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面第二十五条,弟子最近听你讲经说法颇有感触。你说修财布施得财富,这点弟子深信不疑。可是我现在身负债务,还要养家,如果现在把每天赚来的钱都布施了,债主还是要找上门的。若先把债务偿清再做布施,时间又恐太长。请问应该怎么办?答:天天修布施,你不要把所赚的钱全布施光!你应当想的是,我家里面所开销、所用的..
布施 更多...
净土法门:尽量力求节俭,多余下来的就可以做
释门万行,以布施 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释门”是讲佛门,佛门讲“菩萨行”,方式方法无量无边,佛门里的万种善行,但是总归起来,不外乎“布施”,以布施为最重要,就是六度首先要修布施。所谓布施,只..
布施 是给自己种福田
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先讲个来果老和尚的故事。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一样,为近代公认的开悟禅师,他也是近代公认的最严厉的禅师。来果老和尚是高 寺的住持,在当时禅宗大丛林中,出开悟僧人最多的,有三大寺,金山寺,高 寺,天宁寺。这三大寺禅宗出来开悟的是最多的。虚云老和尚就在高 寺开悟的。来果禅师在高 寺时..
法布施 的真相:发清净心才能真正利益众生!
现代人传播的文字都沾染了自身的业力和习气。传播佛法一定要发清净心,否则也会沾染贪嗔痴的负能量,甚至误导众生眼前看到通过现代人各种媒介传播的文字几乎都没什么正能量,而且充满着负面的气息。我们现在无论传播什么东西,包括宣传佛法,都是需要用语言文字组织好之后再去传播,但是因为众生的业力、习气、心念的缘故,..
都是在布施 ,为什么不同的方式差别竟这么大?
《妙法莲华经》有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六波罗蜜,是菩萨修行成佛应经历的六种行持,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的布施,根据《佛光大辞典》的解释为:“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
达真堪布:适当地、如法地做布施 才有功德
有些人看到别人捐钱自己也跟着捐,这样做没有多大意义。要以智慧去观察,你要供养的人是不是真正供养的对境?是不是具有功德?或者是不是真正布施的对境,是不是那种可怜的众生?自己的发心和动机也要观察,你的发心和动机是什么?做供养或布施不仅不能求回报,甚至连贪著异熟果的果报都是不如法的,也是不殊胜的,从世间的..
达真堪布:如法布施 才有功德
有些人看到别人捐钱自己也跟着捐,这样做没有多大意义。要以智慧去观察,你要供养的人是不是真正供养的对境?是不是具有功德?或者是不是真正布施的对境,是不是那种可怜的众生?自己的发心和动机也要观察,你的发心和动机是什么?做供养或布施不仅不能求回报,甚至连贪著异熟果的果报都是不如法的,也是不殊胜的,从世间的角度..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为看到佛经,感到世事变化无常,荣耀与生命难保,财富并非己有,只有布施的功德才是不朽。于是昭告大众:“如果有生活贫乏的人,都可以随意来取所需。”如此经过数个月后,财富仍宽裕,人民也富足,再也没有贫乏的人了。仙叹心想:“这时应该买药,来照..
不肯布施 又不惜福,你命里那点财用尽,那就“禄尽人亡”
财物,包括金钱与物资,这是世间人所贪求的。这个世间,哪个不贪财?所以佛在布施里面,把它列为第一条。 世间人贪财,却不知道财从哪里来的?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财施是因,财富是果报,你这一生财富虽然不多,你生活能够节俭,你有多余的尽量去布施,愈布施你所得的..
修布施 就要这样子来修
佛教不但在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具体表现在实践上,是学修结合、解行并重的。要行,布施是万行之首!布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除贪心,消除我执。在实际行动中,能够舍弃我自己的一切,虽然有舍就有得,但也不要执著于得。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就是周济贫穷,别人经济困难、生活困难、医药困难,就..