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上班有点来不及了,我打了个车,一边电话里跟司机师傅说等待位置,一边手忙脚乱的收拾包,穿鞋,出门。锁门的时候,我在想,今天10:30有一个新人报道,我要跟他好好说下,工作的安排;走到电梯,已经决定好了中午要吃什么,对了,几点吃才能赶上呢,中午1点还有个网..
因缘
道次第第十三课关于“恩”的分享
《道次第》第十三课学习的是意乐依止中的“念恩生敬”。我分享一下对“恩”的理解。知恩、念恩、感恩,遍布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学习这期法义后,对“恩”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关于“恩”,最直观的联想就是父母之恩,我生命中的三个阶段,代表了对父母之恩的三重理解。..
摆脱追剧的串习
十一国庆长假,休息的时间很多,但用来学习法义的时间不多,面临共修,心念才拉回来。同时,也往往听到同修说,这个假期放逸了,心中很是后悔,怎么又把时间浪费在追剧上了?怎么又把时间浪费在看小说上了?怎么又把时间浪费在手机刷屏上了?导师说放松不等于放逸,也许一开始是想..
命运由心决定
当问到命运如何时,不同的人会有各自的答案,有的会说不好,有的会说一般,有的会说好;我的答案是太好了!好就好在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正在闻,如此暇满人身,不断地减少烦恼痛苦,走在解脱觉醒的菩提大道上,感到特别殊胜!但在学习《何为命运》之前,我对命运的认知是混乱..
幸福生活是简单的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分享通过本期法义的学习,知道了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民俗、道德观念等,都具有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佛教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很多人生观念,早已在佛法的滋养之下,与佛教有着无法分割的..
回归简单
国庆期间,我参加在苏州西园寺的静修营,6天的不一样假期里,我每天都被深深的感动着。导师的慈悲、义工的无我利他的服务、寝室长的陪伴关爱、同修之间的相互增上等等。人间所有的大爱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这些小白衫就像刚刚种下的菩提小幼苗被大家用各种方式照顾着、关怀..
海涛法师:处处替人设想,这等于接近菩萨的性格
同样一部《金刚经》,世俗人研究,道亲也在研究,学佛者也在研究,因为用心不同,乃至思惟的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不相同。所以不要认为某人在学佛,就一定有好的想法,不一定。认为学佛者一定是慈悲的,也不一定,因为个人动机不同,因缘不同,虽然是佛法,对他也不见得有什么直接..
时时用心 方为精进
加入三级修学将近三年了,这期间,我仿佛是大家眼中精进的代表,同喜班一开始就承担班委,做各种义工,升入同修后,第一时间参加辅助员选拔和导读员选拔,第一时间培训上岗,第一时间跟组,同时担任导读义工,今年夏天,因缘成熟开始带班,同时也通过了沙龙主持人的认证。目前新班..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慈悲誓愿摄受。故此间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倘精进不退,则其华渐见广大,待至其人临终,佛与圣众,即执此华,接引往生。宋荆王夫人,笃修净业,姬妾使侍,无不率行,有一姬妾,..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
诸位善友,我们分别大概有三年了吧!还记得从上回讲,受了三皈依之后要怎么修行,至今也有三年多了。光阴过的很快,现在又跟大家结个缘,讲讲我个人的修行过程,做为大家修行时的参考,我说的不见得很对,这不是讲经,只是漫谈一下。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
初识佛教
初识佛教之前,我误解了佛教,认为佛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被供奉在寺院里,信徒们叩首跪拜他,并祈求他的保佑,保佑升官发财,保佑健康平安……我认为这是迷信,可是,当走进寺院,一年大概有一两次跟随姐姐去,站在佛像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此刻,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感受佛法与大自然的爱
亲爱的书友们,上午好。很欢喜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自然的回归的感受。看到这次主题时,我立刻就报名做分享义工,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于佛法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欢喜,很想将这欢喜与大家分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师父..
发现隐藏的不善心
导师开示:所有的善法的生起都是建立在无贪、无嗔、无痴的基础上,无贪、无嗔、无痴是核心,是关键,是善心所的三根本。贪?我贪吗?从小到大对钱多钱少没有观念,吃的不多,穿也随便,我应该是不贪物质的吧!贪玩?忏悔曾经的我非常贪玩。可学佛之后我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提升生..
女儿,对不起
与女儿的冲突,是在我的病中。女儿在病床前陪伴着我,却心不在焉,只关注自己的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病中的我,既感到无力,也感到悲伤。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一个冷漠而没有孝心的孩子!我忍不住哭泣,哭诉抚养她的不易和辛苦,可女儿却露出极为反感的情绪,以一种不可理喻的形..
