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段,称为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

益西彭措堪布:念佛警策讲记

示念佛切要明憨山大师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了?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修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法门,目的是要一生当中就了脱生死,所以说念佛..

地藏菩萨的前世秘密和菩提心七重因果修法

时值末法,法弱魔强,很多清净的教法未被传习,比如修本尊一事上,很多人的修持不建立在戒律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只是精进地修法、念诵,杂以三毒。所感召的决不会是出世之果报,仅得少少人天福报,有的可能还堕恶道。如普通人再精进,恐怕也念不了几个亿,但是念诵几个亿忿怒本尊心..

济群法师:佛教解读人类终极谜题之我是谁?

济群法师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谜。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追问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终极问题。因为我们最在乎、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我”。我们的整个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建立。但我们是否想过: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仅仅是这..

戒色4年分享身心恢复的过程和心得!

感恩各位同修大德建立如此殊胜的忏悔共修平台,回忆我曾经的邪淫恶业:说来惭愧,在初中的时候,不知何原因,那时候YY的念头特别大,到后来无师自通,就此犯上邪淫这大逆不道的事,现在想想怎么当时会做这样道德沦丧的事,小学的时候暑假具体时间记不清了,跟表姐在家玩,莫名其妙的就..

礼赞五方佛

礼赞五方佛"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俗称"大日如来"、即是释迦牟尼佛)、东方阿佛(另说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方毗卢遮那佛中央大日如来(毗卢..

净土法门:学习最大的障碍

浮躁是我们学习最大的障碍,浮躁要不除掉的话,永远体会不到,你所能学到的是语言、言语,是皮毛,是这些文字、名相,你学的这个东西,真实的道理你没有办法知道。你的心愈清净,体会就愈深,到你平等心显现出来了,差不多,你纵然没有开悟,也接近开悟的边缘。清净是见思烦恼淡薄..

曾文杰:悲华经中对许多诸佛菩萨的介绍简述

悲华经中对许多诸佛菩萨的介绍简述悲华经很长,一般人可能没耐心细看完,我倒是很喜欢此类经典,如贤劫经类及世尊本生故事之类。佛经里这些其实都是历史,而且是人类史上最真实的历史记录。跨越的时光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不是神话,不是科幻,不是虚构,却又比这些更精彩更神奇。..

净土法门:得到阿弥陀佛道力加持的诀

我们今天学大乘,我们今天学净土,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破迷开悟。净宗这个法门太殊胜,非常特别,佛的无量法门头只有这门,除这个之外你再找不到了。为什么?你看成佛,一切法门成佛,烦恼要断,不断烦恼不能成就;业障要消,业障没有消乾净,成不了佛。这叫难行道,断烦恼、消业障谈何..

《法句经》:忿怒品第二十五原文和白话译文

作者:尊者法救维只难前言:《法句经》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法句经》是从佛经中录出的偈颂集。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纪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来传诵的佛祖法句,编集出新的《法句经》。《法句经》忿怒品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忿怒品者。见嗔恚害宽弘慈柔天人爱。忿怒不见法忿怒..

犯邪淫想彻底戒除,快速灭罪;弥补损失福报,重获新生的方法

快速灭邪淫罪,增长福报的方法以下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走上幸福人生之路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重获新生!戒淫得善果!明朝项希宪,曾梦..

佛教是绝对反对自杀的,自杀痛苦无边,得无量罪

佛教徒是绝对反对自杀的,自杀得无量罪镇江人张大,旅居扬州,康熙七年五月病死,见了阎王,阎王说:抓错了人!你既然到这里,可捎一封信到阳间。于是,令一鬼兵引他游览一座城市,城门口匾上写着“枉死”两个字。他看到很多鬼魂,拖着一尺多长的舌头,自称是吊死鬼。每天到这个时..

宣化上人:《华严经》每一句经文,都是无上法宝

这部《华严经》,也就是法界经,也就是虚空经。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华严经》的所在处。《华严经》的所在处,就是佛的所在处,也就是法的所在处,也就是贤圣僧的所在处。所以在佛始成正觉的时候,就说这部《华严经》,教化所有的法身大士。这一部经,因为它是不可思..

