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真感应和假感应

学佛的过程中,很多人爱谈感应。其实感应有好多种,有些可以执着,有些不可以执着。先讲不可以执着的。有些人一学佛,就谈鬼鬼神神的东西,什么相机拍到佛光啦,法轮啦,这些不可以执着。我看很多人执着这些,就变得鬼鬼神神,神神叨叨,尤其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的上师,非得传播个..

净土法门:修行在哪里修?修什么?

修行一定要记住,在哪里修?真修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修,修什么?修看破放下,知道六尘是假的,不是真的,六根也是假的,六根也要放下,这就是菩萨。世间大圣大贤能放下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他不能放下六根,六根是什么?眼耳鼻舌身,还有个意,六根。真会用功,眼见色,看得清清楚楚..

人间天:生命的本质,从无到有的转换

今天要分享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中提到的西方诸佛的大明佛。大明佛是西方诸佛中的七尊代表佛之一。如果说“光”是“体”性、是本体,那么“明”就是“相用”。1.略说体相用如果是说体的部分,那就是0的层面,是空的,是没有言说、文字、名相可得,是没有五欲、六尘可攀附的。在体..

佛陀最基础最重要的开示 仔细想想有没有道理!

佛(网络图)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

业力导致你看不到圣地的圣境界

一般我们很多人都讲,三教合一,儒释道到最后到一样?但是真的一样吗?其实差别很大。从哪里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华严经。有了华严经,其他宗教就不一样了。宗教在最初层次,都是劝人断恶修善,这个是一致的。但佛教的精髓,是让人成就生命的富贵庄严。这就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也是佛..

十六岁之前的慢性病一定是业障病

佛说佛法难遇,这个是有深层意思的。现在大家都可以碰到佛法,看到佛像,可是你相信,那也是难遇。充耳不闻,等于没遇到。有个人,她女儿不到十岁,得了肾病,每天要吃药,花很多钱。让他去念经,他也不信,不信,他就念不起来。十六岁前的小孩的病,都是过去生带来的恶业。十六岁..

心量要大起来

要入华严,先学地藏经开始。华严讲大方广,体相用。那大已经了不得了,再加方广。那先问,我们的心有多大,佛的心量如虚空,我们的心量呢,虽然说包容一切众生,可我们装得下多少众生?中国自古讲天下,到处都是天下第一。这个是中国大的讲法,那佛陀的大,在众生上,就包括了十法..

道教对禅宗贡献,我们都忽略了

我们现在看古人的书,很难懂,尤其是唐朝时。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比如说,你去看六祖坛经就知道了。如果你按照六祖坛经来修道,你肯定修不成。因为你不了解六祖坛经产生时的文化背景。我说一个问题,为什么六祖讲的很普通,像白话文一样。因为六祖讲的都是顶尖的东西。好像老子道..

从悉达多太子和佛的区别说起

现在要讲一个修道的问题,先说名词。比如佛。佛是什么意思,觉悟,觉醒圆满,叫做佛。再讲,佛有没有神力。我们谈释迦佛。可以说,释迦佛是人间表法的。像悉达多太子,在人间就是一个比丘。像金刚经讲的,开头就是这个比丘,去舍卫城,托钵回来,洗脚,然后开始讲金刚经。大家去看..

中国的鬼概念和印度的轮回的鬼道是有区别的

前一次讲了天人和天神的不同。这次再讲鬼的不同。在印度,鬼分为很多种,甚至把神都归到鬼里头去。在印度文化里头,鬼是比较可怕的,也比较可怜的,以饿鬼道为主,比如咽喉像针,肚子像平原,这个是佛经的饿鬼道。还有大力鬼王道的,但这类鬼,佛经一般叫菩萨化身出来的。其实这个..

中国的天神和印度的天道是不同的

我们讲要对佛法起信心,对真理起信心。但告诉诸位,太困难了,不要说真理,就说因果,你会不会起信心?讲到这问题,就要扯很久了。先从印度和中国的差别开始。佛法从印度传入中国,就要翻译,翻译的过程就出现问题。比如天,龙,因果,神,鬼,地狱,仙。就讲这个,跟我们平常理解..

关于三界的问题

关于三界的问题。很多人学佛说,我要出三界,出轮回。请问你出了三界,你去哪里?去第四界对吗?那佛教没有讲第四界,难道要灰灰湮灭。所以出三界,不是你人跑出去三界。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去看文殊菩萨十大愿。文殊菩萨说,不入三界,也不出三界。这个是所有菩萨的境界。不入三界..

菩萨的性德和人的性格如何相应

人跟菩萨的缘分,跟性格上有关。每个菩萨性德不同,对应经典不同,你喜欢哪个,你就专门修哪个。我就讲人的性格和菩萨的性德的关系。人的性格跟身体结构有关。有些人身体好,喜欢参禅,过去生就是参禅的,他就参禅最好。有的人,偏于文的,就喜欢诵经,研究教理。他就诵经也很好。..

常识:什么是“八识心王”

常识:什么是“八识心王”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

人间天:众生都是沉睡的菩萨

众生都是沉睡菩萨。一切有情众生都拥有如来藏性,都有这个圆满的自性,正是依靠如此才能成就为佛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堪成佛。就算堕落到最最深处的地狱众生,也有成佛的可能,只是这个历程的早、晚、快、慢、直、曲不同,所以一切众生本来都是没沉迷的圣者。为什么就迷失了?是因为..

