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

梦参老和尚: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头上,可避免恶缘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工作,你的心里思念地藏菩萨或者缘念三宝,这能做得到。你把念头照顾着,时时缘念三宝,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观想的方式,最初是地藏菩萨面对着你,这是救度你的;观想之后,地藏菩萨面向外,向外的意思是地藏菩萨和..

为什么要一次次诵经?

为何要一次次诵经?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六祖惠能六祖惠能原来是岭南樵夫,一天,他送完货刚要出门,听到有人朗声念诵《金刚经》,当下如闻惊雷、醒觉昏沉,竟开了智慧。而这一切,仅仅只是有人持诵经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原来一次次念诵,纵使不解..

嘎玛仁波切: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和太多危机的国度中,这就已经完全值得我们感恩和知足了

爱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当我们在探讨爱国与否和是否该好好热爱祖国的时候,最起码,我们是在一方太平的国度,并且衣食无忧,人民安康的前提下去畅谈的。我们并没有在一个颠沛流离或是动荡不安的国度去提升一个高度的看问题,所以,带着庆幸和知足,也应该说说爱国。佛..

妙莲老和尚:拜佛的方法和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礼佛。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既然拜佛、一声佛能灭罪无量、增福无量,那么,我们就应该要好好的把握,千万勿将时间空过啊!希望诸位多努力精进,加强自己,将无益的事情放下;那些无益的事你..

星云大师:读诵《金刚经》的好处很多很多

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生意更成功;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工作更顺利;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读《金刚经》,一定会让你获得不可思议;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尤其重要的是读《金刚经》,会让你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不消沉,因为你看到的失败不过是一个假象,不..

立荣名不如种隐德,改命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立荣名不如种隐德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

出家功德不可思议:恭迎佛陀出家纪念日

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世尊降生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示现,目睹老病死,舍弃王位、妻子,及后宫六万女,种种上妙伎乐,夜半城出家,苦行六年,成无上道。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多的修行,在静坐了相当于人间的四..

经论所赞出家功德

◇在家之人多诸烦恼,父母妻子恩爱所系。常思财色,贪求无厌,得时守护,多诸忧虑。流转六趣,远离佛法。当作怨家恶知识想,应厌家垢,生出家心。无有在家修习无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无上道。――郁伽长者经◇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您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

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天。佛陀的出家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福报,他引领我们走向觉悟解脱的彼岸。一、释名佛有过、现、未十方三世无量诸佛,但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于娑婆世界,创诞于印度是释迦牟尼佛..

送给和我一样曾迷茫的学佛人2

我的生活经历了一段时间昏暗,曾愚痴地以为业力除了境界相也包括自己的心念,认为违缘显前时,心念要配合产生痛苦、沮丧和失落等负面情绪,这样业障才能消除,理由是此时如果还是开开心心的,怕冤亲债主会生气,更不放过我。突然片刻,“应生无所住心”回荡在耳边,才稍稍明白,虽..

千年前佛陀为什么要出家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八,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作为佛陀弟子,了解佛陀出家的经过和出世的本怀,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学佛的意义。不论我们是以什么身份学佛,都要认识到:学佛对人生意味着什么?真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只是根据自我感觉或受他..

常犯的障道因缘

1.任务观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体证佛自心之法;功课结束后,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知如何用心观照。有任务观者,必然压制了学佛的轻松、自在、快乐的内心受用,将虔诚、自愿、轻安、愉悦、受用的佛法变成苦恼、被动的束缚,忘记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记了..

小眼沙弥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Vaisravana)。其子成人娶一贤妻,共度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其妻有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诞生那天,施主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并取适合种姓的名字。家人用牛奶、油饼、酸奶等喂养他。他长到会独自玩..

慈诚罗珠堪布:释迦牟尼佛为你揭示流转轮回的真正原因

我们用自己心里所产生的错误观念,将自己捆绑在自己制造的轮回樊篱之中,并不间断地遭受轮回之苦。释迦牟尼佛正是证悟了“自我”的不存在,从而推翻了长久沉积的我执。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谁让我们流转轮回的?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世间的学问――包..

阿含经:地球人类的寿命曾经很长很长,不知死为何物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善恶品第四十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原文【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地狱众生受其罪报,极至一劫,或有其中间夭者;受畜生罪报,极至一劫,其间有中夭者;受饿鬼报,极至一劫,其间有中夭者。比丘当知:郁单曰人寿千岁,无有中..

