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

经是修行成佛的路径

【又有径义】径是路,经是“修行成佛的路径”。“经”有道路的意思,是成佛之道,我们要循着这个道路,才能够超凡入圣。“经”还有镜的意思,就是照脸的那个镜子,有这个意思。读经,要以经典的道理,经典里面所讲的标准,跟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对照对照。用经典照照自己的心,我们的..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7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47「二命根」:依业所引,于第八识种子上,令色心连持不断,假立「识、暖、寿」为命根。换言之,命根即是识暖寿具在,三者和合的状态之假名,在此「命根尚在」时,能令色心不分离,识不离身、执持色身,令身不散坏。又大乘光法师百法明门论疏云:「谓依..

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

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净宗,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谁要真正弘扬这个法门,如果来生他不离开这个地方,来生在世间是帝王,那么大的福报。这个帝王的福报能传多少世?至少传三十代之后。今天修这个福报,我们敢讲不是三十代,至少一百代;换句话说,他享国真是..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鹿。”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告诉比丘们:“尚未漏尽烦恼之前,切莫自恃,懈怠放逸。”此偈亦说“不为时自恣”。长养色身四大,犹如与毒蛇同住一处。比丘们应当勤精进,以求出离三界..

星云大师:《心经》第13课03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13课丨如何过上没有烦恼的人生?03三、生死流转我们读《般若心经》,主要是为了要有般若,证悟般若智慧,超越对待、超越有无、超越生死之外,去认识自己生命的实相,去认识自己的本来面貌。什么是本来面貌?可叫作般若、真如、佛性、法身、实相……名称尽管很多..

信愿法师:称念名之众生,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称念名之众生,依阿弥陀佛之愿力,决定往生(一)晚上借着大家今天持守八关斋戒,以及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到了第六大点,说理举事的第四十二段文,晚上从第四十三段文,接着看下去。请大..

佛源老和尚:法语精选

用功夫没有什么讲的,没有时间与社会上一样放假、探亲,那搞不好!佛是如来,不去不来,不生不灭,如如不动,哪里有休息不休息!心里没有定力跟着社会上走,那是不行的。在家人为名、为利,财色名食睡好玩,我们如如不动随缘过,云门祖师讲:“天天过年,天天吉祥”,没有什么年、日..

宣化上人:修道人,切记!关键就在“财色”两关,若能打破了,一切就无执着

今天讲一个特别的法,什么法?“钱”的法。钱为何是不净之物?你们看!钱是世界上最不清洁的东西。一般人数钱时,多数用口水来数,口水中含有无量的细菌,而钱已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口水,不知有多少种的细菌在传染着,可见钱越数它就越不干净;但有人反而爱钱如命,这就是明知故犯。有些..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18

所谓依报,就是身体居住的土,名叫所依。随着造的业不同,依有胜劣,所以名为报。所谓从这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同在华藏世界中,二土相望。如今说“过”,就是从这里向西横跨过去啊。所谓一个大千,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啊,到下面讲六方时再辨析。所谓十万亿,是从这娑..

把这几句经文研究明白了,保证能了生脱死()

这几句经文研究明白,保证能了生脱死,同罗汉的境界一样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法华经》〈序品第一〉上说:“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这就是罗汉证道的境界。“诸漏已尽”:诸漏包括多说话、多听声、多看色、多妄想在内。何谓不漏?简要言之..

苦乐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为什么那么苦?

诸佛菩萨,他们决定会现身,众生有感,特别是在苦难的时候有感。欢乐的时候也有感,他在天上示现,天人欢乐,为什么也要示现?欢乐容易迷,容易迷惑。我们人间跟三恶道都在受苦受难,他来示现,帮助我们觉悟。无论是苦乐都不能够迷,苦乐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为什么那么苦?因为你迷..

念报国土恩!你,就是中国!祈愿祖国繁荣昌盛、世界祥和

爱|国|爱|教庄|严|国|土不作国贼《梵网经》中说:“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不漏国税《优婆塞戒经》中说:“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贾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漏国税,就是..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譬如说: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我没有皈依,算佛弟子吗?可以信佛吗?信佛的同时可以信其他宗教吗?信仰佛教需要守戒律吗?还是出家才需要?皈依是不是就是出家?皈依之后..

信愿法师:佛号一出天明鬼去

【念佛感应录】佛号一出天明鬼去两年多以前,我受到李元松老师的感召,知道家庭也可以是成佛的道场,于是鼓励爷爷念佛。爷爷林金城居士,今年98岁,出生并居住于云林县西螺镇,爷爷现在每天念佛约一两个小时。念佛后,爷爷曾多次向我提起约80年前年前听过的一则传说,因为这则传说..

