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相待而存,缘起性空何必执着。心的本然状态是超越痛苦的,只因为我们错误的见地、错误的行为让生命显现出种种局限性,才感受到忧苦缺憾。我们被善业牵引走向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恶业则将我们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恶业即身口意的错误行为,它们源于对人和事物的错误认识。错误的认识可以纠正过来,因而错误的行为是..
无明 更多...
希阿荣博堪布:
宗萨仁波切:无明 产生的各种情绪
随着禅定的精进,悉达多开始了悟所有现象的虚幻本质。他以此了悟,回顾了过去的宫廷生活、宴会及孔雀园、他的朋友与家人。他了解到所谓的家庭恰如客栈或旅馆,不同的旅客进驻,有了短暂的联系。最终,这些聚集的人们在死亡来临或更早时就会各散东西。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或许会培养出信任、责任、爱,以及对成败的共同价值..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面对无明
一、无明的危害《大乘阿毗达摩》与小乘《俱舍论》中,把我们的负面情绪称为烦恼,并将烦恼的种类分得非常清楚。一般的心理学与医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描述烦恼方面的词汇。无论如何分类,所有烦恼的根源,就是无明。无明,也即愚昧、愚痴。因为不知道世界与自己的真相,很多事情想不开,所以产生了很多烦恼。如果明白真理、..
开示什么是“无明 ”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能不能给我们开示一下什么叫做“无明”,感恩您。 师答:看不清世间的真相,看不透事物的本质,被忽生忽灭的现象所迷惑、所误导,这就是无明。因为无明,所以会产生欲望;因为有欲望,所以会产生执著;因为执著,所以会产生烦恼。 我们无论做什么,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无非是为了..
知见立知,是无明 本
一念不生,就是你这个妄想不要生。 不起心,不动念,心跟境,禅宗讲的:二六时中,不倚一物。 四大本空,五蕴本来就无我。 万法本来就是空寂。 什么是佛? 佛就是对境寂然,常不离佛,就是自性佛就显现了。 什么是佛? 没有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相都不..
降伏无明 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成刚法师答: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病苦;都是因为无明妄想没有得到降伏,像贼似的,在我们这里作乱,我们就不能安居乐业,所以种种障碍,种种系缚,种种逼迫,所以身心苦的不得了。但是..
依止无明 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生死的根本是攀缘心,涅槃的根本是常住真心。我们刚开始的发心就是依止无明烦恼,为了贪烦恼而修行,为了嗔烦恼,我一定要比你好,你拜了一百拜,我拜两百拜。为什么?我不愿意输给你! 以一种对立的心情来修行。那么你本身,无明缘行..
心的罪源来自无明 爱欲
人间最需要的就是爱,但是爱一有偏差,这个爱就会变成污染的爱,变成烦恼、无明、迷惑的爱,苦不堪言!佛陀告诉我们:心的罪源,来自爱欲,尤其是男女的爱欲。心的罪源来自无明爱欲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对弟子们说:“我于此众中,不见一法最胜最妙,眩惑世人,不至永寂,缚着牢狱,无有解已。”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
证严法师:心的罪源来自爱欲 意念拉锯产生无明
男女的爱欲是罪恶之源,这种罪源是起自内心的那分无明。人间最需要的就是爱,但是爱一有偏差,这个爱就会变成污染的爱,变成烦恼、无明、迷惑的爱,苦不堪言!佛陀告诉我们:心的罪源,来自爱欲,尤其是男女的爱欲。心的罪源来自无明爱欲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对弟子们说:“我于此众中,不见一法最胜最妙,眩惑世人..
慧律法师 如何断烦恼无明 和妄想
问:如何断除烦恼、无明和妄想?慧律法师答:师父没有办法来到你心中,要不然,我就拿把剪刀把你的无明剪掉,这个就比较直截了当。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烦恼个人断,才有办法。做师父的人只能给你一个启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下定决心,来断烦恼,来断无明,肯修行。这个需要时间,妄想大家都有,没有妄想哪叫做众生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