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烧法?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什么叫金刚?就是不坏的意思。什么叫菩提海?就是大觉海。其实比海还深,比海还远。这种觉性是无边际的,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人人修金刚的法,把自性修成金刚般的光明,把真心修成金刚般的坚固,把身体修成金刚般的不坏。我们在般若堂参禅,就是修金刚大..
无明
宣化上人:最彻底的布施
出世俗的家,出烦恼无明的家,出三界的家。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对于家庭的一切他都没有执着心。他的心目中,早已远离了家族观念..
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
修行过程中,不仅要积累资粮,更应忏悔业障。无始以来,正是业力推动并左右生命的延续,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其他宗教认为世间一切皆由神造,而佛教不承认有造物主,并指出命运正是由自己造作的业力决定。业是由行为构成,包括身业、语业和意业。所以说,身体、语言、..
佛经中的经典名句:401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3、六根:眼,能见色者是;耳,能闻声者是;鼻,能嗅香者是;舌,能尝味者是;身,能感触者是;意,能知法者是。4、六尘:色、声、香、味、触、法。5、五蕴:色、受、想、行、识。6、四缘:因缘、增上缘、所缘缘、..
戒邪淫的好处与功德
以戒淫为因,果报是什么呢?果报首先是得功名如意,眷属如意,能得贵子(好后代)。能健康长寿(夫妻之间能节欲,均得健康长寿)。戒淫能令人身心安乐,最后得善终。中国人所推崇的五福:富贵、康宁、好德、长寿、善终,都可以得到。淫念消除了,各种淫乱行为也就不再 生,其他的恶习也..
佛像流泪的原因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是颠倒过一生-01-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其实,不论是“虚荣的..
关于放生的种种疑问在这里,随喜发出去,有如放生
1-问:什么叫放生?答: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2-问:为什么要放生?答:简单地说,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要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有罪必报,有债必..
宣化上人:为什么你持咒念佛都没有感应?
身口意三业时时要清净才会相应节选自《楞严咒句偈疏解》◎宣化上人讲述最初发菩提心这一念,一念觉,众生就是佛,一念迷,能成佛也还是众生。无明一生就背觉合尘,智慧一生就背尘合觉。你在最初一念觉悟,发心要出家修行,千万记住那一念。古人有句话:“学道不负初心,成佛有余。..
宣化上人:修行要注重德行
人的德行不够,脾气就很大,无明就很重。◎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九日开示万佛城是圣人修道之处,所以魔王要来扰乱修道人的清净心。魔王想战胜圣人,独霸一方,所以处处找麻烦,令圣人投降,俯首称臣。各位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绝不能竖白旗,一定要奋斗到底,最后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
度众不以为烦-佛为度一人曾用8万年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六精进品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之前,有一世界名为寂灭世界,正处喜爱劫中,净现如来应世说法。人民生活快乐幸福、财富圆满,寿量可达八万四千年。当时有一王子名为吉祥宝,相貌端严、财富广积、为人傲慢,他从未拜见过净现如来,..
忍辱才能成就
「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这个决定是什么?忍到底,受不了的时候还得要受,不能放弃。能忍到底显示出心平气和,这个忍辱功德就现前了。心 头没有贪 痴慢,清净平等,生智慧不生烦恼。忍辱是叁昧的前方便,不能忍怎么得叁昧?叁昧简单的说就是制心一处。我们今天修忍辱波罗蜜一举一..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5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这是三毒中的第三愚痴。愚痴是智慧的反面,能把智慧的光明盖覆了而成无明。经上说愚痴能增长三毒,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源。愚痴增长便成邪见,从邪见遂受畜生的果报。爱欲拿水来比喻,嗔恚拿火来比喻,这都是..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97
辛四、明十地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梦中所有境界是你心里变现的
「又《甄解》曰: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义是义理,德是功德,功德多,我们称万德。法界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大乘教佛常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法怎么来的?心变现出来的。心找不到,这是说真心。妄心跟真心相似,妄心在哪里?你起心动念所想的,这都是妄心。举个明显..
