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开示―学佛成就与否在于用心(共一集)1998/9/1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20-013-0901世间法虽然很复杂,总离不开一个“缘”字,出世间法也是一个缘字,缘聚法就生,缘散法就灭。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法也不可以执着,《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法就是指佛法。为什么佛法要舍?因为佛法也是..
成就 更多...
学佛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 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失),俗姓郭,福建漳州人,从小没有读过书。出家之后,师父教他念佛,念了五年调子都念不准,真有点像周利 陀伽的样子,显得根机很钝。剃度师觉得他太愚钝了,就只让他作务劳动,来修修福报。于是几年下来,龙裤国师都不知道怎么修行。有一次,他碰到一位运水师,龙裤国..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 菩提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
宣化上人:耳根“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既容易修,又容易成就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文殊菩萨说完了前边这个偈颂之后,现在又“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顶礼如来”,就是拜佛;“藏”,是法,就是佛的法。“无漏不思议”,这就是僧。他最后这个偈颂就说..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 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个别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我听到佛陀说,原来这个圣道的真理并没有离开有为相,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怎么用功了。这个时候我就辞退于佛陀,干什么呢?“宴晦清斋。”“宴”就是安稳的意思。我就找一个地方静坐,叫作“宴”,让这个色身安稳地放下一些尘劳的..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 佛果
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精勤于道业,因此告诉阿难:“‘懈怠’是一切行为中最令人受累的恶习,会造成种种弊端。在家之人懈怠,就会衣食缺乏、家业衰败;出家人懈怠,则无法出离生死苦海。无论是世间、出世间一切众事,都必须精进、努力不懈,才能成就。在家之人勤奋、精进,就能衣食丰饶,所经营..
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印光法师语父母恩德难报虽然母亲节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孝亲的精神却是跨越古今和中外的。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母..
刘素云:要想修行有成就 ,你不突破这些“魔考”,那真的很难
《八大人觉经》里告诉我们,魔分为四类。下面我就简单地把这四类魔障,给同修们作以简单的介绍。第一类,五阴魔。什么是五阴魔?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五阴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地、火、水、风,四大众缘和合,组成了我们这个肉身。受、想、行、识是我们的妄心,不是真心。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就是魔境。有几个人能认识..
南怀瑾老师:没有做到“止”,修行是白费功夫,做事业也不会有成就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要证得真实之境,应如何修行呢?必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此如来是指十方叁世壹切诸佛,不是单指壹个世尊。“奢摩他”是梵音,翻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奢摩他行”修止的法门是共法。修止、修定不是佛法所专有之法。任何外道、任何..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 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 益大师二十五岁开悟,他自己承认了)。开悟以后你老人家是怎么想的?开悟以后,你知道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怎么想? 益大师讲四个字,叫做“炽然修福”。你想不到吧?他不是说你既然本来具足就等着,他不是。一个开悟的人,那叫一个主动积极。他知道本自具足,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