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无明当中。所以我们平常生活…是闭着眼睛在生活,完全没有智慧的光明,就是跟着感觉走─我想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反正全世界没有人管得到你。问题是你做的每一件事情..
涅槃
圣严法师:佛教的“四大皆空”是什么都没有吗?
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
佛学基础词汇大全
佛学基础词汇扫盲1、三宝:佛、法、僧(与自性三宝:觉、正、净相应);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3、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4、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5、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之临终往生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其中即三不退中,多有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者,止此一生,即补佛位;如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当补释迦佛位是也。大本云: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义,皆当一生遂..
印光大师:受持金刚经,能转最重之后报,作最轻之现报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一切菩萨.依此而修因。三世诸佛.依此而证果。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实菩萨上宏下化之准绳。示如如之本体.机理双契。证空空之三昧.解行俱圆。妙而又妙.玄之..
星云大师:人生十问
时间:公元一九七七年七月地点:讲于佛光山老年夏令会对象:老年人第一问:如何处贫居富?第二问:如何处理得失?第三问:如何忏除罪业?第四问:如何消除烦恼?第五问:如何安排生活?第六问:如何安身立命?第七问:如何放下眷属?第八问:如何施舍财富?第九问:如何面对老病?第十问:如何了生脱死?..
慧净上人:学佛的目的在于今生离开轮回成佛度生
在既梦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弥陀慈悲的救度,被弥陀所拥抱的人,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再怎么强调说明都不会过分的,是学佛的事。学佛要知道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善恶报应”等事实(因果报应的道理是佛法的骨干)。同时以出离为动机(亦即是“出离心”),以解脱六道的生死轮回为..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是讲除妄识归真心。我们众生都是妄识。在日常生活中,由种种妄想、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都是妄识、妄心的作用。能够认识到这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皈依佛、法、僧三宝,经过修习,逐步熏习善法,就可恢复善法种子..
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灾,这是很重要的。根本好处在于,经过《楞严经》上的方法修行,就可以缩短出离生死的时间,成就解脱。这是一个解决根本的大问题,这是修学楞严的好处。(一)佛说《楞严经》的因缘凡佛说法,都有因..
净慧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佛法 必须熟读十部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编一部类似基督教《圣经》那样的书,供一般在家..
梦参老和尚对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的有关开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就没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说,佛力是不是能抵得住业力?你是问我这个问题。业力得你自己抵、自己消;自做业,你要自己受。所以过去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老虎的脖子上栓了一个铃铛,谁敢去拔啊?谁栓上的谁去拔。很简单,所以解铃还..
海涛法师:发了大愿以后,天上的魔宫开始震动
有一位须福长者,家很有钱,家宅有七层楼高,而且有个长得很漂亮又聪明的女儿,叫龙施女。龙施女十四岁的时候,一天早上,佛陀和他的弟子经过他家门口,佛陀刻意放光照遍长者的家宅。龙施女发现家里突然变得明亮,她跑到顶楼一看,发现原来是佛陀放光,非常欢喜,又看见佛手上的钵..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业,就枉费了这一生。儒家说:“罔念作狂,克念作圣。”强调这一念心的重要性,与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善去恶慧日朗然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作学问是累积而来的,是一个加号,如儒家说:“学如..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
宣化上人:各位要发菩提心才能打破生死关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慧。人有漏,因为有‘无明’;佛菩萨无漏,因为‘无无明’。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也就是糊涂,不明是非,不辨黑白。最大的漏,就是欲漏。若是有了欲念,好像常被土匪打劫,财宝被抢去了;好像木材内生虫子,没有用处了;又好像..
宣化上人:谁也免不了一死,我们应为自己的归宿好好修行
一年里头有‘春、夏、秋、冬’这四季,这是人人所知道的事,然而大家是不是知道,在人生的路程上,也分为‘生、老、病、死’这四个阶段?因为谁也免不了一死,所以,我们应好好地为自己的身后归宿打算一下,这就要修道了。从修行方面来说,也可分为‘学、行、成、了’四个阶段:人..
