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衍慈法师:天堂与地狱在自己心中

天堂地狱在自己心中问:请问师父,有法师说:‘天堂不在天上,地狱不在地里’,师父的见解如何?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对理来讲,天堂地狱在自己心中,不但是天堂地狱,而且十方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一切众生(包括地狱),都是在我们心中。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个..

修养是我们未来的福报

福报是过去的修养,修养是未来的福报。大家共同感召的一个世界,是一起都做了同样的业,而同样的业不一定天天混在一起做。比如说:我们大家都是受五戒的,五戒你持得清净了,你感召的就是人间;有些人五戒持得也不太清净,他也感召人间,只有持戒清净的人他感召的人间是人相具足。..

传喜法师:发愿就能离开地狱苦

一个生命要发正确的愿,办不到不要紧,有的人说“师父,我的业障重,我是凡夫,我五戒守不好。”你要是守好了,那就不要守了。正是因为你守不好业障很重,所以你才要守。要跪在佛菩萨面前发愿,用愿力来驾驭你的生命,用愿来控制。否则没有愿,你的生命就随风倒,随着境界转。所以..

佛弟子用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呢?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五讲四节食、五戒睡眠四节食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身为佛弟子,用饭时应观想哪五..

梦参老和尚:原来每个人身边都有护法神

梦参老和尚曾经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在北京有个师父,这个师父不会敲法器,也不会做法师,他要盖庙,也没有信徒。怎么办?他就每天拜地藏菩萨,拜了三年,业障消了,有功德了。来了北京的一个乡绅,看到这个老和尚怎么诚心,就发心给他盖庙。一下子就盖了起来。这就是护法的力量!宇..

戒律如镜照我心 时时拂拭莫染尘

戒律如镜照我心(图源:网络)学佛是什么意思?就是要以佛的行为、佛的起心动念,作为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行为。那对于佛来讲,他其实没有戒律可持,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好的心。我们的心里 是自私的念头,所以说我们要学佛,就是要有所约束。我们的心、我们的行,要向菩萨靠拢,所以..

圣玄法师:遇到生命危险时 唐玄奘在想些什么?

西天取经(图源:网络)在小说《西游记》里,唐玄奘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遇到困难,都表现出一副白面书生的斯文和迂阔,可是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他遇到生命危险时,都在想些什么呢?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满的高僧形象,而这场奇遇,常常被当作是《西游记..

冷暖自知:修持六合 才能让家庭幸福

家庭幸福(图源:网络)这个幸福不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心里面最清楚,你觉得你过得幸福不幸福。但是一个家庭要幸福,这个就跟道场是一样的,我们讲道场里要修六合,一个道场和合最重要,家和万事兴,要和合,人也是一样的。你这个人哪,你的身体四大不调、不和合,你就生毛..

茗山长老: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而急欲救其痛苦。《大乘义章》曰“爱怜曰慈,怆恻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即是此义。“主义”,即是“由思想而生信仰,由信仰而生力量”之谓。“慈..

万行大和尚:人与神的区别在哪里

其实我们人与神的区别就是境界的区别:神的境界很高,凡夫的境界很低,或者说凡夫根本就没有境界。事实上东华禅寺的女众都是好样的,只是极个别人的认识还没有跟上。大家有人的习性很正常,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凡夫,不是学人的人了,而是学佛的人。既然如此,在我们的身上..

佛氏门中 有求必应:如何才能让自己所求之愿速成

智敏上师(图源:网络)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过自身地努力达成自己的善愿,在此提出成办善愿从自己这方面下手积极地做起的倡议, 并就对应具体事项怎样去做才能成办,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所求一:如何求疾病康复、身体健康?应做一:学会忏悔杀业、尝试吃素、布..

惟贤长老:在家修行的三个根本信念

佛在世的时候曾说过:出家众作为住持正法,在家众作为护持正法,很多弘法利生的事业必须要居士参加。所以佛教的七众弟子,不管出家众在家众,都要精诚团结,亲密无间,共同来护持正法,弘扬正法,使正法久住!佛法的信仰(图源:网络)一、佛法僧三宝为信仰的根本作为一名居士,必须..

学诚法师: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2017年11月15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今年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也是赵朴老亲自主持创建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在这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宏伟庄严的灵山胜境,在灵山..

