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若何进行每日的打坐修行?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在一些修行人看来这也许是显而易见的,其实遭到许多人误解。我经常在想,到底有若干人只是因为不知道若何进行,乃至在日常修行中卡住了。准确认知日常修行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我们最常做的事――自己一小我,离开禅中间,没有师长教师的指导。首先,要有适当的心..
圣严法师 更多...
圣严法师 :怀疑与疑情
疑,可分成两个部分来讲:一、通俗的怀疑;二、禅修的疑情。一、通俗的怀疑 (一)蒙昧的疑对于所接触到的人、事、物,因为不知道、不懂得,所以与之保持距离不敢碰它,碰了怕会上当、惹祸、受伤害,这是为了自己的安然而起的怀疑。这种情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谁都可能碰到。当你头痛时,有个你根本不熟悉的人给你药..
圣严法师 :语言艺术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智慧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覆诵佛法,来帮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害己。这样衍生出去,一人帮助二人,十人帮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语..
圣严法师 :能做到这句话你的人生会天天快乐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他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完全掌控在自己一个人手上,所以,要进要退之前,都得先识己识人,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前进或者后退。识己的意思是要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如果要争取某个职位的话,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减少一点什么,这样才能..
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 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 所以在家人证..
圣严法师 :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问: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答:是的,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大众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世者因害某种痛苦的疾病死亡,是为了替代全人类消业。或者某某大修行者,以种种苦行,如冬天雪中卧,夏..
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觉者.佛陀是属于宇宙之所共有的,佛陀的正遍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是宇宙性的。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约三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
圣严法师 :放下关卡举重若轻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于处理的人,举轻若重。所谓善于处理,就是能够掌握当前所遇到的难题、关卡,了解它的严重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难题、关卡涵盖了金钱的损失、名誉的损失、事业的损失、健康的损失,还有生命的损失等。在这几种损失当中,最要紧的是生命的损失。什么都可以损失,就是生命..
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菩萨的大乘。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
圣严法师 :《正信的佛教》菩萨怎么讲?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锤”。它的意思,菩提是觉,萨 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主要就是指动物。菩萨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 所以,通常都将乐善好施及扶困济厄的人,称为“菩萨心肠”。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