宣化上人:这种光明,能令众生普发大誓心,断除烦恼,证得菩提道果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又放光明名济度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济度三昧。这种光明,能把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过烦恼中流,济登涅 彼岸。也就是四宏誓愿中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无量无边那样的多,我们要发愿,度一切众生出离苦海,..
宣化上人:在家如何修行?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师言..
悟道法师:读地藏经消很多业障
我们学会也是秉承老和尚,这个六十年教学的理念,这个教学理念它的主要重点,就是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每天大家来上班前,诵一遍《感应篇》,长期累积来薰习。我们读诵还没有悟处,就是我们业障还很重,业障重那更要加强读诵,不能够中断。..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风雨一来无处躲避,所以这三个字一样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余五道亦是一样,飞禽走兽、虎狼蛇鼠,都要安身住处,要羽毛为衣,也要饮食。衣、食、住三事本来是..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十二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十二章随缘了缘成佛缘03道在方便中十信终心,即以方便三昧,达无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贤体用法界法门。所以说由‘十信位’至最后成佛,处处都有方便方法,依《华严经》的境界是什么方便方法?为他好或为我好?重点在先为他好,给人方便,后谈到为我好..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96
壬二、别明加行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2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三归者(归,亦作皈。皈字从白从反,取其反染成净之义。)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即便趣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归依,即登彼岸。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
梦参老和尚:这是修行最大的敌人
你想修行脱离苦海,第一要先断烦恼梦参老和尚《浅说地藏经大意》你想修行脱离苦海,第一要先断烦恼。你学戒、修定、成就慧业,目的是什么?断烦恼。坐禅持戒,这是很重要的,得定可以开智慧,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断烦恼。你修行的时候还有些障碍。我的道友来找我,我就告诉他,要注..
为何放不下?因为还没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够真实的觉悟,你才能够真实的放下!今天我们讲到“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今生的生命”,你一定要对这种一时的个体生命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我讲实在话,你真实地放下身心世界,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摩尼宝珠。有一位法王,他讲出一个很好的譬喻,这个譬喻你要好好地去..
助施功德也能得佛授记
无数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卖麻油膏为生。当时有一位比丘,每天到老婆婆那里取麻油膏,为佛陀燃灯,如此持续了很多年。后来,佛陀为那位比丘授记:“你以后成就佛道时,诸天人、国王与人民,都将一同向你祝贺。”比丘回答:“感恩佛陀慈悲授记。”..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
广钦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为人生只是为了享福作乐而已,殊不知道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
德光法师:学佛人,要不要尽力去求“福报”?
不学佛修行的人往往一味地求福报,觉得多多益善,但有时候福报多了,用不好反而会带来麻烦,古今中外多少人都葬送在财色名利中。那么修行之人,到底该不该追求福报?修行过程中又该如何对待福报呢?很多自诩“修行”的人,对积累福报嗤之以鼻,觉得那些都是不了义法,每天只自顾自地..
持不淫戒的功德和贪淫的十种过失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欲的戒律,可以获得五种功德,这是三世诸佛所称赞的。不淫欲的人,具备佛的威仪,身体香得如佛一样。哪五种功德呢?一、摄持眼睛,不看淫色。就算美色出现当前,也要把他当成粪虫,有如刀子割心般难过,有如火烧眼睛般痛苦。心里不要起一丝的爱意,要想到生死..
净土圣贤录白话:隋智
智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梦见五彩的云烟,回旋环绕在自己的心怀之间。等到诞生的时候,屋内突然光明照耀清净明彻。生下以后,眼珠有两个瞳仁,每当睡眠时必定合掌,坐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面向西方。年纪稍大时,凡是见到佛菩萨形像一定顶礼跪拜,遇到僧人则心中..
呷绒多吉上师:“委屈”、“面子”让你痛苦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478):常生活里的一切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佛法。耳朵听到的声音,心里产生的念头,所有的这些显现,它的真相是什么?就像彩虹一样。说有,你去追它也不可能追到,你去抓它也不可能抓到;说没有,它有美丽的七彩颜色。所有的一切就像彩虹一样,显而空,空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