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能受心,即得戒之本。为什么要受戒?要发起大菩提心。什么是大菩提心?就是广大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菩萨戒里面常讲慈悲心、孝顺心,以慈悲心作为成佛的种子,展开三聚净戒的施设:摄律仪戒,就是止一切恶;摄善法戒,..
境界
智慧法语:说法利人,要以身作则
虚云老和尚法像【经典原文】信为道源功德母——《华严经》【经文解释】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言语,千真..
妙华法师:做好回向 心量就会越来越大
回向给法界回向给众生普贤菩萨的第十大愿是普皆回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把我普贤所有的修行功德都回向给佛菩萨,回向给法界,回向给众生,我没有自己,一切都不归自己所有。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大家要厘清思路,然后在社会实践当中去践行。第一个方面,回事向理,我做了一件好..
参禅 究竟是坐还是卧?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禅不是闭眼打..
禅修中出现的境界是用功方法出现偏差吗
一信徒问师:师父,要是在禅修中出现了一些境界,是不是我们用功的方法出现了偏差呢?恳请师父开示。师答:佛在《楞严经》中说的那五十种阴魔,大多数是修行中可能出现的境界,甚至包括看到佛,也被称为阴魔。为什么呢?因为你一旦对它产生了贪执,它就会束缚你的心灵,变成你的心..
成刚老和尚:为啥学佛后还会发生不顺的事?
学佛后生活中出现了不顺的事情是什么原因?问:我有一个同修,学佛以后,说信佛这也好,那也好,但是后来孩子有病了,自己身体也不好,现在就泄气了,后悔了,现在都不信了,那怎么回事?成刚法师:是这样的,任何人今生从生到死,这一期果报,是从果上来说。这一期果报是循因结果..
如何对治乃至超越抑郁症?
引言:近期,年仅28岁的青年艺人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的事件,再次将抑郁症的名词引入人们的视线,也让这个在当代频发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扼腕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生命悄然陨逝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怎么对治乃至超越抑郁症?今年5月,在钓鱼..
明海法师: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菩萨对菩萨来说,他的心跟我们普通人的心是有些不一样的,他没有浪费。说他没有浪费是因他的心总是处在几种感受里,我概括为下面几种:第一种感受,他有归属感。我们知道人有很多归属,有家庭的归属,有单位的归属,有团队的归属,是哪一个党的,那也是归属,是某一个俱乐部也算归..
明海法师: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佛说八大人觉经》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六道轮回与十二因缘图示下面讲十二因缘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先讲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
明海法师真实分享:我的改过经验
改过佛教所说的修行并不神秘,所谓的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心行,修正我们的言行。修正心行、修正言行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改过的过程。说到改过,首先涉及到知过。知,涉及到我们对自己的认知,通常每一个人生活在自我的习性中、自我的种种观念的框架中,“习焉不察”。说到改过,说到..
如何为临终者和刚去世者开示和助念
1、病重者念佛,只可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可求病好。因寿数有定,若寿限已到,求病好,也不能好,又因不求往生,命终只有轮回。求往生,若命不当终,也不会即死,反而因为心无挂碍,称顺佛心,感应神效,故能业障速消,疾病速愈;若寿命当终,即顺利往生成佛,正是快事。2、病重..
子女夭折该如何对待
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知前因后果,则可不生怨尤。知德能感天,则必不至小有逆境,便懈修心。譬如天初热时,或忽大凉。初凉时,或复大热。此乃暂时变动,非常时总如是也。但尽我心以修,不问现境逆顺,若能..
遭受欠钱不还、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计较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
禅修 不要跟着感觉走
禅修时,需只负责正念、觉知有人问我:“前几天打坐之后,感觉洗碗时特别清净、亲切,很快乐!之后特别想打坐,结果第二天打坐的时候腿疼得坚持不了,之前那种美好的感觉也跑了。怎样维持那种感觉呢?”我们人类基本上都活在感受当中,感受分三种:一种叫做乐受,一种叫做苦受,还..
