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德相我在云居山,我看着虚云老和尚啊,好像很容易,这安安静静的就跟睡着了一样就断了气,看着没有一点痛苦,这就是他呀,几十年、百把年的修行,临命终现瑞相。虚云老和尚,人家把他软禁了,他跟那些头头说:“我犯什么法?你这样搞啊,我死不闭目!”老和尚断了气,两..
化身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出现了一个名叫“毗沙”的恶鬼,极为凶猛残暴,杀害了无数人民,他每天残杀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不等。因为杀戮之气,感得许多鬼神及罗刹聚集此国。当时,拔祇国人心惶惶,齐..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时,统治者文茶王钟爱的皇后不幸逝世,侍臣立即禀报:“大王!皇后今日命终!”听到这个噩耗,国王怀着忧愁告诉侍臣:“速用麻油将皇后的遗体保存起来,让我可以时常看望。”侍臣依大王的命令,将皇后的遗体浸泡在麻油中。悲伤..
商船出海三次遭海怪拦截 和尚说法度化海神
商船出海三次遭海怪拦截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划,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呢?”“大众!我认识一位受持五戒的居士,福慧兼..
作为佛祖指定的接班人 弥勒佛到底是什么来头?
菩萨都本可以成佛,只是为了普渡众生,才不愿意成佛。所以菩萨普渡众生的慈悲愿望,被称为菩萨的“本愿”。相当于菩萨许下的诺言,只有本愿都实现了,他们才会成佛。菩萨的本愿大都不止一个,很多菩萨的本愿都是建立净土。所谓净土,是一块远离六道之外的美好佛国。菩萨发愿建立净..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教诫。”这位比丘起了这个念头,世尊当下便知道了。于是世尊告诸比丘:“如果有比丘心里起了这样的念头:‘希望如来能够亲自教导训示我。’这位比丘应当持戒清净..
这个最著名的佛教故事连不信佛的人都知道,你呢
萨波达王割肉喂鹰久远劫前,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平日广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总是能够体察民情,悉心倾听,应愿供给,从不吝惜。一日,帝释天王的天寿即将终了,心中愁闷不乐。这时,所有的天龙鬼神见状,不约而同地相继询问:“天王您为什么如此面带..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也经历过无数传奇(神异)事件。相传虚云禅师当年为报母恩,从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过程中,曾有两次处于生死关头,得到..
8岁小和尚临死前在雨中做了一件事 影响波及80年
沙弥听了非常欢喜,相信为善有报。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在城市附近有一片森林,森林里面有五位高僧在修道,其中一位比丘已经获得神通,能看到他人的寿命。有一个小沙弥,年仅八岁,也在山里同修,大家各坐一方,参究佛理。这位得到大神通的师父,已经预知沙弥只能再活七天,心想:如..
寒山和尚被揭破真实身份 钻进石壁消失无踪
不论别人顺他逆他,对他好或不好,他都亳不在意。寒山子,唐朝人,但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个地方的人,只知道他隐居在浙江天台县西边灵江上游的始丰县西境七十里,有一个名为“寒岩”的地方,认识他的人都称他“贫子”,他也喜欢装疯卖傻,常常语出惊人。寒山常到天台境内的国清寺,和..
印光大师的受戒师父印海律师
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月,陕西兴安府(今安康市)双溪寺印海定律师传戒,特派职师来湖北竹溪县请莲花寺的知客师去担任开堂和尚,也就是在传戒法会中负责教授求戒佛子受戒仪规和生活礼仪规矩的和尚。当时印光大师以沙弥的身份在莲花寺挂单,并负责料理库房。来人了解到印光大师擅..
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电影《三打白骨精》海报[原标题]多识仁波切:从佛理的眼光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是根据佛教思想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从作品的构思和故事情节来看,作者吴承恩有相当的佛学功底。作者用形象化的思维描写了从人到佛、人心净化的艰难历程。西天大雷音寺是佛家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
妙善孝心感动天地 功德圆满化作观世音
妙善孝心感动天地,功德圆满化作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观世音有许多化身,其中最着名的要数千手观音了。然而,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千手观音的故事起源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香山寺。香山寺全称香山普门禅寺,位于市区西北方向,始建于东汉,是我国最早的寺庙之一。香..
大熊慈心救护砍柴人 反遭砍柴人杀害
大熊慈心救护砍柴人,反遭砍柴人杀害。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往迦耶山的路上感冒了,弟子便延请当时最有名的耆婆医生来看病。然而,药还没吃完,世尊的病就已经好了。“这剩下的药该如何处理呢?”耆婆医生请问世尊。“拿去供养僧众就行了。”佛陀回答。于是耆婆医..
