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纪念日。这一天,是象征佛教诞生的一天。因为它是佛陀成道的日子,有佛陀的成道说法,才有了佛教。佛陀在成道的那一刻就观察到,大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地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
境界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四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四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四章跨鹤出银笼02身碍心碍成智障故千经万论,莫不说离身心,破于执著,乃入真实。譬如金师,销矿取金,方为器用。若有身者,则有身碍,有身碍故,则法身隐于形壳之中;若有心者,则有心碍,有心碍故,则真智隐于念虑之中。他说,所..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4
那么讲普通的人入胎是不知道了。那么变胎儿的时候呢?就是阿赖耶识进去了,胎儿没有意识的,可是有第七识;也有前五识的影像、投影。也可以说在胎儿中间,是非量境界的带质境,胎儿在娘胎里头,所以有时候你看七八个月小孩都有许多母亲很痛苦啊,这个胎儿有时候在里头拳打脚踢的。啊,所谓..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08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08究竟无我分第十七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
《百业经》:角宿大象被诱等流两世还俗88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百业经》:迦叶主尊以慢心故迟得圣果87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在中国腊月初八,为中国佛教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
在中国腊月初八,有些地方都吃腊八粥。根据中国佛教史的记载,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十二月初八日,腊月初八悟道!在印度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见性成佛。因此,这一天即为中国佛教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佛为何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在《妙法莲华经》里讲,..
你的修行功夫从哪里来?这就是真功夫
「同序分义曰:因前思想渐微,微细觉想俱亡」,正受才现前。思想渐微是在练功夫的时候,这是我们现前要做的,也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要一天比一天淡薄,这就是真功夫。我们净土宗比其他的宗派修行,的确是方便多了、容易多了,我们只要对于阿弥陀佛、对于极乐世界这天天要加浓..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之道
一代大德广钦老和尚,法名照敬,俗姓黄,福建人。二十岁时出家于泉州承天寺,其剃度师为修苦行的瑞芳法师。广钦老和尚刚到泉州承天寺出家时,生活比较清苦,僧众都要出坡。一次收工回寺,由于饥饿,正值饭时,所以他就急于去斋堂吃饭。谁知这时,承天寺住持转尘老和尚却叫住他,让..
宣化上人:不费钱、不费力便可得到无量寿、无量光的方法
只要你肯诚心念,不费钱、不费力便可得无量寿、无量光。阿弥陀佛大法王,菩萨亲接往西方,朝夜持名专诚念,时刻观想善思量,一心不乱成三昧,万物皆空入莲邦,顿悟无生佛身现,妙觉果位自承当。这八句是赞叹阿弥陀佛为大法王;「阿弥陀」是梵语,中译为「无量光、无量寿」。寿无量..
体内阴性众生越多,你就会衰老得越快
修行人的身体,一定是轻飘飘的,仿佛仙风道骨。普通人老了,就坐在轮椅上,或者走路要人扶,要是走一走,就全身痛,这就是业障重的缘故。虚云老和尚到了100多岁,还每天能走60华里路,为本焕长老送座。到116岁前往江西云居山,重兴曹洞宗祖庭,直到120岁圆寂。广钦老和尚80多岁,..
悟道法师:理念是开智慧,事念得三昧
理念是开智慧,事念得三昧,三昧就是得定。虽然有事念有理念,事念理念要怎么念法?到底是什么境界?《弥陀经疏钞演义》里面讲得非常清楚。《疏钞》告诉我们,理念就是明理,你对念佛的理论事实彻底明了,在念佛中达到实相念佛,念实相佛,这就是理念。理念就等於禅宗参禅参到大彻大..
我们这个世间苦难太多了,都有哪些苦
我们这个世间苦难太多了,佛在教学的时候,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叫三苦,三大类,就是「苦苦、坏苦、行苦」这个三类。苦苦里面又分为八类,我们通常称八苦。这个八苦、三苦,实在讲三苦的范围比八苦大,八苦是三苦里面的一条。所以,不要被这个数目字搞迷惑了,认为八苦多,三苦..
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
这个地方说,「於顺情境上,起诸贪爱,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幻」,这个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对於一切法里头没有贪爱,这个心多自在,一切法自在受用,像诸佛菩萨游戏神通,好自在。只有自在的受用,没有苦恼,不生烦恼,不但不生烦恼,常生智慧,他在一切享受境..
年老想修行,体力不够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六道里面决定是『独生独死』,谁在支配?我们自己的业力在支配,自己一生造作的善恶业,而业里面决定不能够轻忽了念头。这个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念念在造业。一念善,果报在三善道;一念恶,果报在三恶道,这个念头刹那不断。所以我们讲造这个..
