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梦参老和尚:楞严经维那领大众恭诵: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诸位道友,我们今天总算缘成熟了,我们想讲楞严经好几个月了,我个人的障碍很多,因为考虑到恐怕讲不成,现在总算消失一些障碍,跟大家结缘,共同学习楞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近代往生随闻录

近代往生随闻录宽律法师撰录序自序续言往生比丘往生比丘尼往生男居士往生女居士序本书撰录者宽律法师,号佛行,八十高龄,为浙江省人氏,于一九五二年到上海归投虚云老和尚,披度为僧,后虚公曾嘱至南华寺居住。当时南华寺惨遇文革破坏,大部分经书破损不堪,法师与上海六位居士发..

人间天:为何学佛是拼福报的?

学佛是六道众生的刚需!并非所有众生都能意识到这个刚需!等他真实感受到这是刚需了,往往也就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在鬼门关前面晃悠了。这时如果没有极其猛力善巧的方法,这个局面就是无法改变的!谁不想要那样的方法啊?但是,你有福报能遇到吗?有遇到了就能信的善根吗?有那份因缘在..

朱亚仲:净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门

本文转载自《法音》2015年3期。《法音》杂志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教教务、佛学研究、佛教文化艺术和佛教知识、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观点权威,信息量大,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自1981年复刊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视为了解中国佛教发展状..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明心3693见性的意思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明心见性的意思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佛性)。即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是禅宗悟道的境界。明心见性的意思(圣严长老)所谓”明心见性”,就..

农历五月十四是什么日子?曹洞宗芙蓉道楷禅师圆寂日

农历五月十四,是北宋曹洞宗高僧芙蓉道楷禅师的圆寂纪念日。芙蓉道楷禅师(1043~1118),北宋沂州禅僧,山东省苍山县芙蓉人,青原下十一世、洞山嫡传云居道膺下第六世高僧,禅宗四十五世高僧。曾游历国内名寺,诵经主持。因学《法华经》而出家,三十一岁,游浙江白云山,拜谒投子..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明心见性的意思

明心见性是什么意思?明心见性的意思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佛性)。即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是禅宗悟道的境界。明心见性的意思(圣严长老)所谓”明心见性”,就..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大安法师答:你倒在说一个实话,说明你还用过一点功夫,才知道自己妄想杂念很多,不能集中精神。如果没有用过功夫,还发现不了这一点,能发现,首先是一个进步。修行就是要..

人间天:佛为什么讲善法?

老师,世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包括各种佛经也是提倡断恶行善。我理解佛法是成佛的法,是回归自性的法,自性里有善恶分别吗?为何要执着于行善?行善和做恶对回归自性的帮助或者阻碍有何不同?执着于行善是否也是一种迷惑颠倒?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圣谛和俗谛。谛,真理的意思,也就..

莲池大师:否定佛国、蔑视往生,是在欺天诳人!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且汝既了彻自心,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即厕溷中作住止否?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还肯入丘冢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于斯数者,欢喜安稳,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

印光大师: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长大后,相貌端庄,不求功名,偏爱道教,一心想要长生不老做神仙,感叹自己没能遇到真人。同治十二年,他二十一岁,无意中来到龙泉寺,见到首座本然和尚,发现老和尚是个得道高僧,就谈起自己平..

大安法师: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大安法师答:你倒在说一个实话,说明你还用过一点功夫,才知道自己妄想杂念很多,不能集中精神。如果没有用过功夫,还发现不了这一点,能发现,首先是一个进步。修行就是要..

百岁禅师渡海来华传奇一生堪称神话

按:菩提达摩,印度来华高僧,中国禅宗初祖。根据佛教史籍记载,达摩来华之时,已年近一百五十岁,渡江北上,在少室山面壁九年,传法慧可禅师,留下诸多神奇传说。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传奇一生菩提达摩(通称达摩,?~536或528),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

南怀瑾:真是修行人,看到这句话都会发抖!

南怀瑾【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生;善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之四正断。】【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生。】不善就是恶业,我们要仔细检查自己,假如平常思想习气里有坏的念头,必须自己能截得断,这是修行的初步,这也就是行愿。还没有生起的坏念头,要防止它生出来,这句话要注意,..

嘎玛仁波切:心理学是理工科,我们佛教是内学

我们小的时候学《华严经》,学到密法的观想时,就好像活在虚幻世界的感觉。甚至讲到最后,把我们这个星球里面的人,讲成是一尊佛陀手中之钵里的一个灰尘中的生命体而已。像大家熟悉的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通过自己的修行,把自己身体净化了以后变成一个宇宙。他身..

