轻拒暴恶,不作恶法,所以一惭二愧是两种白法,达到一种境界,一定能起远离恶法的作用。人有惭愧心,感到十恶太羞耻,厌离三恶道,才不会去做坏事。没有惭愧的人,可以说是不知羞耻,那和动物又有什么差别呢?人是知道礼义廉..
仁清法师:为什么同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大的差别
有的人说我只念佛求往生,那也很简单,具足信愿行,保证临终正念不失,就能往生了。到了那边,九品莲花你坐哪一朵呢,就看你现在在这里用了多少功夫了,到那里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了,人家的是金的,你那个是银的,你想买朵金的吧,人民币不管用喽,在这边的功德管用。还有一部分包在..
信愿法师: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五)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开示: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五)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跟阿弥陀佛相应,念药师佛的名号跟药师佛相应,念香积佛的名号跟香积佛相应,那是一定的道理。香积佛的众香世界虽然很殊胜,但是你念香积佛的名号,香积佛没..
印光大师: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
《印光大师嘉言录》作事时,不能念兹在兹者。以未到一心不乱境界,则心无二用,难免间隔。苟能常存觉照,亦无所碍。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
智旭大师:楞严经文句6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61智旭大师著壬六、迦叶观法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金光涂佛形像。自尔以来。世世生生。身常..
佛跟魔在哪里?
佛跟魔在哪里?就是自己念头,自己念头一念正念是佛,恶念就是魔。魔不在心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佛是自己,魔也是你自己,与外面境界不相干。怨天尤人是大罪,是最大的错误,决定不可以。老祖宗教我们的话,好,要记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有障难了,反过头来反省,..
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领众太早损已利人但登五品,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示位。但登五品是什么?五品就是圆教五品位,在六即佛里面是属于观行即佛的位次。观行即佛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他没有..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以下, 益大师提出了五种发心,产生五种不同的结果:一、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有些人他学戒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弘护正法、续佛慧命,是想要作一个律师;他学经..
达真堪布:修行要有次第和效用
我来内地,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非常严重,非常突出。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学佛修行没有次第,东抓西抓,东学西学,越学越糊涂,越修越没有信心,最后什么也没学到。佛说过,修行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刚开始缺失很多,很暗淡,初二、初三以后,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圆满、..
宣化上人:去妄心存真心
心要正大光明,方能照破一切黑暗。《华严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行佛心,就是佛;你行菩萨心,就是菩萨;你行缘觉心,就是缘觉;你行声闻心,就是声闻;你行天人心,就是天人;你行人心,就是人;你行阿修罗心,就是阿修罗;你行畜生心,就是畜生;..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让闻名欲往生的人,通通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二)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让闻名欲往生的人,通通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二)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第六大点有六十七段经论法语,都是在说明,往生净土是仗着佛的愿力,我们看到了..
知道有佛的地方就有魔
「其它如《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这也可以用来证明临终佛来接引。那我们在这个经里面,从前面读到此地,知道有佛的地方就有魔。魔跟佛的差别,佛是正念,诸位要记住..
戒杀断肉吃素系列佛经汇编
1、《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原文和译文2、《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原文和译文3、《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六断食肉品第八4、《大佛顶首楞严经》戒杀断肉清净明诲5、《大佛顶首楞严经》戒食五辛修行渐次6、《大般涅 经》四相品断肉食章7、《佛说业报差别..
大安法师: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
达真堪布:正念如水滴石穿:处处变清净,处处变圆满
禅定是心专注、不动摇。有时候我们也在固定的时间、环境中修禅,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修禅。在日常生活中修禅,就是要提起善念,提起正念,保持正知正见,然后专注。作为佛弟子,我们都有一些正知正见,应该提起并保持这些正知正见。若是有无我和空性的见解,就提起这种正念..
农历四月初八,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全球佛子共沐佛光,转发超胜平日行善功德千万亿倍
农历四月初八,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全球佛子共沐佛光,转发超胜平日行善功德千万亿倍!今天认识佛教――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大慈大悲的佛陀天地间最尊贵的觉者我以至真至纯之心感恩您的降临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2019年..
印光大师:《法雨涓滴录》一书主要讲什么内容?(570-571)
内容:570、《法雨涓滴录》一书主要讲什么内容?571、印祖对《莲宗三种撷要》、《净土三字经》如何评价?570、《法雨涓滴录》一书主要讲什么内容?临终助念一法乃唐善导和尚所发明,谓平日不念佛者,依此助念,亦可往生。《法雨涓滴录》一书,于临终助念,及破坏正念之利害,颇有发明..
佛说人临终时会出现的投生六道现象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
慧律法师:开示录60
慧律法师开示录60⊙心里的忧悲苦乐皆是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当中。⊙无作,即善恶平等,即不招感一切业力。⊙用透视的眼光,也不否认有相,也不执著于无相的念头(无著于相,亦不住于相)。⊙菩萨并无脱离社会独善其身而菩萨是要兼善天下。⊙世间虽然是因缘生灭法,但也要积极的行善..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01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01第十九章行门第三节净业助行当前位置:无量光明>净土宗>净土经论>宗教程第六编(十)宗教程第六编(十)净土经论|发表时间:2014-07-23第三节净业助行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优波尼沙陀过去的修学过程,刚开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观察这个色身。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观,就整天注意你的色身就好。那么他从不净观而观到最后,“尘色既尽”,从有相的分别而产生厌离,到最后观察这个色身当体即空、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