学佛必知的八项因果定律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果要是信好了,就能够改脾气,认账认命。因为佛法是以因果为基础的。1改脾气是关键学佛后,第一要改掉生气的..
财富来自于福报,福报来自于利益别人
很多人有满腔的热情和满腹的才华,但是总是做不成事情,而有的人虽然没有才华和知识,却能办好一件事情。现在大学毕业的,一般都给小学毕业的打工,甚至小学没有毕业的。所以知识不代表福报,知识只是代表我们能学会很多东西,福报才是能承载起我们事业的。什么是知识呢,就是世间..
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真正体现了佛教的大慈大悲
四、阿弥陀佛的生命第十八愿,更是阿弥陀佛的真实生命,是阿弥陀佛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地方。没有这第十八愿,大宇宙当中就没有大慈大悲救度罪业凡夫的这么一尊阿弥陀佛的存在,那样,可以说,宇宙黑暗,我们将永远陷没在轮回的大苦恼中。别于诸佛我们常常听说「佛佛道同,诸佛平等..
独尊湛现:在有生之年,必须要广结善缘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曾提到这个发广大无量的菩提心,什么各种的发心布施等方面的。大家请不要误会,这是佛陀的教言。因为佛他老人家发现了宇宙中的事实真相、自然规律,就是说如是因,如是果。要想获得丰富的果实,首先要播种春耕。没有种子,想获得丰收根本不可能。希望大家要..
只要有心,没有什么的恶习改不了
盘 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 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盘 :“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
“四大皆空”不是啥都没有而是样样都有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不变体,叫空。邪正善恶人生,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叫空。文:弘一法师佛法的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深义,只懂得表面文章,随便听..
方海权:诗词作品
潮州居士、佛学家、文学家方海权诗歌集诗词作品首楞严咏独秀枝头不觉伸,狂蜂浪蝶竞相春。谁堪作任莲华使,自有楞严入定人。玉宝莲台胜祖乘,寒门任甚喜荣登。青衣一袭无他物,唯有楞严续万称。方海权禅诗一痴心相逐了无期,总是无常难芳时。纵使花开京中动,不如藏里半分移。方海..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栋房子,而不要全靠国王的力量。当地有一家的男子不答应,而其老母却不顾自己..
净界法师: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净界法师:一个加行位的修行者,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外在的自我,就是在五蕴当中的分别,有一个能够主宰五蕴的、能够去感受五蕴的自我,他是放弃的,这个加行位的菩萨,能够放弃外在粗显的分别‘我见’;但是对于内心微细的俱生我见,..
诸善事中放生功德为第一
问:修塔铺路,建寺塑佛,供养三宝,印经说法才是佛弟子该做的功德,为什么说放生的功德第一呢?答: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所以..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罗欧咤国,由于佛陀的圣德和声望的感召,当他尚未到达时,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已经传遍了全国,也轰动了全国。当他开始为罗欧咤国的人民说法的那天,真是万人空巷,把那说法的地方,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这次的说法,当然摄..
梦参长老:《心经》上的“观”字,很多人都没读懂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观自在是普通的名字了,不止观世音菩萨一个人,谁能观谁都自在。放下了、看..
心上莲花:佛教的一些基本观念(一)
一、什么是佛教佛教是种教育,即佛法的教育。这是佛教二字的本来意义。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一种对佛法教育的很通俗简约的概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世间法,是从行为上的论述;自净其意是出世法,是心灵的修行;两者是从身到心的修行。何谓..
从生前感悟到轮回转生
有位师兄网名“一切成空”,有如下的人生感悟[[不看辉煌时谁敬的酒,只看落魄时剩下的友天下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地上有两苦:黄连苦,没钱更苦世界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人间有两薄:春饼薄,人情更薄离开的都是过客,擦肩的都是路人只有那些对你好,陪着你的人,才是你这..
第一就要改脾气!学佛必知八项因果定律
学佛必知八项因果定律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果要是信好了,就能够改脾气,认账认命。因为佛法是以因果为基础的。1改脾气是关键学佛..
星云大师:《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下)
金刚经第6品下正信希有分第六(下)白话文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一念生净信的众生,已不取着「法相、非法相、亦无非法相”。何谓「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执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舍去法执的取着。「亦无非法相”,明白我法俱空,却不滞于空。一念生净信,应不取着我、法、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