本焕长老:慈善是僧人修持的方便法门
慈善是僧人修持和弘法的方便法门深圳弘法寺毗邻港澳,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香客到这里来的很多,香火旺盛,各方施舍多。有人问我这钱如何用?我一个百岁老人,睡觉只要一张床,饭有三顿,房有一间,穿衣有几件袈裟就够了,十方供养的还是要回报给十方。弘法寺的钱主要用于两个..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33-34)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33-34)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命终之后”:这个等到九生,或者一百世,他命终了之后,“必为魔民”:必成魔民,他不能做魔王去,因为这魔王就一个。你到哪儿做魔王去?没有那么多。只可以做个魔..
宣化上人:各位要清醒无常鬼随时会来找你
谁能把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降伏,令它们不造**,谁就是菩萨。谁能把自己的感情收拾干净,没有邋遢,谁就是菩萨。菩萨也不哭也不笑,随时随地都自在,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烦无恼、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禅宗以不立文字为宗旨,为什..
宣化上人:人在种因时不怕,结果时却吓死了
佛经上常讲到大地震动,地震是怎样来的呢?地震也可说是人震,因人与地震相通著。人震地亦震;人不震,地亦不震。佛入涅槃时地为什么有六种震动?因为人心恐慌,怕得不得了,七情六欲都跑出来,这就是地震。所以你欢喜了是地震,你发脾气,不高兴了,也是地震。你悲哀、恐惧,是地..
虚云老和尚:如何降伏妄想?
(虽然简单的几句话,但却很精辟!阿弥陀佛!)虚云老和尚说: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着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
海涛法师:男女情欲有如咬肥皂,真是难吃啊
说实在话,你今天有信心说我决定要成佛,或者决定要解脱,诸佛菩萨一定想尽办法创造因缘给你,引导你。各位,一切都无需烦恼,有的人一谈到这个就说,我也要找到善知识,找到我的上师,他在那里?那我要问你,你准备好了吗?有决心成佛吗?一旦下定决心,上师自然现前。或许梦中出..
大安法师:持戒对于念佛往生具有三层重大意义
编者按: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告诫弟子们今后应以戒为师。古德有云:“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学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德,故依此而修者必证圣果。一、戒学:戒..
圣严法师:临终为何会有瑞相?见到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可能是解脱,但多半不是。所谓临命终时显现的瑞相,是指奇香弥漫、天乐鸣空、光环光束光团的显现、佛菩萨影像现形、鸟兽齐鸣、香花乍开、草木变色、风云变化、雷电交作、遗体柔软乃至火化后出现舍利子等,这些都是由于修..
宣化上人:若你能广印经典流通经典你就会开智能
在《地藏经》〈见闻利益品十二〉提到,释迦牟尼佛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什么地方是顶门呢?就是在头顶上。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之中,有个无见顶相,就是在头顶上这个地方,这个叫顶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顶门。我们若是功夫好的,有功夫的人,等圆寂入涅槃时,你的佛..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完全与女色隔绝。等到两人20岁左右的时候,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把两个徒弟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走了一遭。“仙师,那个是什么呀?”小徒弟手指一个婀娜窈窕的年轻女郎问,因为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女人。“是吃人的老虎。”仙..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佛说无量寿经》)前面用了..
学诚法师《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我们今生得到了暇满的人身,遇到了佛法,非常地幸运。学习佛法,第一步就是要认清世间的过患,远离恶友恶法,多亲近善知识、善友。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人是生活在群体当中的,必定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什么..
学诚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进入佛门第一课,认识皈依须明辨谈到皈依三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真正认识皈依的内涵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到寺院里来,常常会看到许多人烧香、磕头,拿很多供品去供养佛菩萨,但很难由此判断这些人是不是信佛、是不是佛教徒、有没有受过皈依的仪式。这些人可能信..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之前答复阿难四种问题
如是,是指法之辞,这是说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而现在这个法是如是的法。如是,也是印可之辞,就是这样,决定不可改的。这「如是我闻」是佛入涅槃之前,答复阿难四种问题的其中一个问题。在释迦牟尼佛将要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哭得头昏眼花,什么也都忘了。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