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逸多!佛出世难;离八难②身,亦为难得。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③无畏④无碍无著甚深之法,及波罗蜜⑤等菩萨之法,能说法人,亦难开示。阿逸多!善说法人,非易可遇,坚..

《法华经》导读:此生最美丽的邂逅

今天我们看到的《法华经》七卷本,是姚秦鸠摩罗什三藏在406年,也就是后秦弘始八年翻译的,全称叫做《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它主要讲的是,所谓三乘都是方便之说,一佛乘才是真实的。它是中国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立教的依据。这部经的核心思想是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一..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它。我们这个光盘出来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请光盘,因为你当时听的时候啊非常高兴,非常明白,过后一问大家统一一个答案:叫忘了!填a、b、c、d、e问你填哪一个?统统没填,填了给忘了!1、祈请观世音..

佛菩萨度众生决不说我是某佛

接手书,不胜慨叹。汝何得瞎造谣言,谓燃灯古佛降生汝家,未周岁而殇乎?诸佛生死已了,决无示生复殇之理。佛若为度众生乘愿示生,实有其事。然既示生,亦决不说我是某佛,及至度生事毕,将示涅槃方始显本,决无示生而不及大作佛事即夭殇者。声闻初果,已断见惑,尚有思惑未断。故..

佛说咒语有无量感应 为何你持咒就不灵?

核心提示:宣化上人,黑龙江省双城县人,美国弘法第一人。1918年出生,19岁时母亲逝世,于母亲墓旁守孝三年,期间剃度出家。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礼忏坐禅、日中一食、夜不倒单,灵异之事多不胜数,被称“奇僧”。1948年,抵广州曹溪南华寺,礼虚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财神,那财神爷给你了,你也要心存感恩。其实我们人最缺的是智慧。一个人若有智慧,无论怎样的生命境界都能成为生命的财富。没有智慧、福德,拥有得越多有时反成一种祸害。智慧,生命的财富一个人拥有大福报,必然要有与其相对..

五种不净破除贪欲之心

我们怀着无比崇高的愿望去寻找真理,却不知道真理就在眼前,就在扬眉瞬目的刹那;我们万分热切地去发掘生命中的美好,却不知道身心内外都是那么的美好,每一个当下都是无与伦比的美妙。我们害怕和逃避所有的不安与困惑,却不知道根源是因为自己的愚昧和颠倒,而在逃避的过程中,又..

胎儿没成人形之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我们看真实的人乘,开始是五戒。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正示戒相,第二段忏悔方法。正示戒相当中分成五段: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首先我们看不杀生。先解释什么叫杀生,解释它的名义。请合掌,我们念一遍。断有情命,是名杀生。凡有命者,不..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达到离三种相时,它的果报,它的果地功德就是“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这个地方讲真如的心,前面讲妄念的心。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我们从细讲到粗,先讲离心缘相。一个妄念..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业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个,就是颠倒妄想。佛陀解释颠倒妄想,是分成三部分来解释。第一个,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这个感受是来自于业力的刺激。我们的心跟外..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而往生,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弥陀感应道交。就是说弥陀的本愿功德已经存在,但是你必须把它启动起来,套一句蕅益大师的专业名词,叫“转他成自”。你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化成你的功德呢?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若亲来皈依,升座,则磕头当在二、三十以上。即方便说,亦须磕数头。汝以函祈皈依,只以合掌拜启了之。合掌作揖,是行人问路之克己仪式。汝欲皈依三宝,将资之以了生脱死,又欲报贤妻之恩德,及度脱一切众生者。..

内心清净,疾病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慈善到底是救他人,还是救自己?

【编者按】2015年11月6日,福慧灯教育集团旗下法身传媒(深圳)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于厦门同心慈善会有幸拜访了广普法师。法师就青年人弘法利生之路应当抱持的正确心态进行慈悲开示。本文转载自法身微信号。法身传媒: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上弘扬正信佛法,宣扬慈善与大爱之路..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佛在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同体的。当佛在成佛的那一刻,他现量见证的一切都是佛。所以佛在跟一切众生同体的心性当中,圆成了他的佛果的时候,虽然是在享受涅槃法乐,但他并没有在那里独享他..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出家的,要珍惜自己的出家身。有些出家人,在寺庙里待了一阵,碰了很多钉子,最后来一个“出家在家一样修道,倒不如回家去修好了”。有的人回家,家庭里边不要他干事情,也不要工作,有父母养他,好像很安逸,时间..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清净的果指的是涅槃,通往涅槃的道路呢,就是这个道,这个道就是通达义,能够从生死通往涅槃,这个道有三十七个法门,所以叫做三十七道品,这以下我们简要的说明一下就好了。三十七道品当中,有修行的方法跟修..

烦恼少病就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代。那么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深切的体验。比如这种灾难: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地震、火灾、海啸、干旱、水灾。这是自然灾害。从我们的知见观点上,有太多不良的知见,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道德上的崩溃..

晒蜡的傻和尚如何成长为一代高僧?

核心提示:倓虚法师,1875出生,1917年于河北省高明寺出家,后于宁波观宗寺受具足戒,拜天台宗第四十三代传人谛闲法师为师,1925年承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嗣。先后创建营口楞严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复兴沈阳般若寺、永安寺、天津大悲院、西安大兴善寺等,于北京弥勒院开办..

容易生病与内心烦恼多有关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学佛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因果

因果是佛教解脱轮回的最基本的理论,那么佛教中谈到因果呢,重点在于讨论如何认知生命的真相,然后发现困扰生命的因素,探求解决这些困扰的方法,从而获得生命的自由。其实目前我们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之所以出现了诸多问题,大都也是我们自身缺乏正确的因果观念才导致的。所以可以毫..

内心清净,病也会比较少

《正法念处经》中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清净,他的血就清净,那么病也就会比较少。那么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事物不能如实地认识。世间都是无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无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总是会..

佛说在家人前往寺院时这样思考可入道

【经典介绍】《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宝积,即“积集法宝”之意。因其为大乘深妙之法,故谓之“宝”;聚集无量之法门,故谓之“积”。全经计收四十九会(部),内容泛论大乘佛教之各种主要法门..

为什么容易生病?与内心烦恼多有关

核心提示: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

韦驮菩萨的十大愿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第二愿:护持正法愿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般涅槃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见毁戒者劝化安止令住持戒。远离正见堕诸见者。劝化安止令住正见。散..

很少有佛教徒有志于涅槃 因为它难以想象

核心提示:阿姜曼·布利达陀(AjahnMunBhuridatta),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1870年生于泰国乌汶省。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比丘之后,追随森林比丘阿姜扫(AjahnSao)修习禅定,并严持戒律。当时,他所在地区的戒律已非常松弛,而禅定的力量..

良医救子喻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称「良医救子喻」的公案:从前有一位聪明又有智慧的良医,通达医理,深明药性,善治各种疾病,时常到各地为人治病。他膝下有众多子女。一天,这位良医有事远行他国,家中的孩子们竟误饮了毒药,毒性大发,心神散乱,在地上痛..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

佛陀家族释迦族后裔还有出家人吗?

尼泊尔释迦族根本道场金庙里的释迦族长老尼泊尔释迦族根本道场金庙里正在出家的9岁儿童2500年前,佛陀为探寻生老病死的解决之道而越城出家,更为度脱一切有情众生而建立僧团。今日释迦族(Shakya)后人中,每位男性成员一生中都会有一次短期出家,以纪念和礼敬这位族中圣者离尘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