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修行人要受持戒律,因为持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础,犹如大地是万物的基础,所以非常重要。若是没有受持戒律,连自己都不能逃脱三界,摆脱轮回,更不用说利益众生或者度化众生了。连自己都没有解脱,怎么能让众生解脱呢?连自己都没有摆脱轮回,还说要饶益众生,救度众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受持戒律。戒律..
戒律 更多...
达真堪布:如果我们连断十种恶业这个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戒律 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最基本的就是五戒:杀、盗、淫、妄、酒。不杀生是培植我们仁爱心,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由戒就能生定,由定就能开慧,他是有这个次第。就好象三层楼,你的戒律是第一层楼,禅定是第二层楼,般若智..
慧广法师:戒律 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这样对吗?答:《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需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
达真堪布:戒律 帮我们回到正确的轨道
现在的人对受持戒律没有太大兴趣,觉得是一种约束,让人不自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人的习惯是无始劫以来的串习。比如有些人喜欢抽烟喝酒,要戒很难。我们没有这些习惯,对此没有意乐,所以不会对抽烟喝酒感兴趣。抽烟喝酒吃肉等,最多只是几十年的串习,而我们的很多烦恼习气是无始劫以来形成的。既不是父母所教,也不是老..
佛门戒律 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一、摄律仪戒: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
济群法师:戒律 和忏悔是双保险
犯错后不知忏悔,就会积累成心理疾病。现代人热衷给身体排毒,别忘了,心灵也需要排毒。说到戒律,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些约束性的条文,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似乎与现代人崇尚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事实上,佛陀设立戒律的意义,不是为了约束谁,而是帮助我们建立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目前的生命平台是贪嗔痴,一旦失控,..
谨记睡觉四戒律 :人很难变老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习惯形成生物钟,想改变都难。中医理论认为――谨记睡觉四个戒律,人很难变老。第一条:子时之前要睡觉在古人的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伤肝伤肾,久之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算天..
净土法门:佛制定这些戒律 通情达理,不要死在戒律 之下
同修在此地一定要知道,“五戒”里面“杀盗淫妄”是性罪,你犯了本身就有罪,你受五戒犯了罪,不受五戒还是犯罪。不能说我不受戒了,”杀盗淫妄“就没有罪了,那你就错了。但是”酒“这一条,你不受这一条戒,你没有罪,受了你就有破戒之罪。但是你必须要晓得,“酒”属于“遮戒”,“遮”是什么?是预防的,怕你酒醉乱性,..
前半生为翩翩风流之才子,后半生为戒律 精严之头陀
2018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四,近代高僧、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师圆寂纪念日。弘一法师堪称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深造诣。出家之后精修律宗,又成佛门一代高僧。当他还是李叔同的时候,他是擅书法、精金石、通诗词、达音律的风流才子;当他是..
护持戒律 与他人有关吗?
问:佛弟子护持戒律是自己的事,跟他人无关是吗?索达吉堪布答:《宝鬘论》中说:“如行非法事,世人皆不喜,一念恶心招,多世痛苦果。”在《宝云经》中也说:大乘佛子为了保护众生,圆满资粮,一切言行应该如法调驯寂静。这些教证都说得很明白,我们按律仪如法地行持,一方面自己能积累资粮,另一方面能维护世间人对三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