净土法门:大多数人糊里糊涂过一生,这是佛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

经上说,人命无常,国土危脆,我们冷静观察这个社会、观察这个世界,一点都不错。许多地方的道场我们每年去一次,每次去我们都听到老同修又有几个不在了,这就是人命无常。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人的一般寿命是一百岁,一般的寿命。佛是出现在减劫的时代,每..

印光法师语录

印光法师嘉言录皈依弟子李圆净谨编封面题词[封面题词]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此书文虽拙朴,义甚切要,似特为修净土者说,实寓提倡因果报应、..

净土法门:物质是精神产生的幻觉,因为它转眼就走了,就空了

【《老法师-册页精华集录》】◎物质是精神产生的幻觉,因为它转眼就走了,就空了。◎一生的法布施,抵不过一句阿弥陀佛。十亿个银河系的七宝,你拿去布施做好事,不如四句偈功德大。可以说无量四句偈法布施的功德,不如念一句阿弥陀佛。多少学佛人在急难的时侯,一句阿弥陀佛化解..

少林功夫中的佛教慈悲忍辱思想

佛教讲普度众生、大慈大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予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涅经》云:“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观无量寿佛经》云:“佛心者,大慈悲。”..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要付出就能获得这法?没有!我跟大家老老实实地说,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也一直这样在找!要钻空路、学窍门,没有的!不论你跟哪位喇嘛受什么灌顶,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来跟你受灌顶,佛也没办法,佛也有做不..

学佛的三不退

禅宗这一法,是让我们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己。学佛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而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都要坚持的大事情,一定要发长远心、坚固心。教内有句话,大家常常可以听到“但得生生不退,佛阶决定可期”。这话很重要,也有很深的..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问:有和尚问石霜庆诸禅师:“听说佛性像虚空,这对不对?”石霜禅师答:“卧时即有,坐时即无。”你睡觉的时候有佛性,打坐时佛性就没有了。石霜是不是在点他:“你明明知道佛性无所不在,还有什么好问的呢?”还是告诉他:“你以平常心看待..

净土法门:你能够这样修,就能得诸佛护念,诸天善神拥护你、保佑你

光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人就变老了。我记得我到台湾来的时候二十二岁,半个世纪一弹指就过去了。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生活在现代,对于世尊这两句话体会得很深。诸位同修都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里得人身机会确实不多,佛在经上许多..

《大颠禅师注释心经》每日必看太稀有了

大颠幼年即心远尘俗,后与药山、惟俨同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的弟子,受法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创立曹溪派系,成为南宗之祖。此派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钻研颇深。大颠在西岩削发受戒,从惠照处获益不少。-大颠禅师注心经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字面到字面..

“我能听您讲法吗?”“你老了,除非再来”

五祖弘忍,俗姓周,就是黄梅本地人。传说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一次栽松道人问四祖道信:“我能够听你讲法吗?”四祖回答说:“你已经老了,即使得法,以后也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人了,除非你再来,我等着你。”栽松道人听了,离开了四祖,走到小河边看到一女子洗衣服,就..

《华严经》是佛陀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华严宗最为发达时,是在唐朝,当时以清凉澄观国师为代表。其实佛教能在中国发扬光大,并且一直超越本土的道教和儒教,靠的就是这部《华严经》。可以说,《华严经》是佛陀留给全世界人民最伟大的灵性遗产。要知道,佛教进来中国,真正在中国有一席之地的,不是佛教的般若智慧的理论..

虚云老和尚: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粟,独推宗下

《虚云和尚全集》1929年10月21日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请普说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谈浅说,无非古人剩语,与我本没交涉。想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有一病未愈,则..

信愿法师:念佛住不退转(二)

【念佛的胜妙】念佛住不退转(二)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突然掉了一颗苹果打到牛顿,牛顿就觉悟了,发现了地心引力。我们坐在苹果树下,如果掉了一颗苹果下来,我们没有觉性,我们也没有发现地心引力,我们就把那一颗苹果吃下去,这就是悟性不够。所以你要觉悟人生的无常,一定要舍俗出..

禅茶一味:僧人的茶生活

僧人的茶生活主要表现在饮茶、制茶和种茶三个方面。僧人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制茶、种茶并研制茗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

打禅七

禅宗修行的目的重在直接参究心性的本原,使禅众克期取悟。其修行的仪式称为“打七”。禅宗的“打七”称为“打禅七”,是冬安居中的重要行事,也即是冬天进行的参禅活动。“打七”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专心参究,称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