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里面的色就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就是意念;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就是科学家讲的累积连续的现相,识就是这些意念储存的一个数据库,像计算机里面的芯片一样,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心经》上说得很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境界
佛说守持不淫戒的五种功德利益
佛说守持不淫戒的五种功德利益【出《受十善戒经》白话参考译文】什么叫不淫戒呢?守持不淫戒者可获得五种功德利益,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竭力赞叹。不淫欲者,具备佛的威仪,身体香得如佛一样。是哪五种功德呢?一、以正知正念摄持眼识,不视淫色。假使美色出现于眼前,也要..
真正了解念佛真相的人不多
这个念佛功德真正不可思议。严格的来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只有诸佛如来知道念佛的功德,等觉菩萨以下,虽然知道,知道的都不彻底、都不究竟。何况我们凡夫?凡夫对於佛菩萨的劝导,如果能够仰信,能够诚信,这一个众生就是善根深厚,有大福德,他真正相信,老老实实念下去..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须菩提尊者(一)须菩提一名的由来须菩提汉译善吉,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云,此是吉相,故名。又译善业,禀性慈善,不与物争,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善护三业,故名。又译空生,以其生时,家宅皆空,故名。须菩提出..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现世获得的十种利益好处
(五)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现世获得的十种好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开示的:1.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看到念佛人都欢喜赞叹,冥冥中加以保护。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这对念佛的人说..
一个人开始走上坡路的3个征兆,快来看看有你吗?
那是不是人这一生就这么注定好了?当然不是,佛教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叫,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佛法告诉我们,我们面容的美丑,会随着内心的善恶好坏而改变;而外在的境界好坏也会随着心境的变化而改变。而当你拥有3个征兆时,就说明你的运势开始走上坡路了。一、内心变得平和佛陀常告..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更加显赫了。但是,他为官不久,便辞官返乡,开始经商。在晚年的时候,他虔诚拜佛,为人宽厚,..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有穷尽之时
(十二)总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是总的回向祈愿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安乐。这一颂说:我对普贤行愿作了闻思修等的殊胜法行,由此产生的无边无际的殊胜福德,一切都回向祈愿:所有沉溺在生死瀑流中的众生都速速往生阿弥陀佛的最胜刹..
常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破除执著,到达彼岸
常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破除执著,到达彼岸《心经》说了什么?主要有四项内容:一、大智慧。二、破执著。要我们彻底地把我执、法执破除干净,连破除干净的这种意念也不要存在。三、到彼岸。破除了执著才能到彼岸,但是也不要有到彼岸的心,因为“无智亦无得。”四、大自在。在大..
男神来了!戒色12年清心寡欲前辈不可思议改变及经验(附最新戒友对比照)
曾经SY二十年,一次深刻的觉醒,让自己立志戒除,至今已经过去十二年。回首这段艰辛的历程,无以言表。还好,没有让大家失望,履行了自己的誓言。下面是我这些年积累的一点经验,觉得还是有必要写出来,希望能带给那些挣扎在戒色路上的勇士们一些借鉴和鼓励。经验一对手淫的危害要..
明星信佛的四大原因
本期主角:信佛明星关注理由:明星信佛蔚然成风有博客曝料称“一心虔诚信佛的任静、付笛声最近在某佛门寺院受礼,正式皈依佛门,成为佛家居士。”是否皈依未经本人证实,但任静、付笛声二人信佛应该不假。从今年3月陈晓旭出家引发关注后,“明星向佛”的娱乐圈景观惹起了众多争议..
宣化上人:每个人,一生都要经过的四大苦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问题,把它研究明白,就能出离三界,不受轮回。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每个人一生要经过“生老病死”四大苦,任何人也逃不出这四种苦。除非你修道,了生脱死,那又另当别论,可是一般人都要受这四苦。“生”的时候,好像两山相夹,所以小孩出生时,首先要..
有困难,老实一点求地藏经
常有人问说,某部经功德很大,据说要礼拜过多少恒河沙诸佛,才能听闻那部经。其实佛讲得,每一部经,都是功德很大。虽然功德大,但未必适合末法时代的众生。别人有遇到什么问题,我就说,去念《地藏经》和《普门品》,为什么呢?第一,从功德上说。“功德”二字怎么说呢。达摩来中..
宏圆法师:作念即是取著,不作念即是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这是第四种的疑问。上面佛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的本意是说,如果存有佛见法见,认为佛是实有,佛法也是实有,那就是有了取著..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一讲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一讲八大人觉经的概述02经题的解释佛说八大人觉经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本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要了脱生死,救度众生,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人间不实的王子虚荣,出家学道;三十一岁时,终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觉,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岁时,..