圣严法师:如何念佛与持咒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佛。例如七天之中单念阿弥陀佛,称为弥陀七;单念药师佛,称为药..

过去的因缘已经过去

人生的一切烦恼,归根到底就是在生活中没有学会放下,使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因而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通常喜欢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精神添加压力。所以说“放下”,不仅是一种解脱的心态,更是一种清醒的智慧。不管境遇如何,请放下昨..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小的时候家里穷,有一位对我很好的老邻居,经常接济家里,和我家处的很好,这么多年都联系着,故事就从那时说起。2005年老邻居因病去世。他是邻里乡亲,社会大众公认的好人,老实人,忠厚人,但他的结局并不好。老邻居是党员干部,一生勤勉老实,生前任国安局的纪委书记。49年出生..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谁能真正降服淫欲心

在《贤愚因缘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典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光明王,他管辖着500个小国。有一天,大光明王乘坐大象出去游玩,这头大象突然淫欲心发作,驮着大光明王去追逐一头母象。大象在树林里狂奔,象师让大光明王抓住树枝才得以逃离,大光明王脱险之后,大发雷霆,想要杀掉这位..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一)01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一)01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本愿是指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净土诸方面所发的预先誓愿。按时间序别来论:今世发愿而于今世成就的,称为发愿;历劫长远修行,最后达到誓愿圆成的叫宿愿。按其内容来分,本愿又可分为总愿与别愿二种。总愿..

农历二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转发功德无量

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值此殊胜日请大家持清净、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念佛、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众生吉祥安泰、得闻正法、具正念、自利利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公..

仁清法师:念佛也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

不被外境所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那你就是一种禅定。禅定是一种功夫,不仅仅是一个宗派。禅定是修行的功夫。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定的程度照常产生禅定的作用。比方说念佛的人经过长期的熏修,你的心不被外境所转了,就等于说你通过念佛有了一定的禅定的功夫。如果通过念佛念到一定..

仁清法师:极乐世界在哪里事相上在西方心性上在当下

从因缘法上解释,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事相上讲在西方也好,西方极乐世界从本质上就在你那个清净心上也好,这两种无论怎么解释,都是因缘和合的。那么,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信佛的时候,当你求佛时候,当你拜佛的时候,统统是组成你往生的因缘。那么,这一些离开了,缺了这些条件,..

念佛时观想自己就是弥陀,请问如法吗?

问:第二个问题,念佛时跏趺而坐,手结弥陀定印,观想自己就是弥陀,端坐莲花上,身是弥陀,心想弥陀,口念弥陀。请问如法吗?答:如法,好好的念下去,自然就相应。到什么时候相应?你不问我的时候就相应。你还问我,你还有疑惑,这个疑惑就不能证得。就是说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三)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往生(三)「《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复岳仙峤居士书: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

界诠法师:皈依三宝,是哪三宝?

1、皈依三宝的意义: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学佛之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问:“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者,应当皈依佛..

济群法师: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1、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

星云大师:藏经编修,续佛慧命

我童年出家的栖霞寺里面,有一座庄严的藏经楼,楼上收藏佛经,楼下是法堂,平常如同圣地一般,戒备森严,不准人亲近一步。后来好不容易有机缘进到藏经楼,见到那些经书,大都是木刻本,既没有分段又没有标点,有如天书,当然我是看不懂的。一段时间后,听说南京“支那内学院”是个..

广行法师:最详细的佛教临终关怀指南,值得收藏

作为佛教徒来说,要正确认识死亡、从容面对死亡,妥善临终关怀,合理处置丧事,避免临终手忙脚乱,忘失正念,陷入贪痴之业习和世间的恶俗,就必须学修佛法,牢固树立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佛教对于死亡的基本认识与态度佛教认为,天地万物从众因缘而有,有聚集则有离..

悟显法师:修行是一种清净的福报

悟显法师讲述/修行是一种清净的福报这个《弥陀经》,《阿弥陀经》里面讲到,它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善根就是你念阿弥陀佛的精进力,我看到有些同修听闻大乘的善根是有,但是念佛的善根太少;我看到现代的净宗道场,真正念佛的人并不是很多,好像有去参加佛七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