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大悲咒不可思议出世间的一种功德,不可思议的鬼神之类的一种加持。它的这种作用能够让一切鬼神听号令,当然我们不去乞求,命令不一样,命令神。我们知道大悲咒这种作用,知道它的这种功德,我们正确地去理解。降诸天魔,制诸外道。我们平常遇到的干扰是自性魔障啊!这是..
无明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用通途教理的话来说“一念具足十法界”。凡夫众生他一定是有念的,他不会做到无念,无念境界唯佛方有,等觉以还的菩萨都还有念,微细的念。既然有念,他就必然在十法界当中找到一法界的安顿。当我们一念五戒、五常的时候,就住..
修行就是管理自己的生命
大日恒光:人为什么要修行?就是因为累积了太多的心垢,太多的导致我们痛苦的、循环的一些错误。修行就是要改正这些错误的,也是来锻炼,让自己的人格能够成熟、圆满。但在这个世界上,基本上可以说,能够很完全地改正自己的错误的人并不是很多。这里面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发现不了..
爱什么就会被什么锁住
世人多认为佛法要无条件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是受到我国广泛流传的禅宗精神的影响,殊不知:禅宗之无分别是建立在对空性的体证之上,凡愚劣智妄谈无分别,极易落入空执。爱什么就被什么锁住,这就是执著。执著就必定有苦,但世人却把这种执著当做“感情”而不肯放下。我们执著不舍的..
善恶在心
我们来到人间,有人的身体、人的形状,有自己的血肉之躯,五官具足,也有父母给我们的名字。人的这个身体本身没有对错,错在我们这个身体会去做错事、做坏事。做错事、做坏事就会给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给我们直接、间接有关联的人带来麻烦、带来纠纷、带来问题、带来苦难;反过来..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2.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3.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4.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5.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逸多!佛出世难;离八难②身,亦为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③无畏④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⑤等菩萨之法,能说法人,亦难开示。阿逸多!善说法人,非易可遇,坚..
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Buddha的音译。又称浮图、浮陀等,..
放生正是践行佛陀之大慈悲
世间福德,放生第一。众生在世间最为宝贵的就是生命,我们从屠刀下抢救生命,正是践行佛陀之大慈悲。天地有好生之德,十方诸佛菩萨都以慈悲为怀,放生就是跟天地善神的好生之德相应,与诸佛菩萨的慈悲相应。放生自古是佛门传统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历代祖师大德都会传承放生善行,甚..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管住自己那颗驿动浮躁的心,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佛学又称为治心之学,佛经上经常用各种比喻来说明我们的心:(1)心如猿..
既然说佛性平等 那你为什么还没成佛?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财神,那财神爷给你了,你也要心存感恩。其实我们人最缺的是智慧。一个人若有智慧,无论怎样的生命境界都能成为生命的财富。没有智慧、福德,拥有得越多有时反成一种祸害。智慧,生命的财富一个人拥有大福报,必然要有与其相对..
对治邪淫应从四个方面下手
人受着无明爱欲的驱使,投生在这个世间,此业报身乃一切众苦祸难之本源,一切饥渴、瞋恚、色欲、怨仇,皆因有此身体。即如淫欲一事,有女人之身,即爱男子;有男人之身,即爱女人。人的诸多行为造作,事业追求,其最初之动因,多为淫欲。或善或恶,总属万劫轮回之因。爱不重不生娑..
以心境来转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在佛法来讲,好的就是顺境,坏的就是逆境。对于顺境和逆境,我们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应该要保持一个“忍”字,保持正定。面对好的境界,如果没有正定,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就是所谓的“乐极生悲”。如果遇到逆境,仓皇失措,忧愁悲伤,也是不..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佛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宽以待人,容人之过,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他人犯过失,有的是有心去犯的过失,有的是无心去犯的过失,这就是谈动机。儒、佛圣人在动机和..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业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个,就是颠倒妄想。佛陀解释颠倒妄想,是分成三部分来解释。第一个,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这个感受是来自于业力的刺激。我们的心跟外..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激之扬之,俾欣俾厌。胜心既发,净业斯成。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
以心境转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在佛法来讲,好的就是顺境,坏的就是逆境。对于顺境和逆境,我们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应该要保持一个“忍”字,保持正定。面对好的境界,如果没有正定,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就是所谓的“乐极生悲”。如果遇到逆境,仓皇失措,忧愁悲伤,也是不..
世情看淡了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亲友怨家,视为平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视人饥如己饥,视人溺如己溺,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相应,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诸佛圣贤,应化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为众服务,所谓拔苦与乐..
内心清净,疾病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禅悟是一种天地独尊的绝对孤独
道究竟如何在行者当下去体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道不是一种客体,一种认知对象,而可以作理智测度。从禅宗来说,这种理智测度正是情识的分别作用,是无明烦恼的根本,必须勘破。所以必须引发般若智,以般若慧观察万物,了悟一切万法无非如如空寂。可是,悟道大事毕..
西域王子为何不远万里前往中国还命债
无人能逃脱因果法则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谷,以一粒谷子为因,以日光风雨为缘,结实收获为果。若无因缘,决无结果也。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解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
负面情绪的根源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错误的观念,正是负面情绪产生的土壤。就像我们对某人或某物生起贪心,这种贪从哪里来?为什么我们会贪恋这个而非那个?为什么我们会被贪心驱使着,得不到就寝食难安,..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净土宗影响最广泛。很多老人都不识字,但却知道念佛,一句“阿弥陀佛”,从小到老念念不休。现在肯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怎么可能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说“小和尚念经..
学佛应如何做人处事?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亲友怨家,视为平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视人饥如己饥,视人溺如己溺,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相应,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诸佛圣贤,应化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为众服务,所谓拔苦与乐..
越是在修行的人,罪业越是会现形
001.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
烦恼少病就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
你一直都是奇迹,只是你不知道
【编者按】本文为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第二十一届【东方智慧养生营】精彩授课内容节选。一切万物都很神奇,比万物更神奇的就是生命,当我们能够在平凡中见到神奇,就能创造神奇。而过去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每一天的生活,我们往往都很平淡地去对待,所以我们怎么都见不到神奇,也无法..
以金刚慧断烦恼
今天接着讲《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四祖道信大师说:“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上面讲过的话,都是教我们如何安心。安心实际上就是讲的安心法门。修学安心法门,一是要有善知识开导,另外也要自己善用其心。自己从修行实践中一点一点摸索经验,所以说“其中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