宣化上人:鬼也是众生之一,你不做亏心事,他不会来打扰你
不要怕鬼,为什么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行途中,没有一时刻可以懈怠。修道必要持之有恒,不可间断,否则纵修恒河沙劫,仍是烹沙求饭,无有是处。我们的程式表,挤得愈来愈紧,也可以说这是天龙护法默默地安排,助我们一臂之力,好让我们分秒不浪费..
为什么每天都要读《无量寿经》
为什么要提倡《无量寿经》?过去提倡《阿弥陀经》,民国以前,人很老实,教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念佛,《弥陀经》足够了。现在人不老实,天天胡思乱想,《弥陀经》经意很深,他要不了解一点道理,怎么能接受?《无量寿经》讲的圆满,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不多,现代人容易接..
弟子规全文注释及解释
弟子规《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
道证法师:不管遇到因缘好或坏,都要自己控制自己的发射台
犯戒替自己辩解是不了解道理有人听到别人说他犯戒,就很敏感、又很生气,犹如被法官判刑一样,赶快一直替自己辩护,辩得很懊恼。这就是不了解道理,不知道“有犯戒没犯戒”是由自己当时所发的心念电波决定的,并不是别人替我们判决。如果我们当时心念不好,电波自然就会发射到恶道..
究竟是见到的是真佛,还是假佛?
第四十五愿「定中供佛」。供养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是少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你全都供养到。在定中,不必离开本处,起一个念头就能供养一切诸佛。最难得的是他还不失定意,也就是说他在定中,他定中的境界没有失去。我们自己一个人在道场修行心很清净,一旦向某善知识参访,定..
俗话说不要享痴福,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
namoamituofo南 阿 陀佛为什么「福」会跟「痴」合在一起?因为人一享福之后,就会觉得应该的,理所当然,就会不知道知恩报恩,饮水思源。那不知恩报恩的人,这个人不是很愚痴吗?连做人的根本都不懂。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物质生活非常丰沛,但是人愈来愈不明理,愈来愈愚痴。因为福..
到底是什么在障碍着你不能改变命运?
人会受到各种障碍困扰,都在于慈悲不够。有人说,我会遇到小人,我要超度冤亲债主。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也没有小人,更没有冤亲债主。你欠债了,就好好去还,这个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骂人家是来讨债的。你说人家来讨债,那就是没有慈悲心。说到这个讨债一事,大家不能小看。有的人..
功夫成片是什么境界?
念佛人的功夫,首先得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境界?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讲二六时中,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个杂念都没有,这叫功夫成一片。他为什么不是一心?一心是断烦恼,他烦恼没断,烦恼习气在,这一句佛号有力量,把烦恼习气控制住了。像石头压草,这时候..
面对别的毁谤,我们要不要感恩
尤其是一个人在修学过程当中,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你没有成就无所谓,有成就的,肯定会招来嫉妒障碍。别人对你恶意的批评,诱惑你堕落的那种赞叹,赞叹有的时候不是真的好事,比毁谤还厉害,跟你说。毁谤你有警觉,这个不知不觉的你堕落了,很可怕,你都要小心。这些毁谤、侮辱..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七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七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2心声之辨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若闻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但观心海中是声出处。以心海元无有相。心虽含声,声亦无相。无相即于一切声中而得解脱。‘若问声可意不可意生憎爱,便被声缚’,比如拿耳朵听声..
黄念祖: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南无佛”,遇佛出家,证阿罗汉果
在信因之中,最殊胜之因,莫过于《要解》所说:“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散乱心中念佛,都会成了成佛的种子。例如经典中说,佛在世时有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用慧眼观察,看出老人八万劫以来,未种善因,不准出家。老人大哭,佛听到后,叫舍利弗..
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
大势至菩萨要求我们的,「都摄六根」,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讲你就懂了,万缘放下,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眼放下一切色相,耳放下一切音声,就是不要去攀缘这些。见色不要放在心上,听声也不要放在心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不放在心上,心上没有,这就叫都摄六根。心 面只..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见到瑞相。如《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并且佛在经典中还告诉我们:要忏悔业障得清净,应该得见好相,也就是..
观世音菩萨的十种自在,恭迎明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观世音菩萨的十种自在恭迎明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菩萨”。顾名思义,无论“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都有其特殊之蕴意。“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
我们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求生极乐世界
我们把佛号放在心上,为什么?我们求生净土。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要能够见到不生不灭不容易,这是真的,我们这一生办不到。我们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生决定可以办得到;换句话说,净宗的方便、净宗的殊胜,让我们换个地方去修行。这个地方障碍很多,外面的境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