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二知识?一者恶知识、二者善知识。譬如贼师造恶逆,杀害君父破乱天下,众生被毒殃无不加,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罪。如释迦文菩萨发意求道救护众生,四等四恩接护一切,三界五道靡不蒙度也!所谓善知识与之从事,令..
明贤法师 更多...
明贤法师 :恭迎释迦太子出家日
明贤法师悉达多太子树下思维释迦牟尼佛从小就很爱静坐,思惟、领悟宇宙人生的道理,比较不爱虚华热闹。由于释迦牟尼佛身为太子,他的父王因此非常担心,就鼓励他到外面走走看看。太子四门出游东门遇老人:首先从东门出去观光。他遇到一个很瘦、很虚弱的老人,生命就像风中的蜡烛,随时都会被吹熄。释迦牟尼佛一看就很悲愁,..
明贤法师 :佛教与科学没有兼并的必要
末学问:顶礼法师,感恩法师!末学只想问如何把佛教与科学的棱角进行消磨的问题。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而且受古印度影响很大。这样的话,使佛教跟科学会有一定矛盾的,比如地水火风四大种性,比如因果轮回,那些东西到现在科学都没有办法证明。然后,末学认为《起世经》里的四大部洲,以及里面说人类的寿命现在是在..
“以护止杀、教启人文”的弘一法师 [明贤法师 ]
原名:为护法故不怕炮弹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1880-1942年),是佛教南山律祖,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人,朱自清评论说:他虽然避世绝俗,却无处不近人情,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抗战爆发后,举国上下生灵涂炭,中华子民惨遭屠杀,弘一法师破除俗见,突破抗战杀生的重大伦理挑战,提出“以护止杀”的独特..
明贤法师 :信仰不能被消费
明贤法师:信仰不能被消费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过分简单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状态。有时在没能了解和学习佛教教义的情况下,因为一种较为盲目的善良意愿,随着一己私下理解,盲目推动不能适应大众需求的宗教事务。参合着个人的信仰热忱,降低了教义标准,狂热地追求大众化或群众效应,盲目失当..
明贤法师 :修行人最容易犯的4种知见错误,你有吗?
实体的因缘都不是正见选自《法宝论》,明贤法师著有几句危险的话:(1)世界是无常的因缘构成的。破:实有无常因缘应受检讨,唯随许世俗方可假立。如果不作深入探讨的话,这句话好像是对的,“无常”,不对吗?这是佛说的。但佛对于实有自体的无常,是不容许的。如果是各种实体因缘的变动与无常,这是要破的说法。假若无常..
明贤法师 :嘴边常挂的“没事儿”并不是真的没事儿
幽居寺北齐释迦牟尼佛像“金身合璧”修复圆满,由星云大师无偿捐献流落海外后辗转抵达台湾的佛首。当今社会对佛教的常见理解,多是“消极”,对佛教信仰的理解,多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尤为离谱的,是不少人炒夹生饭,不恰当地使用“放下”之类的概念,去将禅宗常用的“关注当下”,偏解成为逃避责任的“避世”与“懈怠..
明贤法师 :虚云老和尚三下南洋对汉传佛教南下有何影响?
虚云老和尚唯一彩色照片虚云老和尚在重修鸡足山祝圣寺期间,曾以募化因缘三下南洋。在《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虚云老和尚法汇》等资料中可以看到虚老南洋弘法主要在马来西亚进行,其中槟城极乐寺是必到之所。这不是随机巧合,也非长老兀自天降,而是禅门师徒因缘的再续,更是近代汉传佛教在南洋社会落地生根、前赴后继的..
明贤法师 :清明节源于一段名垂青史的忠贞
核心提示:明贤法师,1973年生,青海北海禅院住持,湖北武汉石观音寺住持,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中心副主任。19岁于成就金刚不坏身的虚云老和尚弟子弥光长老座下剃度,26岁任江西佛学院教务主任,33岁作为中印友好年“重走唐僧西行路”大陆唯一代表,徒步经5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34岁启建藏区第一座禅宗丛林北海禅院。2009-20..
明贤法师 :无常成就世间常态 无我构筑“我”之假象
明贤法师8月9日下午开示于青海湖畔南怀瑾亲见高人从青海湖中踏波而出如果对于烦恼不能解读,自己的困惑、自己的不安放不平,那怎样办才好呢?般若中观的学习跟禅门有一个共同之处,给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世间万事的解读,就是凡是你知道的事情,它需要条件去支持,这就属于缘起。我们绝大多数认为人是独立,事情可以独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