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净慧老和尚开示:《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影子。我们坐在禅堂里可以观察一下,一支香下来,我们内心活动的内容是什么?无非是昨天的事、前一念的事,都属于过去心;或是明天的事、..
境界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
殊胜本师上师莲花生,教藏持明成就者之前,祈祷汝等以大悲威力,愿救重罪有情离恶趣。蒙受本尊上师之劝请,以极清净发心撰此文,但愿诸位莫违佛陀语,猛厉发誓断恶而行善。在此,对吸烟饮酒以及屠杀野生动物之过患作概括性的阐述。先以确凿可靠的佛经论典中所说的教义为依据,再以..
孝,是万善的头
孝,是万善的头。前贤说忤逆子媳,便是禽兽,天报最准的。然这点良心,个个都有,只消一唤便醒。若有人将二十四孝故事,提点提点,人便感动孝心了。只怕晓得这个字的,因因循循,过了时候,霎时间父母大期尽了,要报亲恩,再无日了,这是流泪不尽的。古人说孝,必连思字,不思,做..
常生知足之心
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要怎样?常生知足之心,不可以奢侈、不可以浪费。世尊当年在世没有交通工具,完全靠走路,而且都是赤脚,没有穿鞋子的,足迹走遍了五印度,人迹罕至的高山,佛都爬上去。晚上树下一宿,白天日中一食。常常想到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今天对..
究竟什么是佛教哲学?佛教真是迷信吗?
什么是佛教哲学?佛教真是迷信吗?想一想,人这一生要经受、体验多少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因缘果报幻相!由于前世的种因,导致神识心在今生幻化出“人道”的果报幻相,并从今生伊始便幻生出“我相”这种特定的果报状态,由此今生今世始终牢牢地受到“我相”的牵缠与钳制!同样由于前世..
供灯没什么用?真正认识下供灯的功德
namoamituofo南 阿 陀佛很多人对点灯的功德认识浅薄,甚至觉得点灯没有什么作用,只是照亮佛堂而已。只有出现障碍后,就常点灯,同时诵《地藏经》,等感受到了加持力后,才会对点灯有了信心。众生因为业力不同,对外界环境的感受也不同。比如人在空气可以生存,在水里就淹死了,可是..
宏圆法师:以无尽的慈悲摄受众生
那么菩萨究竟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恒顺众生呢?以下是进一步的加以详细来说明。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大智度论》中说,“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嗔恚、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种种烦恼、九十八结、五百缠、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也就是说,众生的病苦有两种,身病和心病。..
近灯法师:感恩是个很重要的法门
感恩是一种力量比丘尼近灯法师讲于万佛圣城大殿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晚诸佛菩萨、宣公上人、各位法师、各位佛友:阿弥陀佛!今天晚上轮到近灯给大家结法缘。明天就是感恩节,对很多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这天一般的家庭都聚在一起用餐,用餐时,由一位长辈领大家念感恩..
了然法师:火葬最好7天后举行
关于火葬,过去佛教大丛林非常重视,一般均在七天后举行。这是有依据的,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死者的神识(阿赖耶识)离体有早迟的差异;二是人死后由于各种因缘有回阳(复苏)的可能。苏州灵岩山了然法师,是近代高僧、净宗大德,特别在《饬终须知》一书后,写了一篇“跋语”,..
请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杀理性的批判
第三章理性的批判近来报纸上,刊出的自杀统计表上分析,因失恋而自杀的,占自杀总人数百分之四十;为情困扰自杀的,占百分之二十;为失业自杀而死的占百分之二十;其他原因为百分之二十;由此可知生计困难,确是自杀而死的一项重要原因。然而男女两性为情感所迷,因而牺牲生命的,竟有..
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
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缘起缘灭之间,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缘起性空”法则。“有生必有灭”,生灭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变化,其中并没有一定不变..
佛在《金刚经》里告诉菩萨,如何生清净心
我们都知道学佛人心要清净,清净心难得啊,普通人被世俗的五欲六尘所烦恼,心不安定,被境界牵着走,自己做不了主,成了命运的奴隶。修行人看破世间一切相皆为虚幻,不再迷惑追逐,就能自己选择命运,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发清净心。如何发清净心?佛在《金刚经》里讲到:“是故须菩提..
药师如来的护法十二神将
善住宝海妙宝同法幢光音光胜融无忧自在净琉璃圆满香积七佛通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药师佛有十二大愿。十二金刚大菩萨,现身为十二药叉大将护法。药师十二药叉,又作十二神将,十二神王、十二神将。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
2019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二十九,恭逢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圣诞
2019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二十九,恭迎药师佛圣诞――恭逢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圣诞。药师佛为大医王佛,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并能消除一切灾业。值此殊胜之日,若至心皈依称诵佛名,及读诵药师经,或持药师咒,今生皆得病苦消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仰慕老和尚的道风,专程上山参拜。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和尚表示,人生短促,今后将一心一意走修行这条路,看能不能了生死。老和尚说:“现在民间信佛,大都佛、道不分,把佛菩萨、神明搞在一起,乱信一通。而且在..