星云大师:你不可以不信因果

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顺因果而行,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因果”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真理。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得失,追根究底,其中的一切过程,惟有“因果”二字才能予以说明。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使是变种接枝,也有变种接枝的结果。像三..

忏悔的意义与灭罪的原理

忏悔的重要性:忏悔的意义与灭罪的原理一、忏悔的重要性忏悔罪障是佛法中重要的内容,是每个学佛者必修之课。因为如果不忏罪,无始以来所集之量如虚空的罪垢不能得以消除,罪不消,则阻碍修道。龙树菩萨说:“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以前的恶因所造成的。”诸如我们现世的衣食不足、..

我们为何会忘记前世

我们为何会忘记前世文:慧寂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陀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

净土法门:阿惟越致的意思是什么?

极乐大士」,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具足如是种种无碍妙辩,无有障碍,故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这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得到。所以经上讲的这些,不是与我们不相干,都是讲的法身菩萨,那我们听了有什么意思?而不知道这部经上字字句句都是讲自己。我们只要生..

独尊湛现:必须要按照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努力修行

第一,对老师的选择,必须是真正的证悟、证道的这样的,来进行作为自己的依止师。大家要注意,不是说每个学佛修行人都是如同上师、法王那种境界,如果达不到如此的境界,都属于学生。我们问路一定要寻找教授这样子的来询问。这样他们能够用按照次第,程序的方式对我们的引导。第二..

念观音生西的几则案例

(一)“观音来接引既望自归真”清代源度大师,字慈舟,河南镇平县张姓的子弟。偕同其弟放弃儒学,依止辉远明公剃度出家,不久受具足戒。一向归心于弥陀净土,尤其恭敬信仰观世音菩萨。他在所居住的地方,另辟设一间清静的小房间。除了香花、油灯、装饰之外,其供养的圣像,不论大尊..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十九愿修诸功德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十九愿:修诸功德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颂曰我说彼尊功德事众善无边如海水所获善根清净者回施众生生彼国一、列诸愿名此愿诸师所立之愿名有七:临终现前愿..

妙望法师:众罪如霜露一觉即清净

我们的行为有「身、语、意」叁业,一切行为的缘起就是「起心动念」;从一念无明起造种种罪,所以改过也要从心改起。培福、施如淡化罪业,但不能根本消业。诵经、抄经如暂时停止不好的波动,但不代表能消业。是要借着清净法水入心时,转业、转念、转化为正能量。保润在心,滋润身心..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要皈依佛陀?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入门仪式,就像基督徒的“洗礼”,佛教徒的“皈依”。皈依,印度人称为“南无”,皈顺依怙的意思;藏族人称为“嘉木卓”,“嘉木”是保佑。“卓”,是愿意。“我要去皈依”,意思就是“我愿意接受保佑。”那到底谁来保佑我们呢?这就牵涉到我们要向谁求皈..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言《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训。在过去几百年中,流通世间,深受修行者的喜爱。千千万万的人从这本书中获得利益,有人以她的启发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人把她做好自己修身立德的范本,还有人因她而进入佛门。到了上个世纪的初期,由于印光大师极力提倡,这..

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掖,开示教他也。(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以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亦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二)..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实相之中。幻生妄想执著。由兹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

《十牛图颂》略说

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要把它调伏得听话、干活、耕田,要经过一段的时间。调伏牛,就是要让它驯服。要让牛驯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下苦功夫。古人把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并画..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在德叉尸罗国中,有一位罪人被关在僧坊里。某一夜晚,有一场开示的因缘,这位罪人也来到讲堂听法,随众次第而坐,说法比丘向大众开示生死逆顺之经。佛曾经告诉诸比丘:凡愚..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

见他人布施,要起欢喜心

“如果自己没有布施,见他人布施,要生起欢喜心。”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的话,那就是与佛法正道相应了。如果自己没有布施,见到别人布施了,要生起欢喜心、随喜心,要欣赏、赞叹。现实的佛教徒和一般人却不是这样的,见到别人布施了,要嫉妒和诽谤:“那钱不是什么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