三皈依中的“两足尊”,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汉语词汇的含义非常丰富,一个字都可能有很多含义,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外国人学起来会很头疼。比如佛教三皈依中的“两足尊”,对于不了解佛教的人来讲,就很可能误解。“两足尊”,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并不是说两只脚很尊贵,不是这个意思,大家千万不..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八章)02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八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八章明暗还天地02建十方宝刹,现六趣牢笼见性即成如来,于一毛端,建十方之宝刹;徇物即为凡庶,向真空里,现六趣之狴牢。变易在人,一性无异,迷悟由己,万法不迁。这段永明寿禅师的话,文采之好,美极了。现在人在中学时读的物理..

在地球上修行的惊天秘密

惊呆在地球布施一人佛法的功德,在净土要修二十千亿百千千亿劫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个小菩萨,一个叫美音菩萨,一个叫妙音菩萨。有一天,两个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这是谁呀?华光开敷遍身如来就跟两个小菩萨说这是娑婆世界的文殊菩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说..

佛有四件事做不到

经常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人注意了,佛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去寺庙拜佛时,有些事情可以求佛,有些事情就别再去求佛了,因为佛也不能事事都办到。这四件事佛也做不到,求佛不如求自己,看一看是都有哪四件事?第一件事:因果不可代。佛经上上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

你干的是福德,功德没分

提升之前,也就是说你在修善、你在积德之前,必须要把业障消除,业障要不消除提不上去,想提就是提不上去。为什么?业障在障碍你、在妨碍你。所以古大德常讲,我们行善,「未论行善,先须改过」,就这么个道理。我们要积功累德,不先把业障消除,这个功德就不能成就。前面诸位要听..

佛陀涅槃是死了吗?他到底去哪了很多人不知道!

释迦牟尼涅槃像涅槃(Nirvana):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方法,综合起来做好的话,财命福慧当有不可思议的变化。“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做善事有善心的男女),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

佛不在天上,佛其实离你很近

什么是佛?佛在哪里?很多人都认为,佛应该住在寺庙里,或是应该住在天上,这样去想就愚痴了,其实佛离你没有那么远,他就在你身上,只是你没有见到他而已。佛教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和尚问师父:“什么是佛?”师父回答他:“你就是佛。”小和尚一愣又说:“我怎么没有感觉呢?..

王阳明:人生最怕的就是一个“傲”字

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静时存养,动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人生启迪:人如果..

曾文杰:光之漫谈

光之漫谈光明是什么?黑暗又是什么?在中国神话中,认为天地没诞生以前,宇宙漆黑混沌一团,如同一个大鸡蛋,里面只有盘古一人睡大觉,睡了一万八千年,突然醒来,见四周黑糊糊,拔下一牙变成神斧,朝前猛劈,一声巨响,这个大鸡蛋一下裂开了,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

一心四种净土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净土见解,是叫做一心四种净土。所有的国土,从这个角度来讲,无外乎四个层面。比如说,诸佛所居的清净无染的遍一切处,就叫常寂光净土。那么如果有这个法身菩萨,乃至诸佛的报身显现,就叫做实报无障碍土,又叫实报庄严土。如果说修行已经不在三界轮回,了生..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我曾给我的《药师经》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第一个是带给我们幸福,这个幸福包括今世的利益,也包括来世的利益。今世的利益是在财富、家属(就是你的家人家庭)、职场(即药师经里说的官位)、寿命..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二知识?一者恶知识、二者善知识。譬如贼师造恶逆,杀害君父破乱天下,众生被毒殃无不加,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罪。如释迦文菩萨发意求道救护众生,四等四恩接护一切,三界五道靡不蒙度也!所谓善知识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福..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的音声,就该是“阿弥陀佛”了!长夜漫漫,是谁为世间燃起法炬?业海茫茫,是谁为众生擎起慈航?就是这句佛号,就是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今年早春,在我生活的海滨小城,天气热得有点反常。然而,当我..

宏圆法师:末法时期,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讲到这里有人就会想,这个修行的方法我们能听明白,也听明白了,但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太重,我执的习气太重,整天不是执着这个就是执着那个,再怎么努力这一生都很难做到无住相,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习气重,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著有《金刚经讲义》的江味农居士生前常说“教宗般若,行..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具体是什么意思?

三界是讲一个空间范围,而五行大家都知道,上面也说到了基本上是在讲一个相生相克的理。三界和五行所讲的都是一个未得正果的范围之内中。在人类这层空间以上有几层天,在这几层天内的生命称为天人,对于人来讲那是神,但大都是未成正果的神,也许几百年后都要轮回的,但也有成正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