只要你结了佛缘 就再也飞不出佛的胸怀!
有一种爱叫轮回有一种爱叫轮回,有一种慈悲叫解脱,有一种烦恼叫——赶苍蝇。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苍蝇,多到看到它们就让人觉得讨厌,但实际上对苍蝇的厌恶其实是我们自身的一种烦恼。当看着那万千苍蝇起舞的时候,我们应该定下来,以“泰山崩于前而不逊色”的心来观照自己:我..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众生流转生死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根本就是俱生我执,是人本来的属性,俱生我?是说这种我执不是别人教你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流转生..
慧广法师:管好自己就是真正的慈悲济世
管好自己就是真正的慈悲济世一信徒问师:师父,假如要是我们都用平等心对待一切,失去了善恶等价值衡量标准,那社会岂不是大乱吗?师答:若是我们真正能达到平等无分别的境界,你的眼中就不会有善恶美丑的对立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平等心,事实上是一种散漫、放纵甚至作恶的借口。..
管好自己就是真正的慈悲
问:假如要是我们都用平等心对待一切,失去了善恶等价值衡量标准,那社会岂不是大乱吗?答:若是我们真正能达到平等无分别的境界,你的眼中就不会有善恶美丑的对立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平等心,事实上是一种散漫、放纵甚至作恶的借口。所以,对于未曾开悟以及不能保任真心的修行人..
印光大师说:这些修行人最容易着魔
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
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灭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观察万事万物的前因后果,要历历分明,用这种清醒的因果观来对治愚痴。佛学里讲的愚痴并非和我们生活中的聪明对立,其实很多人都自认为很聪明。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去亲戚家做客,亲戚拿了一大罐糖让他抓一把。这个孩子死..
传喜法师:佛菩萨永远不舍弃苦难的众生
佛菩萨永远不舍弃苦难的众生这两天月亮离我们地球是最近的,那引力场也是很特别的,既然离地球最近,那相互的引力张力都很大,修行的好时候。这个天文学家说啊,这个地球最圆和最近相差五万里,所以这段时间,月亮也是最大、最圆,月亮离我们远的话,现在要比它大得多呢,大百分之..
还得要有智慧
慧根,智慧的根。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看不见却蕴含着生机;慧根就是一个人过去世积累的修行功夫,这一世呈现出来,就是对三宝有“天然”的信心、虽“未曾学过”却对佛法有深入的理解、“自然”具有许多修行人的等流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过去曾经种过智慧的种子,所谓慧根。我们受..
智慧法语:天人瞻礼地藏菩萨 可获无边福德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经典原文】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
学诚法师:还得要有智慧
慧根,智慧的根。植物的根都隐藏在土里,看不见却蕴含着生机;慧根就是一个人过去世积累的修行功夫,这一世呈现出来,就是对三宝有“天然”的信心、虽“未曾学过”却对佛法有深入的理解、“自然”具有许多修行人的等流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过去曾经种过智慧的种子,所谓慧根。我们受..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
虚云老和尚:两个字就能概括佛所说的一切法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
如孝法师:静看自己的生命成长
问:这段时间,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人前,我表现得很开心,很快乐,满满的正能量;但当我独处、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我不快乐,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哭泣,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好,非常郁闷。师父:可能所有的生命成长,都会经历一些意想不到的境界。你的这种..
管好自己就是真正的慈悲济世
一信徒问师:师父,假如要是我们都用平等心对待一切,失去了善恶等价值衡量标准,那社会岂不是大乱吗?师答:若是我们真正能达到平等无分别的境界,你的眼中就不会有善恶美丑的对立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平等心,事实上是一种散漫、放纵甚至作恶的借口。所以,对于未曾开悟以及不能..
是否都要经历大起大落才能开悟
一信徒问师:师父,最近看了好多过去祖师们开悟所经历的故事,貌似都没有在很平常的情况下开悟,都是在大起大落之前明白的,请问师父,是不是我们都得经历这个过程?师答:若是你想明白,想成就,想自在,想圆满,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古德才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