虚妄相跟真实相从哪个地方区别?
我们一起心一动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面的相有没有变动?没有。虚妄相跟真实相从哪个地方区别?从我们心念。我们用真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真实相,是实相;我们用妄想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虚妄相,就是这么个道理。真心里面没有念头,《大乘起信论》上说得很清楚,..
禅定是什么
不在境界里头,境界一现前就乱掉了,那叫什么禅定?所以禅定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都叫禅定。不起心不动念是如来的禅定,是自性本定,不分别不执著是菩萨的禅定,单单不执著是二乘的禅定,声闻缘觉的。凡夫不行,境界现不现前他都分别执著。所以我们把这些事情搞清楚..
物质随著念头起变化
身体也是如此,知道身体四大五蕴组合,缘生的;四大五蕴一分解,身体没有了。四大五蕴,色是物质这部分,地水火风;精神方面,这个思想是受想行识,精神这一方面也不是真的。身是一合相,精神也是一合相。物质现象容易懂,看得见、听得到、摸得著,精神现象比较难懂,自己知道,别人..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三章)03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三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三章千功输一骂03《起信论》云:‘是故当知,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依众生无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从虚妄分别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这一节文字是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中的原文。永明..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我们现在再来讲投生了啊。投生,刚才讲六道的生。六道的生就很复杂了。六道的生非常复杂,尤其天道的生、阿修罗道的生都不谈。而且我们晓得,以《金刚经》的归类,四生道:胎生,我们人―胎生。就是很多动物,猫也是胎生,很多都是胎生的。卵生:鸡、鸟,卵生。..
南怀瑾:谈“算命”,为什么算命造业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为什么算命造业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不是准确呢?准确。――推理。有西洋的算法、中国的算法、有各种各样的算法,但是最高的只百分之六十。如果某一个人对八字精到了极点、深通了,到了大智慧有神通的境界,算到了准到百分之九十八..
念佛所发出的磁波,能消灾解厄,救苦救难
namoamituofo南 阿 陀佛你才晓得,今天这个世界这么乱,众生这么苦,大家心发出来的波是什么?贪 痴的波,这个波很坏,而且这个波度起伏太大了。我们今天念佛修定,使我们发出这个波缓和,他那个波很大,我们缓和这一冲击,我们的波也大了,但是他那个波度在降下,他的降下,我们起升..
佛家讲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决定没有轻视的意思
六道确实有这么一桩事,这事怎么来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我们要知道。在古代,印度宗教非常发达,修学也确实有成就。世尊出世那个时候,有许许多多的外道,佛家讲外道是从理事来建立这个名词,决定没有轻视的意思,所以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凡是心外求法的都称为外道。如果我们学佛..
宣化上人:修道的人有这种念头,就是种堕落的因
挂单正觉上人偕同体敬法师一行人,经过海难之后,平安抵达上海;再转往湖北,挂单正觉寺。上人韬光晦迹,在该寺充当净头、水头、园头、门头、殿主、香灯等,苦行期间,禅定功夫颇多相应。上人自述:真正修道的人,到什么地方都不能贪图享受,希望人家准备好菜好饭吃,或者好地方住..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再讲“佛法妙”。什么是佛法?什么又不是佛法?你也讲一讲。一切法都是佛法!所有一切一切的法,没有一样不是佛法。这个佛法有多少..
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丙二:教主结叹甚难。前面是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有这个勇气、有这个能力,在五浊恶世完成无上菩提,这个的确不容易。那么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自己承认,这件事情的确不容易。我们看经文: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
就算极其亲爱的人,每天板着脸看他,也会变成冤家对头
『与心作相』,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识,就是识变,特别是讲十法界、六道,所有的相都是众生妄想变现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善有恶,善的境界从哪里变现?善心所变现;恶的境界从哪里变现?恶心所变现。佛给我们讲大的区别,三善道、三恶道,这最明显的,你要懂得,大的区..
达真堪布:施舍心是可以练出来的
我们是要做布施,但佛并没有说刚开始就要施舍自己的骨肉、手足等。佛说刚开始你实在修不出施舍心的话,就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练,右手给左手,左手给右手,这样来锻炼自己的心态。先从自己能舍弃的东西开始,比如说蔬菜之类的普通食物,慢慢地这样练,最后连自己的血肉和身体都能舍..
情执要淡化
这句句都是真话。「爱欲指情爱与贪欲」,一般人讲情执,对於情爱的执著非常严重。这四个字,情爱、贪欲,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古人说「爱不重不堕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轮回。你怎么会到六道轮回来?就是爱、贪太重。还有一句话,是「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要..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示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