虚云禅师诚感文殊菩萨 化身乞丐两次救助
虚云禅师诚感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三步一拜朝礼五台饥寒将死,乞丐来救老和尚是在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光阴过得真快,老和尚割爱辞亲,不觉转瞬就是二十多年。自忖道业没有成就,终日随风..
佛陀亲自告诉你:为什么要拒绝利用神通来传法
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编者按:本则故事取材自《长阿含第二四坚固经》、《长部第一一坚固经》。神通,是禅定修学成就后,开发出来的超常能力,最让一般常人感到神奇而具吸引力了。然而,佛陀所要教导我们的,是烦恼的彻底止息与生命的解脱,这不是神通所能成办的。有一次,佛陀来..
妓女也有可能是菩萨!切不可慢待
编者注:佛菩萨度化人间便会化作常人的模样,并不会向他人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观世音普门品》中有言: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又如地藏菩萨常住地狱,也会现地狱众生相。所以《金刚经》中有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揭秘: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藏菩萨圣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
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门孝经”?一..
虚云朝拜五台山多次被文殊菩萨所解救
编者注: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
丈夫轮回成为鹦鹉被妻子买回家中
编者注:人到底从何而来?人死后会不会有来世?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如何显现?下面这一则故事确实可以证明人有来世,而且六道轮回似乎也不是空穴来风。六道众生轮回不止这个事件发生在瑞士贝恩市一位大学女教授弗朗西斯-斯佩克(FrancesSpeck)的身上。她与先生非常恩爱,如胶似漆。但..
禅净何争
虚云老和尚论〈禅净四料简〉乙未(1955)年三月二十日于江西云居山----------------------------------------------------------------一九五五年我曾到过江西云居山拜谒虚云老和尚。一日,老和尚约我到他的禅房吃饭,我便问老和尚:旅港之北来僧侣,常以〈四料简〉示众,其一曰「..
大宝法王神奇的转世故事
大宝法王神奇的转世故事(多图+视频,恭敬瞻礼)第16世大宝法王噶玛巴的转世传奇噶玛巴的法脉传承是从金刚持佛传至印度的帝洛巴和那洛巴大师,再传至西藏的大翻译师玛尔巴,从玛尔巴传至名闻四海的密勒日巴大师,从米拉热巴传至冈波巴大医师,从冈波巴传给了第一世噶玛巴(1110-11..
做脏活更容易消除业障
治病要懂得借助外在的缘起。比如说妇科病,就是女人体内的水有问题,水出现了污浊。水相对外在的环境,就是河流。你想看,一条发臭的河流,臭水沟是怎么样子。人体水得病,也是这个样子。那要怎么借助外在缘起,就是去寺院清扫垃圾,尤其是臭水沟,以及厕所。有个人得了妇科病,也..
飞龙化身修忍辱 世缘因果不思议
编者注:此则故事摘自海涛法师整理的《佛经故事选集》。世尊在成佛前,广行菩萨道时,曾经在某一世中,与阿难尊者分别转生为金龙和白龙,一起生活在大海里。有一天,白龙无聊地对金龙说“我们共同在海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海里的所有景观,我们都看遍啦!我俩一起上陆地去游玩,..
丈夫去世转世投胎成小鸟 六周后妻子恰巧买回
生命是否有轮回转世?人是否在去世之后又去了其它空间?佛教坚称生命因为因缘果报的业力牵引,在六道中轮转不休生生死死,这些到底是真是假。人是否会转生成其它动物?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又一次成为证明。人去世后投胎为动物之事,不仅在国内有,在国外也有,下面我们来分享一则..
佛教故事:半生苦修感动菩萨 一念之差羞愧自杀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摘自《近代果报见闻录》,最初由韩谢庭讲述,文字细节方面,小编稍有润色。为避嫌疑筑屋田间,坚持不懈苦修廿年。不近女色财心未断,廿年之功一朝丧尽。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高石桥有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经娶妻..
权力与信仰博弈:唐太宗一生对佛教态度的变化
一前人论及唐太宗与佛教之关系,历来有二说:一谓太宗弘赞佛教,如欧阳修曾责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一谓太宗实不以信佛见称。对唐太宗和佛教之关系的看法,何以大相径庭?盖因有关史料往往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就见仁见智,各持一说了。其实,这..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圣谛法门,思惟世间苦、空、无常,法喜心生,随即证得初果,于是长跪合掌请问世尊:“舍卫城中的人们,如果能亲聆世尊法音,会不会像我一样,顿证真实,成就道果呢?”佛答:“舍卫城中,人多信邪,难于领受圣教,很难能像你一..
辱骂高僧恶报惨烈 罗汉蒙冤入狱消业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佛教圣众因缘集》,原题“宿业难消,罗汉遭灾”。因果业力贯通三世,实在不可思议!前贤针对此事,有诗为证:“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苦报三途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