提高你的精神生命和灵性生命

人的精气神是有限的。精气神可以变成很多东西,物质的,比如钱财,精神的,比如你勤练琴棋诗画,乃至你用来修行,提升灵性。人的生命就分为三个,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灵性的。物质就是劳动所得,人人都要劳动。精神生命,就比较高雅了,琴棋诗画,这就不简单了。首..

心地不常扫不净 心镜不常擦不明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槃特迦鼻根圆通章》。经上所说扫地、扫厕所有种种的功用,依一般人的观念,那种不干净的地方,想避都来不及了,何况去扫它呢?况且还是件下贱的工作,..

佛教为什么说“人生是苦”

佛教为什么说“人生是苦”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陀是说过“人生是苦”的话,但佛陀有其专门的所指意义。不明白其中的真实意义,就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毫无意思,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也就毫无意义..

财富所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

这时代,很多东西是钱财所得不到的,是健康,美满的婚姻,儿女,还有智慧。这些都不是钱财能得到的。钱财好比水,水的作用比如解渴。一杯水解渴,一百杯水还是解渴。再多的水,都无法变成酒。好比财富一样,只能满足一定程度。过了这个程度,再上一层,要达到酒的境界,就不是水可..

资讯的污染,会降低人的灵性

我们的很多灵性和智慧的本能都慢慢丢了。原因就是我们看了太多电视,广告,新闻报道等。这些信息第一污染我们的意根,意根一污染,就爱分别,动小聪明。小聪明是很多,大智慧就没有了。以治病为例,其实色身是很有智慧的。有很多神通可以开发,像法华经讲的,六根清净后就有许多不..

佛法堂奥无高下 不知次第不知妙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乃至有先后次第之别。例如将佛法分..

不要在世俗福报沉迷太久

修行是很真实的事情,你一定要选择一个丛林寺院,然后去寺院里头磨,怎么磨呢,就是去扫地烧火,扫厕所。同时,也模仿修行人的生活,比如早晚课等。你先要接受丛林的那一种场。古人讲,年轻不住小庙,要住丛林。丛林是什么,丛林就是学规矩的地方。是学习的地方,行住坐卧都要学,..

从饮食可以看出人的贪欲

减少欲望,先从饮食开始。修行减少欲望,饮食这一关一定要过。首先修行要搞定这个色身,现在很多欲望的作用,是色身在起作用,色身有很多脏能量的物质,所以你就断不了欲望。吃肉是直接弄脏人的色身,污浊之气,现在人为什么很容易麻木,对天地之气不敏感,因为饮食脏的缘故。人的..

佛教看婚姻的四个层次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养教导之责,这是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共同选择。有些夫妻十分幸运,彼此一见钟情,终身相爱,建立了美满幸福而温馨的家庭,不过亦有不少的夫妻,婚后才发觉彼此性格不合,时常争执,..

净土法门:妄念很多怎样对治?

什么叫对治?「对即对待,治即攻治」,也就是我们修行出了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来对待,用什么方法来治它,或者叫对治。「谓行人正修观时」,注意这一句话,行人修观的时候,不修观境界不会现前,修观的时候会现前。下面举个例子,「忽」,忽然,「或邪倒心起」,我们念佛,我们想佛..

看看你都是如何在生活中把自己的福禄损掉的

警示您消掉福禄的行为,再告诉您快速积累福德、转变噩运福禄都是自己损掉的福禄都是自己损掉的——损耗福禄的日常行为:1杀生(杀生的危害可以看我其它的文章)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可以,但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活活煮死1命,削禄20善. 即使虫蚁也不能伤,教育子..

大福报是从哪里来?

我们仔细观察,社会上富贵之人,今天拥有都是前世所修的善因,可是一享受就不再修善。纵然他也做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这都是一些小善。请问如何知道是小善?《了凡四训》有一个小故事,有位家境清苦的女子,身上仅有两文钱,拿来供养三宝,老和尚亲自为他人回向。以后她发达做了王妃..

净土法门:不能忍就不能成就,忍辱是很好的增上缘

忍辱功夫要修,不能忍就不能成就,忍辱是很好的增上缘。我们在海贤故事里头,记载著有他的弟弟,出家的师弟海庆,也是八十多岁往生的,留了有肉身,现在肉身还供在那个地方,海庆老和尚的忍辱波罗蜜值得称赞!别人打他、骂他,样样都忍。别人在旁边打抱不平,他就劝他,你们不可以..

净土法门:念佛不要只念一半

八万四千法门,净土念佛法门叫易行道,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可是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毕竟还是很少,原因在哪里?我们念佛不如法,口里念的求往生,心里还留恋这个世界——对于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还放不下。现在念佛人讲信,嘴巴上讲信,心里不相信,那是假信,不是真信。真信的..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无诤是佛教徒修行中的重要事项之一。不只部派佛教于此有详细的阐述,到大乘佛教时,也有进一步的发挥。“无诤三昧”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无诤:音译阿兰那。“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