为何用女性母亲的形象,来表达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像有胡须,那就是男性的形象;还有一些像就是一个中性的,你看不出它是男还是女,它的面容可能偏于女性。在唐朝以后中国人就逐渐地喜欢以女性、以母性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音信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
为何一念《地藏经》心里就恐怖害怕
像我们有些个人跟我说不能念《地藏经》,一念《地藏经》害怕,心里很恐怖,会有些个现象。我说这是好事,不要怕,你念吧!我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你念《地藏经》的时候,你过去的六亲眷属他来听经,如果你六亲眷属是福报大的,或者天人,或者大力鬼神,他来求加持、求念经,你就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感恩
当年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瓷的,还有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根本瞧不起那只陶瓷罐,常常数落它。铁罐冲着陶瓷罐说:“你这个陶瓷罐子,你敢碰我吗?”“不敢,铁罐兄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陶瓷罐说:“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你也不能说我懦弱。我们生来..
如何能修炼出强大的气场?
每个人都想成为人群中突出的一个。而要突出,首先要有气场;要培养气场,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方法。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使身穿粗衣麻布,但只要知书达理、胸藏万卷,一样可以散发优雅的气质,拥有强大的气场。气者,道家认为乃是人精神的根本、与外界..
南怀瑾:人要死亡之前必然会经历的四大变化
人要死亡以前,四大先起变化。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而是每个时辰,每一刻、每一秒都在衰老。庄子讲得更彻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当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是死亡的开始,即生即死,随时在生死。庄子讲生命更有意思的一句话,我常引用的,就是..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九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四十九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四十九章夜来千诗由病禅02离妄法眼净是以初从闻性入时。先亡动静声尘之境。次亡能闻所闻之心,既心境俱亡。又不住无心境。及能觉所觉之智。则觉智俱空。此空亦空。方成圆觉。故云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始尽生灭之原。到寂灭本妙觉心之地..
忍难忍之人,修难修之心
要记住,要经常做无我想,就是没有自己。每做一件事情,哦,不是我做的,是同事做的,很感恩他。哦,这件事情,我没做,都是大家帮忙的。无我,就是没自己。经常想想,我又没做什么,我有何德何能啊,我很渺小。从飞机上往下看,人比蚂蚁还要小呢,汽车就像蚂蚁一样。菩萨看我们打..
获无尽功德藏愿
普贤行愿品偈颂(获无尽功德藏愿)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愿我在一切三有中受生时,所修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恒时无有穷尽,一缘安住于等持、了达万法真相的智慧、利益众生的方便、八解脱等功德无有穷尽,获得无有穷尽的功德藏。在受生轮..
独立自由平等
学佛需要证,而证是由信发愿,从发愿而实行,认真去履行之后,证明了修行不会落空;证明了信、愿、行有了结果,圆满成功。这个证在佛法来讲便是证果。修行得到结果,就是有了果位,果位是圣人的境界,凡夫不知道,无法推测。但站在“有学”的立场,对“证”应有三点认知:绝对的独..
宣化上人:家中只有一人学佛,如何去除障碍,达到佛化家庭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问:家中只有一人学佛,如何去除障碍,达到佛化家庭,令家中眷属同沾法益?宣化上人:你虔诚去做,自然他们就闻风而化。问:如果在家人希望修圆满的法,但家中有人不懂修行而反对,那应该怎么做呢?宣化上人:你应该躬行实践,身体力行,更要往正确的做。问..
请珍惜自己的生命:自杀的痛苦
第一章自杀的痛苦我们置身于现代社会,所发现的自杀方法,其途径极多,因此,他们所感受的痛苦也各有不同。现在,分为四类来分别说明――一、窒息而死(一)投水投水自杀――我有一个朋友,曾经亲自经历过一次。他平时极为镇定,喜怒不形于色。后来因为生意失败,潦倒商场,竟然投上..
生死即涅 ,究竟了义
弥勒菩萨所说的,念头,不要小看了,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念头,这个念头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你能掌握到吗?那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灭。生灭不可得,那就是涅 。这一个生灭就是一个生死,一个念头的生死,一个宇宙所有一切万法的生灭。因为..
他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空间、时间确实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不存在了。那是什么现象?经上常说「即在当下」,确实过去也在当下,未来也在当下,你全看清楚了。此处是当下,极乐世界也在当下,华藏也在当下,无一处不在当下。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在前面曾..
屏幕就好像第一义空
「又《安乐集》引证《观佛三昧经》云: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你看这个法门殊胜,释迦牟尼佛介绍给他的父亲,不是最好的法门怎么会介绍给他父亲?叫他父亲修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这是佛在大乘经里常讲的,如来果地真如实相,..
读经的时候什么念头都放下,专心去读,就有悟处
世间的文学作品,好的东西,你读了一遍,还想读第二遍,这就是摄受的能力。你看一般的报纸杂志,看一遍,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这个摄的能力没有,你不会想去看第二遍。好的书会看二十遍、三十遍,但是三十遍以后,就不想再看了;换句话说,它这个摄受的力量有限度的。中国著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