人死之后就是鬼?在佛教的轮回观中不成立

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

太虚法师:学佛先从做人起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我们还保存着这人的身体,但在世间的难疗的生死中,我们说不定会堕诸恶道,到那时,有谁来听你的一腔哀声?所以,做了..

圣严法师:在家修佛者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的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孝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学生对于老师要致礼敬,并且深深体念老师的教诲;老师对学生当以恳切之心,将自己的技能和学问,尽量地传授,并给予爱..

身口意三业知多少?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三讲二持戒(方便轻遮戒)不妄语乃五戒之一,提醒大家说话不要太随便,自己要负责任,话到口边要留半步,先想一想,对己对人是否有利益,会不会给人烦恼、麻烦、令人讨厌、尴尬,所以要注意守口。摄意即收摄心猿意马,此思想难以捉摸,有时想得..

宏海法师:心地法门

好,各位同学,阿弥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今天很冒昧,本来可能诸位听我们可潜法师一直在讲这个系列的天台,但是因缘所致他下午今天可能另外有法务,所以我只好顶班来坐在这里,希望不要扫大家的兴。阿弥陀佛。其实坐在这里,有时候我也心虚的很,上次可潜法师来讲课的时候,我..

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1938年11月28日讲于福建安海金墩宗祠弘一大师讲述(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着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

慧净法师:弥陀救度众生的特色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祂发愿要救度每一位众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特色是:(一)主动而来:不必我们的请求拜托;(二)平等无差别:不分出家、在家、善人、恶人; (三)绝对无条件:任何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种心一生不变,就已经得到阿弥陀佛..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寿命,或者几天,或者几年,或者几十年,对不对?那你这个生命一定有一些身口意的活动,你一动,第八识就开始受熏。所以,你不可能每一生的阿赖耶识都固定,因为它不断地接受讯息。你不要说每一生,你今天的阿赖耶识跟..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记得我们讲到了,凡圣同居土是我们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把它就像一个镜头一样,往近距离的推近。今天我们讲一下从凡圣同居土进(行)一个反转,进(行)一个名字转化,我们引入的一个世界观就叫三界。界是什么意思,就是界别,通过..

慈舟法师: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上品上生生因,发三种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即直心,直心正念真如,即念法身佛,此一念即念遍十方三世佛矣。此即智慧心培慧,深心乐集诸善行,即培福也。回向发愿心,即大悲心。以大悲心化度众生,即福即慧..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是从这个宇宙的大背景,整个宏阔佛法的这种大背景,讲一下佛教里边所认知的跟真实的状况所对接的宇宙阶梯和层次。那我们从四种国土,有染土,有净土,讲到我们在染土,叫凡圣同居土,那么又从凡圣同居土讲到三界,我们所谓的跳..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众生如此的广,没有因缘呢就是没办法见面。那我们今天能够有这个缘分,还能够在这里欢聚一堂来学习这个稀有珍贵的佛法,本人也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欢喜。那也希望说今天有缘我们在对佛法听闻了以后,大家也能够随之而升起欢喜和..

为什么说佛只能度有缘人?有例为证!

佛渡有缘人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缘。有缘就容易度,没缘就度不了,不在于水平的高低。释迦牟尼佛有一次碰到须达长者家的一个老婢女,就度不了她。她一听到佛的名字就不愿听,看到佛来了就躲。佛放光让她四面躲不了,她就蒙着眼睛不看,这就是..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诽谤三宝戒”这四条戒条,结合相关经论进行了分析和解说。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应受持的戒律。其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

宏海法师: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有悲德像省庵法师写劝发菩提心文那样的。有巧为说徳,好比印光法师入文字三昧回书信便成传世之作,印光法师文钞阅者皆蒙摄受这样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有八分之一功..

茗山长老:生活中如何修炼好人心 这些方法需牢记

生活中修炼好人心(资料图)一、利他我常常思量“利己”,是我一人得利,而多数人受害;“利他”,是我一人受害,而多数人得利。一多相较,觉利己太藐小,而利他确很伟大,于是决定了意志:“宁可天下人负我,莫教我负天下人”。也就和经论中“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福德”和“福报” 说的是同一回事吗?

福报结合智慧,累积成佛的福德资粮(资料图)福德与福报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福德是成佛的资粮,往生西方亦复如是,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要注意,这里讲往生西方的资粮是福德,而不是福报。福德是福慧双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